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虺(拼音:huǐ、huī)是漢語通用規範二級字 [1]  。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是蝮蛇一類的毒蛇,引申指小蛇,又引申指蜥蜴類的動物,讀huǐ;又用於“虺𬯎”、“虺頹”,指疲勞有病的樣子,讀huī。 [2-3]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4] 
中文名
拼    音
huǐ、huī
部    首
蟲、兀
五    筆
gqji
倉    頡
mulmi
鄭    碼
gri
字    級
二級(4173) [1] 
平水韻
上聲·五尾、平聲·十灰 [5] 
注音字母
ㄏㄨㄟˇ、ㄏㄨㄟ
總筆畫
9
四    角
15213
統一碼
基本區 U+867A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半包圍結構
異體字
蟲、螝、𧉇、𩗝、𤳳

字源演變

“虺”的字形演變 “虺”的字形演變
形聲字。從蟲,兀聲。初文作“蟲”,字形像一條頭向上昂,尾巴翹起來的蛇,戰國時期在“蟲”的基礎上增加聲旁“兀”,進而成為形聲字。是“蟲”的加旁分化字。隸變後楷書寫作虺。
本義是蝮蛇一類的毒蛇,音huǐ。《詩·小雅·斯干》:“維熊維羆,維虺維蛇。”即夢到了黑熊羆是那樣粗壯,夢到了花虺蛇是那樣細長。
由毒蛇之義引申,“虺”又可表示小蛇。《國語·吳語》記載“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即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後患。
小型蜥蜴的外觀與蛇相似,長期穴居四肢退化,身體細長如蛇,故“虺”字又可引申為蜥蜴類的動物。《詩·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為虺蜴。”朱熹集傳:“虺、蜴,皆毒螫之蟲也……哀今之人,胡為肆毒以害人?”後用以為典。 [2-3] 

詳細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huǐ
名詞
古稱蝮蛇一類的毒蛇。
viper
《詩·小雅·斯干》:“維虺維蛇。”
《新唐書·西域傳上·天竺》:“有樹名咀賴羅,葉如梨,生窮山崖腹,前有巨虺守穴,不可到。”
《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
蝮虺、軹虺、土虺蛇
蜥蜴類動物。
lizards
唐·韓愈《祭馬僕射文》:“惟東有猘,惟西有虺,顛覆朋鄰,我餘餘有幾!”
漢·桓寬《鹽鐵論·周秦》:“《詩》雲:謂天蓋高,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哀今之人,胡為虺蜥。”
《詩·小雅·正月》:“哀今之人,胡為虺蜴。”
虺蜥、虺蜴
泛稱小蛇。
little snake
《國語·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建中寺》:“養虎自齧,長虺成蛇。”
長虺成蛇、養虺成蛇
傳説中的怪蛇。
snake
戰國·宋玉《招魂》:“雄虺九首,往來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
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歸賦》:“帶封狐兮上景,連雄虺兮蒼梧。”
雄虺
(Huǐ)姓氏用字。武則天討平越王貞、琅邪王衝等唐宗室的起兵叛抗後,削其屬籍,改姓為“虺”。見《舊唐書·則天皇后紀》。參看“虺姓”。



形容詞
盛多貌。
large quantity;very prosperous
晉·夏侯湛《禊賦》:“粲爛虺韡,混曄發越。”
虺韡
huī
形容詞
用於“虺𬯎”、“虺頹”,指疲勞有病的樣子。
tired and sick
《詩·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馬虺𬯎。”
宋·王安石《與天騭宿清涼寺》詩:“故人不惜馬虺𬯎,許我年年一度來。”
漢·蔡邕《述行賦》:“僕伕疲而劬瘁兮,我馬虺頹以玄黃。”
虺𬯎、虺頹

