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蜂路

鎖定
蜂箱內的巢脾與巢脾、巢脾 與箱壁之間蜜蜂活動的空間。又名蜂巷。
中文名
蜂路
外文名
bee一sPace
定    義
巢脾之間、巢脾與箱壁之間的距離

蜂路蜂路定義

蜂路(bee一sPace):蜂箱內的巢脾與巢脾、巢脾 與箱壁之間蜜蜂活動的空間。又名蜂巷。

蜂路蜂路分類

蜂路是指巢脾之間、巢脾與箱壁、巢脾一隔板之間的距離。
巢框上樑與副蓋之間的距離稱為上蜂路,巢框下樑與巢底之間的距離稱為下蜂路,巢脾側梁與蜂箱前後壁之間的距離分別稱為前蜂路和後蜂路,兩個巢脾之間的距離稱為脾間蜂路。

蜂路蜂路作用

蜂路是蜜蜂在巢內通行和活動的地方,而且在加強巢內空氣交流和減少温度散失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
蜂巢中留有蜂路,蜜蜂在巢內才能通行無阻、而且便於人們移動集脾和管理蜂羣。

蜂路蜂路簡史

中蜂蜂路的歷史演變
我國中蜂的飼養始於何時,在史料上尚未找到證據。但根據西北農學院周堯教授對甲骨文的研究結果可以推斷,在殷商時代(約在公元前1324~1066年)已有養蜂活動,而公元30年前(戰國~西漢之末)《山海經·中次六經》中記述有“平逢之山,有神人焉,……名曰驕蟲,是為螫蟲,實帷蜂蜜之廬”。這是我國最早的確指蜂蜜的文獻,亦是最早的養蜂記載。在活框蜂箱傳入我國之前,我國的養蜂者採用諸如木器、木桶、空心樹段、竹籠、草窩、箱式蜂箱、甚至鑿石作蜂窩飼養中蜂。
竹編塗泥蜂籠 竹編塗泥蜂籠
公元 3世紀,西晉張華的《博物志》中有“遠方諸山出蜜蠟處,其處人家有養蜂者。其法以木為器,或十斛五斛,開小孔容蜂出入,以蜜蠟塗器內外令遍,安檐前或庭下,春月此蜂將作巢生育”的記載,其中“木器”即為當時的蜂窩,而“小孔”即為巢門。
箱式蜂箱 箱式蜂箱
公元 420~479 年,南朝鄭輯之的《永嘉地記》中有“七八月常有蜜蜂羣過,有一蜂先飛,覓止泊處,人知輒納木桶中。以蜜塗桶。飛者聞蜜氣或停。不過三四來,便舉羣悉至”的記載,其中“木桶”即是蜂窩,塗上蜂蜜後用於誘蜂養蜂。 公元779~843年,唐朝賈島的《古今圖書集成·食貨典》第 302卷蜜部選中有鑿石養蜂休買蜜,坐山秤藥不爭星”的記載,其中“鑿石養蜂”説明了當時人們還採用石制蜂窩飼養蜜蜂。
蜂桶 蜂桶
公元1030~1100年,北宋蘇軾的《收蜜蜂》詩曰:“空中蜂隊如車輪,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減口未有處,野老能與蜂語言。前人傳蜜延客住,後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裹鬧如市,坌入竹屋新具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艾”是一種艾草,點燃後其煙能驅蜂;“布囊包裹”為用於裝收捕到的蜂羣的袋子;“竹屋”為採用竹篾編成的蜂窩或竹竿製成的蜂窩;“小窗”為蜂窩的巢門。
公元1313年,元朝王楨的《農書》中描述了收捕分蜂羣的情況:“以杆高懸,笠帽召之,三面撒水揚塵阻其出路蜂自避人笠中,收之,漸時歇定,將笠裝於布袋懸空處,至晚移停桶內”。“笠帽”為當時的收蜂籠;“桶”為當時的蜂窩。
