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蛋黄粉

以新鲜鸡蛋为原料制成的粉质
蛋黄粉是以蛋为原料,经清洗、去壳、分离蛋白液、过滤、冷却、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均质、杀菌、干燥、过筛、包装等工艺生产的蛋制品 [2]
蛋黄粉是以新鲜鸡蛋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的粉质,是新鲜鸡蛋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蛋黄粉具有较好的乳化性,是饼干、鸡精蛋黄派、方便面、冰淇淋、膨化小食品和高档饲料等产品的理想原料,较鸡蛋有更加优质的特性。
中文名
蛋黄粉 [2]
外文名
egg yolk dried [2]
原    料
新鲜鸡蛋
营养成分
蛋白质、甘油酯、磷脂、糖等
作    用
新鲜鸡蛋替代品
应    用
食品乳化剂

简介

播报
编辑
近年来,干蛋品工垫局拜辣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众多的干蛋品中,蛋黄粉是其叠习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蛋黄粉主要含有30%左右的蛋白质和38%左右的甘油酯以及19%左少格组右的磷脂,还有少量的糖类、矿物质钻抹厦、维生素元辨格、色素、酶等。
蛋黄粉蛋黄粉蛋黄粉蛋黄粉
蛋黄粉
蛋黄粉是采用新鲜鸡蛋为原料,经过抽检验照,洗蛋、消毒、喷淋、吹干、打蛋、分离、过滤、均质巴氏杀菌、喷雾、干燥等10多道工序制成,是新鲜鸡蛋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具有较好的乳化性,是饼干、鸡精蛋黄派、方便面、冰挨放淇淋、膨化小食品和高档饲料等产品的理想原料,较鸡蛋有着更为突出的优越性。
蛋黄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同时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乳化剂在食品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蛋黄粉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原料及医药业提取卵磷脂,在食品工业中烘焙食品、冷饮(冰淇淋、雪糕)及全价营养配方食品等。蛋黄粉的乳化性主要是脂蛋白质(尤其是占总蛋白质65%的低密度脂蛋白)及其组分卵磷脂(约占磷脂的75%)的作用,蛋白质对乳化作用的贡献比磷脂更大。对于蛋制品而言,巴氏杀菌是提高制品微生物指标不可缺少的一步。然而,蛋黄在65℃前后开始凝固,其乳化能力大为下降,尤其对于油含量很高的制品,如蛋黄酱凶旬喇(油含量达到70%~80%的o/w的体系),其对蛋黄的乳化要求很高,巴氏杀菌很容易影响产品性能。因为杀菌强度太低,会不利于产签才品的货架期;杀菌强度太高则导致产品分层,严重影响感官品质。

质量标准

播报
编辑
1、感官指标
粉末状或易松散之块状,均匀淡黄色,具有鸡蛋黄粉的特有气味,无异味和杂质。
2、卫生指标
项目
检验指标
细菌总数(个/克)
≤5000
大肠菌群(个/100克)
≤30
致病菌(系肠道病菌)
不得检出
3、理化指标
项目
检验指标
水分(%)
≤4.0
脂肪(氯仿法)(%)
≥60
蛋白质(%)
≥30
游离脂肪酸(%)
≤4.0
汞(mg/kg)
0.03
备注:产品原料全部为新鲜鸡蛋黄液

