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蜚雲塔

鎖定
蜚雲塔,位於湖南澧縣澧澹鄉寶塔灣村,矗立在澧水北岸邊二神灘上,明朝天啓初年始修,清嘉慶十六年州牧謝攀雲在原址易磚為石,造至二層又止,清嘉慶二十二年,州牧安佩蓮續建,前後歷時196年竣工。塔為七層樓閣式,青石疊砌。通高33米,底徑13米,平面呈八方形,塔身由底層依次上縮,塔基拐角處浮雕力士託塔,每層飛檐出翹,外設佛龕,銘刻文字,攢尖式寶頂,塔內中空,設旋梯,可拾階而上至塔頂。2002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蜚雲塔
地理位置
湖南澧縣澧澹鄉寶塔灣村
始    建
明朝天啓初年
保護級別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蜚雲塔文物歷史

蜚雲塔 蜚雲塔
蜚雲塔位於湖南澧縣澧澹鄉境內,矗立在澧水北岸邊二神灘上。塔平面呈等邊八角形,塔身七層、高33米,純花崗岩砌成。塔基每角有大力士浮雕,八大力士奮力托起塔身,栩栩如生;塔內外共有一百多幅形態各異的大小浮雕佛像,各種山水花鳥更是無數,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蜚雲塔建在沙洲上,三百年來不傾不斜;每遇洪水,塔身處於水中,雄鎖江流,令人歎為觀止。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品。
蜚雲塔位於澧澹鄉寶塔灣村,明天啓初年始修,清嘉慶十六年(1811),州牧謝攀雲續建,二十二年,州牧安佩蓮接修竣工。項層高3-2米,直徑7米,平面呈八邊形,七級通高33米,底層直徑13米,。塔心空廣,有旋梯可供攀登。腰檐用扁形方石疊砌而成,塔頂為攢頂式,葫蘆瓶式寶頂,頂層中心有四方形石柱一根撐塔頂,柱為紅色壽山石,四方均有銘文,字體為楷書,陰刻,北側是“皇清嘉慶十六年知澧州直隸事成都謝攀雲率闔州士
據碑銘記:明天啓初年始修,清嘉慶十六年(1811),州牧謝攀雲續建,二十二年,州牧安佩蓮接修竣工。項層高3-2米,直徑7米,平面呈八邊形,七級通高33米,底層直徑13米,塔心空廣,有旋梯可供攀登。蜚雲塔腰檐用扁形方石疊砌而成,塔頂為攢頂式,葫蘆瓶式寶頂,頂層中心有四方形石柱一根撐塔頂,柱為紅色壽山石,四方均有銘文,字體為楷書,陰刻,北側是“皇清嘉慶十六年知澧州直隸事成都謝攀雲率闔州士民倡舉重建”,南側是“皇清嘉慶二十二年喬澧州直隸事寬定安佩率闔州士民重建而成”,東側是“皇圖鞏固”,西側是“永遠光昌”。塔底基轉角處,浮雕八大力士託塔,栩栩如生。蜚雲塔旁建有三賢祠,三賢祠內供奉屈原、車胤、范仲淹而得名,祠宇呈四合院式,緊臨蜚雲塔東側,有大殿、前門、廂房、庵堂等建築。用宮牆及其它建築將蜚雲塔融為一體,遠眺尉為壯觀。蜚雲塔與三賢祠大殿相映生輝。

蜚雲塔續修蜚雲塔碑記

清 安佩蓮
世謂事創難,因非難,餘謂因有時尤難於創,今州郭外蜚雲塔是也。州形勢,西北多山,東南多水。先是青鳥家言:“出城五里許,涔、澹、道、澧交匯處,地勢平,宜建塔,峙東南,壯形勝。”
前明天啓初,州人吳徵芳韙之,集州眾就其地創磚塔,級三,而州有警,工遂罷。嗣即上支木閣,以圖再舉,如是者百七十餘年不果續。
今上十六年西川謝青庵牧是州,時木閣童矣,而磚級亦就圮。於是議重修,易以石,甫二級餘,青庵以憂去,事又寢。數年來憑弔殘墩,水天空碧。以因者之不就,益以慨再因者之尤難。二十二年,餘履任,稔州人士欲蕆此,而有待董事之人,慨然曰:“是餘守土責也。”進而商之曰:“今歲屢豐,民力裕,塔既關風水,續修正其時,曷籌均輸?”金曰:“善。”
乃遴首士,計工資,尅時日,餘親董焉。戊寅春三月,塔工舉,冬十月告成。合尖後,崢嶸突兀,文筆摩空,左關右彭,南澧北澹,山水靈秀,蜿蜒奔赴。蓋自吳創之,謝因之,閲百八十餘年,而始獲此巨觀也。則謂因之尤難於創也,亦宜。塔既成,更繚以垣,衞以堤,豎坊於前,建祠於後。其他字藏、客座、花圃、庵房及佛塔、碑亭、拜廳、遊廊諸工,以次告備。復即餘貲買近塔田為香火費,無足以慰前人心,副州人望,而將來之鐘靈毓秀,無窮期矣。抑吾聞之:人以地傑,地亦以人靈。繼自今州人士延芳攬秀,爭自濯磨,人材蔚起,綿綿弗替,俾觀風者謂是塔與有功焉。而創與因之肩其難者,亦附以並傳,是則餘所厚望也夫。爰刻石以記之。其督工首士嚴開科、庹家相、傅宗傑……等凡四十人。
賜進士出身
誥授奉政大夫知湖南澧州直隸州事加五級紀錄十次貴定安佩蓮撰(臣佩蓮印)
州庠生雷錕書丹(雷錕之印)
石士劉良玉、楊從周、陳必品刻石
嘉慶二十四年仲春月 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