公元1350~1365年,劉基的《郁離子·靈邱丈人》對一個專業蜂場有這樣的敍述:“園有廬,廬有守。刳木以為蜂之宮,其置也,疏密有行,新舊有次,坐有方,鋪有向,視其生息,調其喧寒,以恐其架構,如其生髮,蕃而折之,寡則哀之,去其蛛蟊蚍蝣,稱其土蜂繩豹,夏無烈日,冬不凝澌,飄風吹而不搖,淋雨沃而不潰,其分蜜也,分其贏而已矣,不竭其力也,丈人於是足不出户,而坐收其利。”“刳木以為蜂之宮”説明當時採用樹段挖空製成蜂窩養蜂。
這些養蜂情況不但在史料中可以得到考證,而且至今在我國一些偏僻山區還偶爾也可見到。如在福建省的將樂縣山區還常常會見到採用一種倒圓錐形木桶蜂窩飼養中蜂,在福建省閩侯縣的山區也可見到採用箱式蜂箱飼養中蜂的情景。
直到19世紀末,我國仍採用這種簡陋的土窩養蜂,毀巢取蜜。公元20世紀以後,1912年福建省閩侯縣的張品南從日本帶回 4羣意大利蜜蜂,把活框蜂箱引入我國。從此我國中蜂蜂箱發生了重大變革,由採用土窩跨入採用活框蜂箱養蜂,許多養蜂者都直接採用朗氏蜂箱飼養中蜂。其後,許多養蜂者開始研製適合飼養中蜂的活框蜂箱,出現了一些地區性的中蜂蜂箱,推動了我國養蜂生產的發展。
1932年,河北省的王博亞試製了博亞式中蜂蜂箱,其箱體內圍尺寸為 462×270×336(長×寬×高)mm;巢框15個,巢框內圍尺寸為234×307(寬×高)mm;箱底板為活動底板。這種蜂箱流行於河北省南、北部平原,是高仄式中蜂蜂箱的前身。
1932~1934年間,廣東省的張進修研製了進修式中蜂蜂箱,其箱體略小於朗氏十框蜂箱,內圍尺寸為 498×336×244(長×寬×高)mm;巢框10個,巢框內圍尺寸為478×234(寬×高)mm;箱底板為活動底板。
1940年,安徽省的解景戎研製了景戎式中蜂蜂箱,其箱體結構與進修式中蜂蜂箱的相同,內圍尺寸為 400×357×232(長×寬×高)mm;巢框10個,巢框內圍尺寸為362×206(寬×高)mm。該蜂箱設計有繼箱。為了縮短上、下箱體中巢脾的間距,蜂箱上不採用上蜂路。景戎式中蜂蜂箱雖沒能推廣應用,但他採用繼箱飼養中蜂的思路符合現代養蜂要求,不容忽視。
其後,出現了從化式中蜂箱、高仄式中蜂箱、中籠式中蜂箱、中一式中蜂箱和沅陵式中蜂箱等,這些地區性的中蜂蜂箱至今還被採用。
本世紀70年代,出現了套框式的中蜂箱,在巢框的上部設計1個小套框,原巢框供蜜蜂產子繁殖,套框供蜜蜂貯蜜,取蜜時,採收套框中的蜂蜜。
80年代以後,中蜂箱的發展又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幾種疊加式中蜂箱,為挖掘中蜂生產潛能,生產高質量的蜂蜜和蜂王漿等產品,實現中蜂生產機械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些中蜂箱是:
198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的楊冠煌等人研製出一種中華蜜蜂十框蜂箱,並於 1983年被中國標準局定為飼養中蜂的標準蜂箱。中華蜜蜂十框蜂箱可單箱雙羣同箱飼養、淺繼箱採蜜。這種蜂箱正在推廣應用之中。
1991年,福建農業大學蜂學系研製出一種 FWF型中蜂蜂箱。這種中蜂箱底箱內圍尺寸為336×400×235(長×寬×高)mm,繼箱內圍尺寸為336×400×210(長×寬×高)mm;每個箱體可容巢框12個,巢框內圍尺寸為300×175(寬×高)mm。採用這種蜂箱中蜂可雙羣同箱繼箱飼養、採蜜和產漿。
1992年,四川農業大學的龔鳧羌製出一種GN式中蜂箱,其底箱內圍尺寸為 330×400 ×182(長×寬×高)mm,繼箱內圍尺寸為 330×400×157(長×寬×高)mm;巢框10個,巢框內圍尺寸為290×132(寬×高)mm。採用這種蜂箱中蜂可繼箱飼養、採蜜和產漿。
