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蛇頸龍目

鎖定
蛇頸龍目指的是調孔亞綱的一目,生存於中生代,現均已滅絕,首個化石標本由瑪麗·安寧發現。該科分為2個亞目(上龍亞目蛇頸龍亞目),在地史上,蛇頸龍目物種的最早化石記錄出現於三疊世晚期。與魚龍目一起統治着中生代的海洋。蛇頸龍目通常指蛇頸龍目整體,也可以單指長頸的蛇頸龍亞目
中文名
蛇頸龍目
拉丁學名
Plesiosauri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調孔亞綱
領    域
生命科學

蛇頸龍目簡介

蛇頸龍目最早出現於晚三疊世,到侏羅紀進入全盛期。它有兩個基本的類型:真正的蛇頸龍,頸長頭小;上龍,頸短頭大。這兩種類型的動物都有4個鰭狀肢似的鰭狀物,而它們遊動起來的時候,就會上下拍動這些鰭狀物,而不是搖動尾巴。蛇頸龍目的動物都是遠洋肉食性動物,只有產卵的時候才回到陸地上。與早期的海生爬行動物相比,蛇頸龍目中的某些動物體型龐大,甚至能夠與當代的鯨魚匹敵 [1] 

蛇頸龍目動物學史

蛇頸龍目,希臘文意思是“接近蜥蜴”,是中生代爬行動物的一目。它們首次出現三疊紀,在侏羅紀特別常見,並且繁盛,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蛇頸龍目外形特徵

典型的蛇頸龍目有寬廣的身體與短尾巴。它們祖先的四肢,演化成它們的兩對大型鰭狀肢。蛇頸龍目從較早的幻龍類演化而來,幻龍類有較類似鱷類的身體;主要的蛇頸龍目可用頭部與頸部尺寸作為區別。蛇頸龍亞目,例如:淺隱龍科、薄板龍科、蛇頸龍科,有長頸部,可能是生存在淺水的底層動物。幻龍亞目,有短頸部、大而長的頭,可能生存在深海。
所有蛇頸龍目有四個鰭狀肢。它們可能借用鰭狀肢的滾動動作與上下動作來推動它們前進,這在水生動物中是不常見的。尾巴上沒有鰭,尾巴可能是用來協助控制方向。這種方式是對照較早的魚龍類,以及較晚的滄龍類。這種方式可能跟企鵝海龜相似點,它們也有鰭狀四肢。
蛇頸龍目是那個時代最大型的海生動物,最小的物種有2米(6.5呎)長。它們體型比最大型的鱷類還大,也比它們的後繼者滄龍類大。已知比蛇頸龍目大的物種有:前任海中統治者,類似海豚魚龍類,身長可達23米、現代鯨鯊身長18米、抹香鯨身長20米、藍鯨身長30米。
蛇頸龍目

蛇頸龍目生活習性

蛇頸龍目基本上是一類營海洋生活,以食魚類為生的動物。但近來在淡水的陸相沉積環境中有過多次記錄。但淡水沉積中發現的大都是上龍亞目的成員。其生活習性類似於現生的海獅,用它的鰭腳可以爬上岸來休息、生殖。