提高乳化性方法

播报
编辑
1、调节pH值法
通过调节pH值的方法,结合蛋黄蛋白的等电点,可有效提高脂蛋白的亲水性,从而一定程度改善蛋白受热时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部合复合蛋白质在高浓度离子或强酸强碱条件下能够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研究表明,将蛋黄液经过稀释数倍处理后降低蛋黄液的pH值至低于6.0,特别是在pH大于3.0小于5.0时,把蛋黄液置于140℃左右热蒸气中保持加热15秒,蛋黄没有出现明显的分层或沉淀。还有研究表明将蛋黄液稀释后再将pH值调至碱性直至高于7.5,随后将环境升温至40℃以上并保持半个小时的时间,再冷却使其回到室温条件,把pH值恢复到7.0,这样得到的产品在加热后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且减少蛋黄液的添加量也能够达到基本相同的性质和品质,从而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生产效益的提升。
2、酶改性法
各国学者为了提高蛋黄中复合脂蛋白的各项功能性质,扩大其在市场的应用范围,采用多种方法对蛋黄卵磷脂进行改性,其中用酶法改性作为一种反应条件温和且高效环保的途径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青睐。在酶法改性中,主要有特异性比较强的四种磷脂酶,包括PLA1(磷脂酶A1)、PLA2(磷脂酶A2)、PLC(磷脂酶C)和 PLD(磷脂酶D)。
3、糖基化法
糖基化法是通过结构修饰的方法,把糖分子导入蛋白质分子中,从而引入糖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使糖蛋白分子原有的亲水特性得以改善。结果表明,糖蛋白不仅具有了出色的亲水能力,并且在胶凝性、热稳定性甚至生物学性等其他功能特性方面也有提高。糖蛋白复合物能在高浓度离子环境、强酸强碱条件以及高温条件下保持理想的热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有研究结果表明,糖和盐的作用能改善蛋黄的热稳定性,10%蔗糖和NaCl的添加可分别把蛋黄可耐受最高温度提高3℃和6℃。
4、不同的加工方法
有研究表明,蛋黄的乳化性会受其加工方法的影响,如降低蛋黄液浓度可导致蛋黄蛋白质黏度的降低,同时使乳液的乳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下降。食盐和糖的添加可帮助改善蛋黄液的乳化力。酸会使蛋黄的乳化性下降。蛋黄经过冷冻会出现胶化的现象,即使在解冻后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其余原料的混溶性,甚至使用机械方法也难使其乳化容量恢复至冷冻前的状态。因此在实际加工使用中常常在冷冻前向其中加入其它物质干扰胶化过程,例如NaCl和糖。干燥工艺会降低蛋黄的溶解性,原因在于干燥处理后,水分大量散失,蛋黄成分中的脂类物质会由 LDL中分离并转移至干蛋黄表面,严重地破坏其乳化性质。如果能在干燥前加入糖类,由于羟基的存在,则糖分子中羟基脂蛋白结合的水分可起到保护脂蛋白的作用。在干燥时添加水,水再取代糖,可以复原脂蛋白最初的水合状态。 [1]

制备过程

播报
编辑
1、鸡蛋的预处理
选蛋:选用鲜蛋、好蛋;剔除次蛋、劣蛋、破损蛋。
洗蛋:目的在于洗去蛋品表面感染的菌类和污物。一般用棕刷刷洗,后用清水冲净并晾干。
消毒:将晾干后的鲜蛋放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消毒后取出再晾干。
打蛋:制蛋黄粉者打分蛋,即将蛋黄、蛋白分别打入两个容器,只用蛋黄不用蛋白;
过滤消毒:将蛋黄液分别搅拌,然后用20目筛布过滤,滤后除去蛋膜、系带及其他杂质,再用巴氏消毒器分别以低温消毒法消毒。
2、蛋黄粉的制备
蛋黄粉的原料配比(质量份)为蛋黄液100、麦芽糖5、果胶7、洁净水100。
按配比量,将麦芽糖和果胶加入水中,搅拌溶混均匀后,倒入已处理好的蛋黄液,再充分搅拌溶后经喷嘴雾化进入干燥室,用热风干燥机干燥后即为成品蛋黄粉。此工艺制备的蛋黄粉制得量为50.35份,比以往传统工艺制造蛋黄粉制得量42.0份提高收率20%,效果显著。

食物营养成分

播报
编辑
食物名称蛋黄粉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666 千卡
蛋白质34.2 g
脂肪55.8 g
胆固醇2052 mg
饱和脂肪酸17.2 g
多不饱和脂肪酸21.1 g
单不饱和脂肪酸7.9 g
碳水化合物3.6 g
3.6 g
叶酸244 μg
135 mg
13 mg
920 mg
244 mg
284 mg
5.4 mg
4.93 mg
维生素A801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0.29 mg
维生素B2(核黄素)1.88 mg
烟酸(烟酰胺)0.09 mg
维生素B60.66 mg
维生素B125.33 μg
维生素D11.4 μg
维生素E5.42 mg
维生素K1.5 μg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