西方蜜蜂蜂路的演變
西方蜜蜂在樹叢中營巢 西方蜜蜂在樹叢中營巢
地質學的證據表明,人類在地球上出現和開始獵取蜂巢以前,蜜蜂就已存在數百萬年了。原始時期,人類尚未開始飼養蜜蜂,野生的蜜蜂穴居於黑暗的枯心樹幹或乾燥的巖洞、土窟內。在氣候温和、敵害稀少的地區,有的蜜蜂甚至在灌木叢中或樹幹下面露天築巢,繁衍生息。 中石器時期,由於原始人無法切斷和挖空樹段,因此開始時是利用天然的樹洞或巖穴來飼養蜜蜂。這種情況在非洲、亞洲的熱帶地區和中世紀的北歐都曾有過。新石器時期,人類已定居務農,在勞動工具還不能把營有蜂巢的空心樹幹截取下來之前,最早家養蜜蜂的蜂窩是採用樹皮捲成筒形,兩端蓋住,但留有蜜蜂進出通路的樹皮蜂箱。至今,中非有的養蜂者仍採用這種樹皮蜂箱塗上蜂蜜或蜂蠟掛在樹上引誘野生蜂,當其中充滿蜂蜜時用煙火驅蜂收取蜜蠟。青銅器時期,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有了金屬工具,出現截取營有野生蜂的空心樹幹,變野生蜂為家養。其後,發展到鑿空橡木、白楊、軟木等樹的樹幹內部,製成樹段蜂箱養蜂。樹段蜂箱的大小隨樹段而異,豎立放置時多以石板或木板作頂蓋,樹段的底部或中部有小孔作巢門;橫放時則以木板或竹蓆掩蓋兩端,巢門開設在樹段的中部或端部。在東非、歐洲中北部、阿拉伯、阿富汗、西班牙、土耳其、英國中南部、前蘇聯以及中國的雲南等一些養蜂不發達地區仍有采用。
古代,在缺乏森林的地帶,有相當一部分地區,尤其在地中海與愛琴海沿岸一帶,採用泥土燒製土窩養蜂。如在希臘克利特(Crete)島發現的泥制蜂窩,系公元前3400年邁諾斯( Minos)文明時期的產物。它是迄今世界上所發現最早的土窩,有3種:第一種泥制蜂窩呈圓錐台形,長670mm,前端直徑250mm,後端直徑220mm,兩端部用松木板蓋住並用泥土封固,巢門設置在距後端部100mm處。使用時,水平排放在避風的小山坡下、高500~700mm的石牆上。第二種泥制蜂窩呈直立式倒圓錐台形,上口直徑為350mm,下口直徑220mm,高 390 mm;蜂窩的上口沿外徑增大到400mm,以承架10根長約450mm、寬約35mm供作巢脾上樑的木條;蜂窩的下口有一個80×6mm的巢門。第三種泥制蜂窩在當地稱為“Varaski”,即古希臘養蜂者在直立式蜂窩內使用活動巢框的意思。這種蜂窩可容納10個巢脾;蜂窩的上部2/3直立,下部1/3 傾斜向外作為蜜蜂進入蜂窩的通道;蜂窩的上頂用樹葉編織或用泥土燒製而成的蓋板遮蔽,以抵擋風雨;蜂窩兩側距上口300mm處分別有一個扣手。使用時,成排置於東南向避風的山腳下。在埃及,發現在公元前2400年建造的太陽神廟內的石壁浮雕中和在公元前1450年第80朝代 Rekh-mi-re 墳墓的壁畫中,有描繪與上述相類似的巢門朝向室外、成疊堆在一起的蜂窩畫面。在希臘的阿堤卡瓦利(Attica Vari)地區,發現大量公元前450~400年的缸狀泥制蜂窩。這種蜂窩直徑320~400mm,高400~500mm,底平口闊,配有一個直徑與之相同,但高為65~90mm的套環(類似活框蜂箱的繼箱);蜂窩的蓋呈扁圓形,其上有數個小孔供蜜蜂進出和用於穿繩索、樹枝等,把蓋、套環和缸體聯成一體。使用時,成百個堆疊在一起,巢門向外。
希臘公元前450~400年的蜂窩 希臘公元前450~400年的蜂窩
