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蚌埠玉雕

鎖定
蚌埠玉雕,安徽省蚌埠市傳統民間雕刻藝術,是以各種玉石為原料的雕琢工藝品,造型奇特,雕工精細,質地細緻,色澤鮮豔,温潤光潔,玲瓏剔透。 蚌埠玉雕,始於1949年,源於蚌埠玉雕藝人用琥珀玉雕製成的《鏈條瓶》。1958年建成蚌埠玉雕廠後,擴大生產,並經過創新,使這一藝術製品更加絢麗。蚌埠玉雕取材於翡翠,碧玉,珊瑚,瑪瑙,孔雀石,岫玉等原料,利用其自然形態和色澤,經過鏤空雕琢,製成千姿百態,晶瑩瑰麗的人物或花鳥魚蟲等。一批仿古玉器產品,為蚌埠玉雕錦上添花。
中文名
蚌埠玉雕
性    質
安徽省蚌埠市傳統民間雕刻藝術
種    類
以各種玉石為原料的雕琢工藝品
開始時間
1949年

蚌埠玉雕產品種類

蚌埠玉雕以各種玉石為原料的雕琢工藝品種類繁多,主要產品有、瓶、人物、花卉、鳥獸等五大類、數百個品種,龍頂五環爐、玉雕球、天然瓶、仕女等最為名貴。

蚌埠玉雕製作工藝

一塊玉胚在設計師精心設計、玉匠的神功點綴下,被刻畫的栩栩如生、會意傳神,從選料、設計、雕琢、打磨,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都從嚴把關,精益求精,每件雕品造型奇特,雕工精細,質地細緻,色澤鮮豔,温潤光潔,玲瓏剔透。由於玉雕不像金屬、木器那樣容易被腐蝕,也不像陶器那樣容易破碎,因此具有極高的藝術觀賞和收藏價值。 [1] 

蚌埠玉雕產品產地

蚌埠玉雕產地介紹

蚌埠市境內及周邊鳳陽縣多低矮丘陵,尤其鳳陽縣盛產玉石(鳳陽玉為安徽四大玉石之一),所以蚌埠玉雕頗有歷史。蚌埠玉雕作坊原有1000多家,分佈在市區的營市街、二馬路等地,後來老城區改造,大部分都搬遷到了南山路工藝品市場。

蚌埠玉雕產地優勢

蚌埠倚塗山,臨淮水,交通便捷,自然資源和歷史積澱豐厚。市工商聯合會會長宋崗梧接受採訪時説,該市培育和發展古玩玉器市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是豐富的文化積澱。“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世稱“荊山之玉”的和氏璧都與蚌埠有關,至今這裏還留下了許多傳説和古蹟。截止2009年,蚌埠市在五河小圩鎮、懷遠龍亢鎮先後出土過原始社會時期的玉器,在釣魚台有新石器文化遺址,在太平崗、光彩大市場等處出土了南北朝時期和北宋、南宋時期的瓷器、錢幣等。
蚌埠玉雕圖二 蚌埠玉雕圖二
二是解放初期蚌埠玉雕廠培養了一批玉雕工人,這些玉雕工人、技師手工相傳,成為蚌埠市數百家古玩玉器生產作坊的技術支撐,同時該市一些大的玉器生產企業和作坊走出去、請進來,從蘇州、揚州、上海、北京、河南等地聘請技術人員,使市古玩玉器的工藝水平在我國領先。
三是蚌埠市交通便捷,收藏文化濃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人民羣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間收藏熱逐漸興起,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形成了蚌埠市以南山路東段和古玩商城為中心,以市區數百家作坊為依託的特色古玩玉器市場。 [2] 

蚌埠玉雕產品榮譽

代表作之一“龍頂五環爐”,線條流暢,造型活潑,在1980年全國玉雕質量評比會上被評為一級產品。玉雕產品行銷海內外。2007年全省首屆民間工藝品精品展評出金獎12件、銀獎12件、銅獎9件。蚌埠市選送的玉雕喜獲4金。分別是楊其鵬的《玉石刻字藝術》、孔德佩的《碧玉龍缸》、趙敏的《白玉慈容觀音》、王本龍的《跪俑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