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物)

鎖定
蜆是真瓣鰓目蜆科蜆屬軟體動物,又名黃蜆、蟟仔、沙螺、沙喇、蝲仔。 [4]  雙殼,貝殼中等大小,殼質厚而堅硬,兩殼膨脹,外形呈圓底三角形;殼面光澤,有粗糙的環肋;韌帶短,突出於殼外;鉸合部發達;閉殼肌痕明顯,外套痕深而顯著。呈棕黃色、黃綠或黑褐色;珍珠層淡紫色、鮮紫色,有瓷狀光澤。 [5]  壽命約為5年。 [4] 
蜆廣泛分佈於俄羅斯、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中國各江河、湖泊均有分佈。穴居於水底泥土表層,以浮游生物為食,生長快。三個月可達性成熟,一全年皆可繁殖。5—8月性腺最豐滿,生殖旺期是5—6月。 [4] 
蜆肉營養豐富,既可鮮食,可制蜆乾和罐頭,也可入藥,有開胃、通乳、明目、利小便、治腳氣、去濕毒及醒酒的功效,還可治療肝病、麻疹退熱等。 [5]  作為一種具有很強環境適應能力的雙殼類水生生物,吸取周圍環境介質中的元素,通過軟體的分泌作用形成碳酸鹽成分的殼體。其殼體的化學組成能夠反應環境介質的地球化學特徵。 [4] 
中文學名
拉丁學名
河蜆、黃蜆、金蜆、扁螺、沙蜊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雙殼綱
綱簾蛤目
蜆科
蜆屬
分佈區域
南極洲外各大洲水域

形態特徵

河蜆 河蜆
貝殼中等大小,成體一般殼長40mm,殼高37mm,殼寬20mm左右。殼質厚而堅硬,兩殼膨脹,外形略呈正三角形,貝殼兩側略對稱,前部短於後部,前部短圓,後部稍呈角度。殼頂膨脹,突出,向內和向前彎曲,因此形成兩殼頂極為接近,略偏前方,位於殼長2/5處,經常被腐蝕。腹緣很彎幾乎呈半圓形,背緣略呈截狀,前緣圓。殼面呈棕黃色.黃綠色黑褐色或漆黑色,並有光澤,殼面顏色與棲息環境及年齡有關,具有同心圓的粗的生長輪脈。珍珠層淡紫色鮮紫色,並有瓷狀光澤。殼頂窩較深。外韌帶強,呈短、粗梭形,黃褐色,位於殼頂後部。外套痕明顯,完整。前後閉殼肌痕皆呈卵圓形,略等大。河蜆為雌雄異體,但也見到有雌雄同體的個體。 [2] 
幼貝、成貝及老年貝的貝殼形態變異也較大。 [2] 
幼貝:殼薄,兩殼不大膨脹,殼頂小膨脹,殼面花紋由同心圓的、距離相等的生長輪脈組成,輪脈細,殼面多呈黃綠色。 [2] 
成貝:殼質厚,略膨大,前端寬圓,後端略有尖角,腹緣弧度強,殼頂突出;殼面花紋由距離不等、粗的生長輪脈組成,貝殼顏色有黃褐色、淡褐色、深褐色,並具有光澤。 [2] 
老年貝:殼極厚,膨脹,殼長大於殼高,後端呈較大的尖角狀,腹緣極彎,殼頂突出,極膨脹,向內、向前方彎曲,貝殼上部花紋由距離相等的生長輪脈組成,下部由距離不等的生長輪脈組成;貝殼顏色呈深褐色黑褐色黑色,呈漆色光澤。 [2] 

生態習性

河蜆肉 河蜆肉
河蜆棲息於淡水、鹹淡水的江河、湖泊、溝渠、池塘內,特別是在江河入海鹹淡水交匯的江河中,底質多為沙底、沙泥底或泥底。水流較急或水流較緩的河灣、湖泊產量大,它們穴居於水底,幼蜆棲息於1cm~2cm深度,大蜆可潛居於2cm~20cm不同深度,以2cm~5cm處分佈最多,它們以浮游生物(如,硅藻綠藻、眼蟲、輪蟲)為食料。 [2] 