三千年以前,古希臘人已開始採用柳條編制的蜂窩。這種蜂窩呈倒圓錐台形,上口直徑380mm,下口直徑300mm,高 580 mm,內外塗以泥漿和牛糞的混合物,底部鋪以泥土。窩內有 9片38mm寬的竹條或木條作上樑,供蜜蜂築造巢脾;蜂窩的頂部蓋一木板,並以稻草遮陰防雨。1590年意大利的 Rucellai G 在他的著作中曾提到這種蜂窩。1600年這種柳編蜂窩已初具活框蜂箱的雛形。1679年英國的Wheeler在希臘的 Hymettus 山區和1790年法國的 Rocca D 在希臘的 Archipalago 都發現有這種柳編蜂窩。在黎巴嫩、意大利、伊拉克、前南斯拉夫、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山區仍有采用。 數千年前,許多地區還採用竹編蜂窩。埃及人在數千年前就已採用內外塗以河泥與牛糞的混合物的竹編蜂窩。此外,高加索、土耳其和英國的赫勒福德郡地區也都有采用塗以河泥與牛糞的管狀竹編蜂窩。這種蜂窩通常水平置於地上使用。
繼柳條和竹編蜂窩之後,出現了採用麥秸和稻草編的草編蜂窩。這種蜂窩在德國、比利時、荷蘭和英國採用較多,法國和美國的部分地區也有采用。德國在公元世紀初就出現以草索編的圓頂式稻草蜂窩。18世紀末期,草編蜂窩在英國十分流行,編制的技巧高,形式多樣,出現了重壁的和類似當代疊加式蜂箱的疊加式草編蜂窩,有的甚至在草編蜂窩上面倒扣一個玻璃容器生產巢蜜。1865年德國的 Gravanhorst編制了一種帶有活動巢框、可以自由檢查蜂羣和取蜜的籃式草編蜂窩。
此外,古代也有一些地區鑿石作窟以飼養蜜蜂。如在匈牙利,公元前 9~14世紀,有一羣居住在匈牙利Szomolya 地區的巴爾幹原始人,在一座小山上鑿了90個高600mm、寬300 mm、深250mm的石洞作為蜂窩飼養收捕來的野生蜂。1960年匈牙利政府已把這些石窟蜂窩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之列。
公元前 7世紀,出現了木板制的蜂箱。這從公元前 5世紀希臘的歷史學家Herodotus 的著作中,有一段關於公元前七世紀希臘南部科林斯(Corinth )的皇帝 Kypselos 幼小時因其親戚叛亂,母親把他藏在一個用香柏木製成的木板蜂箱中避難的記載可得到印證。早期的木板制箱稱為“箱式蜂箱”,通常由一個300~380mm見方、高460~600mm的木箱構成,其內無巢框,上頂無法開啓,蜜蜂的巢脾直接附着在箱內頂板上,有的在箱子的中部橫插 2~3根木條供蜜蜂附着巢脾。箱式蜂箱實質上只是樹段蜂窩的變相,蜂巢內部情況不能觀察。這種蜂箱在公元14世紀以前多以單層的型式出現,往後逐漸趨向疊加式、具有繼箱的箱式蜂箱。採用疊加式的箱式蜂箱養蜂取蜜時,用一條細線橫割過上下兩個箱體的接縫處,把它們之間相連的巢脾割斷,然後取出上層充滿蜂蜜的繼箱,在原位加上另一個空箱體,供蜜蜂繼續築巢貯蜜。公元1634年,Butles 在其著作中曾述及向上疊加4個繼箱的箱式蜂箱。
公元1649年,英國的 MeweW 製造了一種能夠疊加繼箱的八角形蜂箱, 箱體的側壁嵌裝有玻璃可供觀察。1655年,英國的 Wren C 也設計了一種與 Mewe W 設計相似的八角形蜂箱,箱體上下共有 3層,每層的頂板有一個圓孔相通;箱體的兩側壁也設計有玻璃窗。1675年,蘇格蘭的 Geddes 又對這種三層的八角形蜂箱作了改進,箱體每層高 305mm,邊長228 mm;各箱體頂板中央均有一個100mm見方、能啓閉的活門供蜜蜂上下相通, 箱體的側壁設計有玻璃窗供觀察;蜂箱的基部有六個小孔作巢門;各個箱體內都有一個立方形的框架,供蜜蜂築巢。