蛇頸龍目分佈範圍

蛇頸龍的地理分佈是世界性的。在歐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和亞洲都有記錄。

蛇頸龍目生長繁殖

過去有理論認為較小的蛇頸龍目可能爬上海岸產卵,如同現代革龜,但已確定蛇頸龍目直接生下幼年體。

蛇頸龍目化石研究

瑪麗·安寧發現了第一個蛇頸龍目化石(Plesiosaurus dolichodeirus),併成為典型化石。這個地區因為侏羅紀海岸,列為世界遺產。
1824年,康奈布卡第一次發表了產自英吉利海峽侏羅紀蛇頸龍(Plesiosaurus)的研究。
在2002年發現了"Monster of Aramberri"。它其實是在1982年於墨西哥新萊昂州的Aramberri村發現,起初它被認為是恐龍。它其實是種非常大的蛇頸龍目,身長可能有15米(50呎)長。媒體報導時誇大為25米(80呎)長,重達150噸,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掠食者。這個錯誤也存在於BBC的與恐龍共舞電視節目,並將它列為殘酷滑齒龍。
在2004年,在英國布里奇沃特灣National Nature Reserve,一個當地漁夫發現一個完整的末成年蛇頸龍目化石。這個化石年代約1億8000萬年前,身長約1.5米,同時還發現鸚鵡螺化石。這可能是所發現最完整的蛇頸龍目化石。
中國的蛇頸龍化石主要產自侏羅紀陸相地層。已研究發表的有威遠中國上龍(Sinopliosaurus weiyuanensis)化石產自四川威遠;扶綏中國上龍(Sinopliosaurus fusui-ensis)採自廣西扶綏早白堊世的地層中;楊氏壁山上龍(Bishanopliosaurus youngi)發現於四川壁山早侏羅世地層中。
曾經在蛇頸龍目化石的胃部位置,發現鸚鵡螺箭石化石。硬骨魚侏羅紀開始散佈,可能也是它們的獵物。最近的證據顯示有些蛇頸龍目可能是底層動物。

蛇頸龍目蛇頸龍目動物蛇頸龍

蛇頸龍的外形像一條蛇穿過一個烏龜殼,頭小,尾巴短,脖子細長。蛇頸龍的嘴很大,呈U形,裏面長着鋭利的牙齒,腳是細長的鰭狀肢 [2] 

蛇頸龍目蛇頸龍目蛇頸龍屬

18世紀20年代,英國的化石收藏家瑪麗·安寧發現了一些最早期的蛇頸龍化石。她所找到的標本保存得相當完好,這是因為死後不久那些骸骨就被一層柔軟的海洋沉積物給覆蓋了,從而避免了被破壞:她的發現及很多其他發現顯示出,蛇頸龍有幾個不同的物種,屬於相同“設計”中的不同版本。它們擁有狹窄的頭,細長的脖子及尾巴,和兩對尺寸大致相等的鰭狀肢。它們的牙齒量多、尖利並且有輕微的彎曲。它們會進化出這樣的形狀,是為了抓捕魚類然後再將其整個吞下。蛇頸龍大型的鰭狀肢和強壯的身體使其能追捕獵物,而不是等着魚類進入自己的攻擊範圍 [3] 

蛇頸龍目下屬分類

在分類學中,蛇頸龍目一般被分為兩個亞目。一類頭小、頸長,稱蛇頸龍亞目,另一類頭大、頸短,稱上龍亞目。多數古生物學家都認為蛇頸龍是由三疊紀早期的幻龍類(Nothosauria)進化而來的。
關於蛇頸龍目的分類隨者時代而有不同。以下現存版本是根據O'Keefe在2001年的研究:
闊孔亞綱 Euyapsida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上龍亞目 Pliosauroidea
Thalassiodracon
Attenborosaurus
Eurycleidus
菱龍科 Rhomaleosauridae
上龍科 Pliosauridae
蛇頸龍亞目 Plesiosauroidea
蛇頸龍科 Plesiosauridae
真蛇頸龍目 Euplesiosauria
薄板龍科 Elasmosauridae
淺隱龍超科 Cryptoclidoidea
淺隱龍科 Cryptoclididae
Tricleidia
Tricleidus
白堊龍科 Cimoliasauridae
雙臼椎龍科 Polycotylidae (=長喙龍科Dolichorhynchopidae)
參考資料
  • 1.    (英)布林尼著;林傑譯,恐龍探秘百科,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4,第180頁
  • 2.    李唐文化工作室編,識恐龍,吉林攝影出版社,2012.10,第75頁
  • 3.    李葉編著,恐龍百科彩色圖鑑,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10,第2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