- 中文名
- 蜜腺
- 外文名
- nectarium/nectary
- 生長部位
- 花瓣、花萼、子房
- 類 別
- 外部分泌結構
- 所屬分類
- 被子植物
蜜腺種類
編輯蜜腺是植物體上常見的外部分泌結構 ,是植物在長期演化過程中 ,適應獲取異源基因、保證種羣繁衍和進化而形成的一種特殊腺體。關於植物蜜腺的形成 ,國外報道較多 ,國內因研究蜜腺較遲 ,只對 30餘種植物的花蜜腺進行了研究 ,有關花外蜜腺的研究報道甚少。蜜腺的種類和形狀根據蜜腺在植物體着生部位的不同 ,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叫花蜜腺 ,一類叫花外蜜腺。花蜜腺着生在花的各組成部位上 ,常見的有花被蜜腺 (毛莨 )、花托蜜腺 (油菜 )、雄蕊蜜腺 (石竹 )、子房蜜腺 (龍膽 )、花柱蜜腺 (金銀花 )等 ,它們多數位於花各組成部分的基部。花外蜜腺主要有葉蜜腺 (棉花 )、托葉蜜腺 (蠶豆 )、莖軸蜜腺 (櫻桃 )、穎、稃片蜜腺 (大畫眉草 )、葉柄蜜腺 (西番蓮 )等。不同的植物 ,蜜腺的形狀各異 ,有小瘤形、圓環形、二裂形、波浪形、喇叭形、杯狀、淺杯狀等.
蜜腺簡介
編輯蜜腺(mìxiàn)
豬籠草的蜜腺(5張)
被子植物的一種分泌腺,分泌花蜜。它是由表皮層發育的乳頭狀或柵欄組織樣的伸長了的細胞羣,有時形成組織或簡單的器官。蜜腺的細胞富於細胞質,可與其他細胞相區別,緊接表皮下面的細胞其細胞壁薄,也富於細胞質,與表皮共同構成分泌組織。大多位於子房基部或子房與雄蕊之間,呈環狀或盤狀。子房上位花是位於相當於子房和雄蕊之間的花冠內壁上〔如薔薇科(Rosaceae)〕,子房下位花是位於子房上端〔如傘形科(Umbelliferae)、菊科(Com-positae)〕。菊科是在於房上端成為圍繞花柱的筒形。在其形成器官結構者,維管束先端可直達其下部,但在蜜腺內維管束則未分化。除花這部分以外,也存在於托葉〔蠶豆(Vicia faba)〕、葉柄〔日本櫻(Prunus yedoensis)〕、子葉〔蓖麻(Rici-nus communis)〕等,這些稱為花外蜜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