Geddes 的八角形蜂箱包含了繼箱的觀念和巢框的初胚, 但由於箱體採用薄板製作,所以只能置於室內使用。1819年,英國的 Kerr R 又對八角形蜂箱進行了改良,他採用較厚的木板製造蜂箱,使之能置於室外使用,而且以橫木條取代框架,並在木條的腹面粘上小塊巢脾作始工條誘導蜜蜂造脾,橫木之間用玻璃條間隔蜂路;還配有能調節的巢門。這種蜂箱的巢脾長短不一,不能調動,使用不便。其後,八角形蜂箱通過增加巢框逐漸得到改良,大約在19世紀才被活框蜂箱所取代。
約在1690年,法國的養蜂者也開始研製向上疊加繼箱的四方形蜂箱。1750年Palteau 在其發表的著作中述及了在每個箱體的頂板上開設小洞供蜜蜂上下繼箱的蜂箱。1756年,英國的WhiteS設計了向兩側增加箱體, 擴大蜂巢供蜜蜂貯蜜的蜂箱。White S 的蜂箱含有現代橫卧式蜂箱的原理。1822~1832年,英國的 Nutt T 改良了White S 的蜂箱,並倡導使用。Nutt T 的蜂箱分為三個部分:中間為育蟲箱,兩側為貯蜜箱,當育蟲箱的蜜蜂擁擠時可以通過兩個箱體之間板壁上具有類似隔王板的小孔向兩個側箱發展。在育蟲箱的上面有一個玻璃容器,蜜蜂可以在其內造脾貯蜜,至流蜜期末把充滿蜂蜜的玻璃容器和貯蜜箱撤下取蜜。此外,在 3個箱體的下部分別設計有一個抽屜式的飼餵器。Nutt T 的這種蜂箱至1868年英國仍有部分養蜂者採用。自19世紀中葉美國的朗氏發明活框蜂箱以後,這種橫向擴大蜂巢的蜂箱有了較大的發展:19世紀末期,美國的養蜂者Poppleton O O 製造了縱長形的蜂箱,箱內可以容納30~50個巢脾,巢脾橫向排列,巢門設在蜂箱的前向。20世紀初,日本的養蜂者青柳浩次郎著書大力提倡採用橫向擴大蜂巢的橫卧式蜂箱,5~10個蜂羣集體飼養在一個蜂箱內,羣間用框式紗閘板隔開,每羣14個巢脾,其中6個用於育蟲,8個用於貯蜜,育蟲區與貯蜜區用框式隔王板間隔。20世紀中葉,阿拉伯的養蜂者根據 Nutt T 蜂箱橫向擴大蜂巢的原理製造了三個箱體共用一個箱底板的蜂箱,每個箱體大小為 250×250×370mm(長×寬×高),並各有一個巢門,箱體間的位置可以互相調換。匈牙利流行一種“ Boczonodi”橫卧式蜂箱,箱長1056mm,寬 520mm,高 560mm,箱內可以容納24個巢脾。此外,中國部分養蜂者採用一種十六框橫卧式蜂箱。
1789年,瑞士著名的盲人博物學家 Huber F 改進了意大利的 Maradi 1652 年發明的單框玻璃觀察箱,研製了一種頁式蜂箱。頁式蜂箱由12個305×254 ×32mm的矩形框架以鉸鏈連成一體,各個框架前向的下部均開設有一個小巢門。框架合攏時即成為一個蜂箱,攤開時則像翻開豎着的書一樣,可以觀察蜂羣內部的情況。當蜂羣強盛時可用一塊閘板插在框架之間,把蜜蜂分成兩羣。頁式蜂箱在生產上沒有實用意義,但它對活框蜂箱的設計有一定的啓發。
1790年,法國的 Rocca D 研製了一種櫥式蜂箱。 櫥式蜂箱由兩層巢箱疊聯在一起構成,上下兩層以類似隔王板的柵片間隔,蜜蜂可以上下通行;各層的前向和側向都有可以開啓的箱門。蜂箱的巢門位於蜂箱的基部。蜂箱內採用寬40mm、厚14mm的活動框梁,框梁的兩端加寬以間隔蜂路,框梁的斷面呈倒三角形,其尖頂作蜜蜂築脾的準繩,採用這種框梁築造的巢脾不互相粘聯。Rocca 的這種框梁設計在當時是一項獨特而有意義的創舉,朗氏對其推崇甚力。