分佈範圍

河蜆廣泛分佈於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江蘇、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四川、陝西、山西、甘肅、寧夏及內蒙古等省(區)。 [2] 

養殖技術

養殖水域的選擇

河蜆最適宜在水流通暢、常有微流水的中型水域內進行繁殖生長,要求水源清澈、無污染並具有一定的肥力,但是也不能過分肥沃。水質中性或偏鹼性為最適宜水質,水色呈淺黃綠色或淺綠褐色為最宜,透明度要求45~90釐m為宜,浮游生物較豐富,流速0.2~0.6m/秒。河蜆養殖水域內有迴旋水流為最宜,迴旋水流可促進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長並處於流動狀態,便於河蜆攝食。水流過急不宜河蜆生長繁殖和幼蜆的附着;若無水流則河蜆攝食差、生長慢、產量低。養殖河蜆的水域水深1.5~3m,並且水底具有軟泥,使河蜆能夠吸收更豐富的營養物質。 [1] 

水域的控制與清理

我們選擇在成子湖進行吊養工作,此處為湖內彎,水質較好、水深適宜、風浪小並且沒有與青魚和鯉魚混養,這樣有利於數據測量以及適宜進行吊養工作。在大多數的湖水中,同時進行着不同魚類的養殖,此時需要將水域四周設置一些圍網去阻攔魚類,網格的大小適中,防止一些大型的魚類進入養殖的河蜆區域即可,如果不設置這些設施,河蜆的幼體就會被魚類當作餌料吃掉。若在一般養魚的水體中養殖河蜆,必須提前2~3年清理對河蜆有害的青魚、鯉魚等,改善水體的水質,使水體具備滿足河蜆生長所需的條件。 [1] 

幼蜆的採集

幼蜆最佳的採集時間是每年的6月上旬,並且最佳的採苗水層深度是0.3~0.8m,此時雖是河蜆繁殖的高峯時期,但湖裏的面盤幼蟲含量也是最大的時候,這樣就能儘可能地採集到更多的樣本。幼蜆採集通過採用傳統的網箱形式,但由於湖內風浪大,附着在網片上的幼蟲易脱落,導致採苗數量很少,效果不理想。對傳統網箱採苗器外部包小網目漁網、內部塞入大網目篩絹網的方法來減少掛髒現象對採苗效果的影響,同時對傳統網箱性狀加以改進,採苗效果良好。 [1] 

幼蜆的放養

1、放養時間
當河蜆的面盤幼蟲生長成幼蜆時,幼蜆殼長5~12mm,個體重量為0.6~1g/只,就可將其放入網箱進行竹筏吊養。投苗時間為3~4月或9~10月。 [1] 
2、放養密度
幼蜆按照每籠250~300只的密度放置於網箱中,通過實驗,該密度大小是最適宜養殖密度,使其增重效果達到最大,進行操作時要熟練輕快,避免傷害幼蜆。 [1] 
3、起捕
網箱養殖與傳統養殖的起捕方式不同,網箱養殖起捕更加方便,只需將網箱提起,倒出箱內河蜆即可,無須再次划船捕撈,會更加方便,快捷,減少勞動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1] 
4、適當分苗
當河蜆生長至規格區別明顯,需要在起捕之後將其分開養殖,規格大的放在一堆,規格小的放在一堆,這樣使其養殖密度小,能讓河蜆得到更多的氧氣和餌料,有利於河蜆的生長、並大大提高成活率。 [1]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河蜆的生長狀況。河蜆放養後,應經常巡查湖區水質情況,制定管理措施,做到每週一查,每月一檢,確保網箱的穩固與網衣的完整,對於破損的網箱應及時修復,防止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定期清理網箱,防止其他生物的附着,影響網箱內外水流的交換。清理網箱的方式通常採用人工摘除、高壓水槍沖刷等。 [1] 

經濟效益

長期以來,洪澤湖河蜆因其質量好、品質高、口味佳而暢銷日韓市場,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被譽為洪澤湖漁民的“金疙瘩”,河蜆產業進而也成為洪澤湖漁業經濟中的主導產業之一。因此,河蜆資源的豐歉、價格的高低,都直接影響到洪澤湖涉蜆漁民的經濟利益,以及河蜆加工企業乃至整個河蜆產業鏈的整體利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