參考資料: [3]  [4]  [6-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虺,虺以注鳴。《詩》曰:“胡為虺蜥。”從蟲,兀聲。許偉切(huǐ)詳。 [8] 
【譯文】虺,虺用口鳴叫。《詩經》説:“為什麼成為虺蜥呢?”從蟲,兀聲。
【註釋】①《詩》:指《小雅·正月》。今本原文:“哀今之人,胡為虺蜴?”孔穎達疏引陸璣説:“虺蜴,一名蠑螈,水蜴也,或謂之蛇醫,如蜥蜴,青緑色,大如指。 [9] 

説文解字注

㠯注鳴者。“者”字今補。注者,“咮”字之叚借。許用《考工記》文也。梓人職雲:以注鳴者。鄭雲:精列屬。與許不同也。上文雖下雲“似蜥易”,下文“蜥”下雲“蜥易”,則“虺”為蜥易屬可知矣。今《爾雅》以為“蟲蝮”字。
《詩》曰:“胡為虺蜥。”《小雅·節南山》文。今《詩》“蜥”作“蜴”,“蜴”即“蜥”字也。
從蟲兀聲。許偉切。十五部。 [10] 

康熙字典

古文:蟲《唐韻》《正韻》許偉切。《韻會》詡鬼切。並音卉。《廣韻》:蛇虺。《詩·小雅》:維虺維蛇,女子之祥。《爾雅·釋魚》:蝮虺。詳蝮字注。
又王虺。《楚辭·大招》:王虺騫只。注:王虺,大蛇。
又水虺。《述異記》:水虺五百年為蛟。
又姓。《潛夫論》:虺氏,皆子姓也。《唐書·則天本紀》:削越王貞及琅琊郡王衝屬籍,改其姓為虺氏。
又人名。《書·仲虺之誥》疏: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
又《博雅》:虺虺,聲也。《詩·邶風》:虺虺其雷。傳:暴若震雷之聲虺虺然。
又《正韻》呼回切。音灰。喧虺。《詩》虺虺其雷,亦讀平聲。
又《爾雅》:虺隤,病也。《詩·周南》:我馬虺隤。
又與螝通。《顏氏家訓》:《韓非子》曰:蟲有螝者,一身兩口,爭食相齕,遂相殺也。茫然不識此字何音。後見《古今字譜》是虺字。○按螝當作虺。 [11]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左至右: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 字形對比(楷體)左至右: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

書寫演示

筆順演示 筆順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x
i̯wər
王力系統
h
ǐwəi
董同龢系統
x
juə̆d
周法高系統
x
jiwər
李方桂系統
hw
jədx
jəi
jə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x
jwe̯i
擬音/王力系統
h
ǐwəi
擬音/董同龢系統
x
juəi
擬音/周法高系統
x
iuəi
擬音/李方桂系統
x
jwĕi
擬音/陳新雄系統
x
ǐuəi

參考資料: [12-13]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合口呼
次清
呼懷切
xuɐi
平聲
合口呼
次清
呼恢切
xuAi
上聲
合口呼
次清
許偉切
xjuəi
集韻
上聲
詡鬼切
禮部韻略
平聲
呼回切
上聲
許偉切
增韻
平聲
呼回切
上聲
許偉切
中原音韻
上聲
齊微
全清
xui
中州音韻
上聲
齊微
荒鬼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全清
呼回切
xuei
上聲
全清
虎委切
xuei

參考資料: [14]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1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158
  • 3.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語文出版社,2008:820
  • 4.    虺的解釋|虺的意思|漢典“虺”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2]
  • 5.      .搜韻[引用日期2022-05-12]
  • 6.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 漢語大詞典 8.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2.12:859-860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09:578;582
  • 8.    (漢)許慎撰. 説文解字 附檢字. 北京:中華書局, 1963.12:279
  • 9.    (東漢)許慎原著;湯可敬撰. 説文解字今釋. 長沙:嶽麓書社, 1997.07:1898
  • 10.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説文解字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10:1166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2.06:1050
  • 12.    虺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2]
  • 13.    虺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5-12]
  • 14.      .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引用日期2022-05-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