雖然活動框梁的巢脾和一定間隔的蜂路初步解決了一些問題,但由於巢脾的其它三個邊無框條,巢脾仍常常粘聯於箱體上,給檢查蜂羣和採收蜂蜜造成困難。因此,在19世紀前半葉許多養蜂者仍繼續致力於活框蜂箱的研究。
1807年,俄國的 Prokopovitch P 首先研製了具有活動巢框的蜂箱。這種蜂箱形似櫥櫃,箱內分 3層,每層可容納10個類似現代蜂路巢蜜格的長方形匣框,從蜂箱的後向推入箱內各層的後向和側向均有可開啓的箱門,供處理蜂羣。1830年 Prokopovitch P 採用這種蜂箱養蜂達三千餘羣,這在當時稱得上是一位走在時代前頭的養蜂家。
1834年,英國的 Munn 設計了一種比較成功的活框蜂箱。該蜂箱的結構與現代活框蜂箱相近,箱蓋呈“人”字形,以鉸鏈與蜂箱前壁相聯,開箱時向前翻開。箱內前、後壁分別釘有用於懸掛巢框的木條。巢框上樑的兩端突出形成框耳。蜂箱底板的後半部向上傾斜便於蜜蜂上脾。巢框系懸掛在箱內,檢查蜂羣時可從蜂箱上方任意提脾,因此這種蜂箱是朗氏活框蜂箱發明之前的比較理想的蜂箱。Munn 的蜂箱在1838年獲得法國專利。
繼 Munn 之後,德國的 Berlepsch B V 研製出一種下面兩層用於育蟲、 上面一層用於貯蜜的三層蜂箱,並在1853年又研製出上、下樑端部加寬作蜂路間隔裝置的蜂路巢框。此外,許多書籍上都記載波蘭的 Dzierzon J 曾在1845年發明活動巢框。事實上,他設計的活動巢框是在1855年以後的事,那時 Dzierzon J 設計的巢框與朗氏的活動巢框相差無幾, 但巢框的兩側條向下延伸成為腳架,以使巢框能站立於箱內。Dzierzon J 設計的蜂箱多種, 最後設計的是一種多層蜂箱。該蜂箱共 4層,每層飼養兩羣蜜蜂,巢門互向開設,巢脾從側向推入箱內。
在19世紀中葉以前,雖出現多種有框蜂箱,但終因巢框和蜂路結構設計不當,都不能滿足生產要求。直至1851年,美國費城的傑出養蜂家朗氏發現了蜂路原理,並綜合了前人在蜂箱設計上的精華,發明了新法養蜂所不可缺少的活框蜂箱。朗氏的活框蜂箱從上頂開啓,巢脾懸掛在箱內,可以從蜂箱上方任意提取,並可隨意水平調動;箱內巢脾與巢脾之間、巢脾與箱體各部之間都具有適當的蜂路;貯蜜的繼箱可疊加在巢箱之上。
1852年夏季,朗氏把自己蜂場上的所有蜜蜂都過箱到新式的活框蜂箱內飼養。實踐證明,他的設計完全合乎生產要求。1853年朗氏發明的蜂箱獲得了專利。同年,朗氏在其著名的著作《蜂箱與蜜蜂》中詳盡介紹了活框蜂箱的製作技巧。其後,各國養蜂者競相仿效,朗氏的活框蜂箱逐漸推廣應用,並被公認為是飼養西方蜜蜂的標準蜂箱。
朗氏活框蜂箱的發明,宣告了數千年來養蜂毀巢取蜜生產方式的結束,新法養蜂的基礎因此奠定,養蜂業的發展也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隨着活框蜂箱發明與應用,加上巢礎機和分蜜機等許多主要蜂機具的問世,以及它們之間的配合應用,養蜂生產的發展出現了巨大的飛躍。
繼朗氏活框蜂箱發明之後,各國的養蜂者根據朗氏蜂箱的蜂路原理,結合當地飼養的蜂種、蜜粉源與氣候條件、養蜂習慣等情況,設計出各種型式的活框蜂箱,如 十六框卧式蜂箱、Dadant 式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和“Dadant-Blaze”蜂箱等,促進了各國養蜂生產的發展。

蜂路結構與設計

