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蛇山的傳説

鎖定
據片方藝術總監梁躍介紹:電影《蛇山的傳説》 [1]  於2016年6月開機,拍攝50余天,同年8月殺青。投資近1000萬元的東莞本土電影《蛇山的傳説》前段時間因宣傳資金問題推遲上映,作為東莞一部有非常重要意義的本土電影,為此我們片方也付出了最大努力去克服所有的困難,我們也是一直在籌備後期宣傳資金以及與各有關部門商談發行事宜,我們也將爭取在2017年早日把影片搬上大銀幕。
中文名
《蛇山的傳説》
類    型
古裝、仙俠、玄幻
出品公司
東莞市海納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內地
拍攝日期
2016年6月
拍攝地點
東莞、珠三角、湖北
發行公司
東莞市海納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導    演
梁躍
製片人
梁躍
片    長
125 分鐘
上映時間
2017年
對白語言
普通話、粵語
色    彩
彩色
出品時間
2016年
製片成本
1000 萬元

目錄

蛇山的傳説傳説

三國時期,蛇山稱江夏山,又名紫竹嶺。北魏時稱黃鶴山,宋朝稱石城山,元朝時稱長壽山,明朝時被譽為金華山和靈山。其間,以蛇山為山名,是南宋詩人陸游的《入蜀記》中“繚繞為伏蛇……”故後世稱蛇山者為多;至清乾隆《江夏縣誌》已有蛇山之名。1909年《湖北省城內外詳圖》正式標名為蛇山。
龜山、蛇山的海拔高度分別為90.02米和85.12米,比起巍巍崑崙、高高喜瑪拉雅來,不過是兩座小土堆。但山不在高,有人傳揚則名。由於二山,一座"若巨鰲浮水上",一座"繚繞如伏蛇","雄踞江之東西,勢若龜蛇環衞",當地的民眾在明末以來便逐漸以龜山、蛇山呼之。如果説翼際山、黃鶴山是它們的本名,那龜山、蛇山則是其俗名。俗名叫響以後,本名反倒不顯了。
傳説龜、蛇二山是大禹手下兩員大將所變化。大禹治水時,命二將竭盡全力制伏長江水患,但由於水怪厲害,仍時常興風作浪,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兩員大將為了戰勝水怪,以自己的身體變作龜、蛇二山,將水怪永遠鎮壓在山下。龜山頭伸出江邊部分稱"禹功礬",上面建有禹王廟(又稱禹稷行宮),就是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
傳説畢竟是傳説,但龜、蛇二山束鎖住了江流,限制了沙洲漲沒的範圍,使武漢地區有了長期不變的深水港,倒是事實。而且,龜蛇鎖大江的地勢,奠定了長江大橋的基礎。

蛇山的傳説拍攝信息

據片方藝術總監梁躍介紹:電影《蛇山的傳説》 [1]  於2016年6月開機,拍攝50余天,同年8月殺青。投資近1000萬元的東莞本土電影《蛇山的傳説》前段時間因宣傳資金問題推遲上映,作為東莞一部有非常重要意義的本土電影,為此我們片方也付出了最大努力去克服所有的困難,目前我們也是一直在籌備後期宣傳資金以及與各有關部門商談發行事宜,我們也將爭取在明年早日把影片搬上大銀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