蜂路係指蜂箱(巢)中供蜜蜂通行、流通空氣的空間。在活框蜂箱中指巢框與巢框之間、巢框與箱內各部分之間的間隙。蜂箱內部有了適當的蜂路,蜜蜂就能夠在所需要有間隙處通行無阻,便利地進行巢內各項工作;巢內的空氣得以流通交換。正確的蜂路系通過測量天然蜂巢結構和大量的試驗、觀察獲得。這裏主要介紹中蜂蜂路的結構與設計。蜂路是設計蜂箱的重要依據之一,尤其是脾間(或框間)蜂路對蜂羣的發展影響較大。為了確定中蜂蜂巢的脾間蜂路,我們於1989年至1990年分別在福建省的福州市、連江縣、閩清縣、仙遊縣、龍巖市、永泰縣和將樂縣等地對32箇中蜂天然蜂巢結構進行了測量,獲得天然蜂巢巢脾中心距數據 111個和工蜂封蓋子脾厚度數據71個。統計分析結果表明,中蜂天然蜂巢的巢脾中心距均值為 31.42 mm,取整數為32 mm;工蜂封蓋子脾厚度均值為22.56 mm,取整數為23mm。根據中蜂天然巢脾中心距(相鄰兩巢脾的中心間的距離)和工蜂封蓋子脾厚度可知,中蜂蜂巢的脾間蜂路為 9mm(等於巢脾中心距與工蜂封蓋子脾厚度之差),即雙蜂路(蜂巢內供蜜蜂雙同時通行的蜂路,如巢脾間蜂路)為 9mm,單蜂供蜜蜂但面通行的蜂路稱為“單蜂路”,如隔板與巢脾之間的蜂路,其寬度為雙蜂路的1/2為4.5mm,取整數為5 mm。
框間蜂路
相鄰兩巢框間的蜂路。在設計巢框時,通常要把上樑和側條的寬度設計得比工蜂封蓋子脾厚度略大,即當中蜂工蜂封蓋子脾厚度為23mm時,巢框上樑和側條的寬度應設計為25mm,以保護框內的子脾,這樣中蜂蜂箱的框間蜂路等於巢脾中心距與巢框上樑寬度之差,為 7mm。在這個框間蜂路下,脾間蜂路仍保持在 9mm。
上蜂路
巢框上樑與箱上口沿所在平面之間的蜂路。根據採用朗氏蜂箱飼養中蜂的多年考察,以及我們於1990年至1991年在中蜂雙羣同箱繼箱飼養的探討中對中蜂蜂箱上蜂路的觀察,中蜂單箱體飼養,採用8~10mm的上蜂路時,一般不易出現蜜蜂在其內造贅脾或填塞蜂蠟的情況;而當採用雙箱體飼養中蜂,底箱的上蜂路為 5mm,其與平面隔王板提供的 5mm的蜂路構成雙蜂路時,也不易出現蜜蜂在其內造贅脾或填塞蜂蠟的情況。為此,我們認為在設計的蜂箱為單箱體時,應採用 8~10mm的上蜂路,以利箱內空氣流通;而在設計的蜂箱為雙箱體時,底箱應採用5 mm的上蜂路,以縮短上、下箱體內巢脾之間的距離,利於中蜂繼箱飼養,但繼箱仍採用8~10 mm的上蜂路,以利箱內空氣的流通。
前、後蜂路
巢框側條與箱體前(後)壁之間的蜂路。據我們1990年至1991年對中蜂蜂箱前、後蜂路的觀察,中蜂蜂箱採用 8~10mm的前、後蜂路時,一般不易出現蜜蜂在其內造贅脾或填塞蜂蠟的情況,而且在養蜂管理提脾、插脾和在箱內抖蜂等的操作中無不便之處。另據我國的養蜂者宋旋坤觀察,建造在木桶中的天然天然蜂巢其巢脾的前端與桶壁之間有7~10mm的蜂路結構(宋旋坤,1989)。綜此可見,中蜂蜂箱的前、後蜂路應為 8~10mm較為 合適。
下蜂路
繼箱的下蜂路指巢框下樑與箱下口沿所在平面之間的蜂路;底箱下蜂路指巢框下樑與箱底板之間的蜂路。中蜂蜂箱的底箱通常採用20~25mm的下蜂路,較大的下蜂路有利蜂箱內部的通風。但據斯里蘭卡的 W·龐奇赫瓦( W. Punchihewa)發現,把底箱的下蜂路減少到10mm時,使得蜜蜂( A. cerana)進出巢時必須爬過底板,這樣可以保持底板清潔,從而減少巢蟲的危害(Crane, Eva, 1990)。對於中蜂蜂箱繼箱的下蜂路,據我們試驗觀察,繼箱採用 5mm的下蜂路時,不易出現蜜蜂在其與平面隔王板提供的 5mm的蜂路構成的雙蜂路內造贅脾或填塞蜂蠟的情況。所以,中蜂蜂箱的繼箱應採用 5mm的下蜂路,以縮短上、下箱體內巢脾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