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虞美人·辰州上元

鎖定
《虞美人·辰州上元》是宋代詞人王庭珪創作的一首詞。詞人對辰州元宵節極盡描寫,再現當時風情, 同時透露出他鄉異客的複雜心情。
作品名稱
虞美人·辰州上元
作    者
王庭珪
創作年代
宋代
出    處
全宋詞
作品體裁
作品別名
虞美人·城東樓閣連雲起

虞美人·辰州上元作品原文

虞美人·辰州上元
城東樓閣連雲起。冠絕辰州市。蓮燈初發萬枝紅。也似江南風景、半天中。
花衢柳陌時年時靜。剗地今年盛。棚前簫鼓鬧如雷。添個辰溪女子、舞三台。 [1] 

虞美人·辰州上元作品註釋

虞美人:原為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峯”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
連雲:與天空之雲相連。形容高遠,眾多。《文選·潘岳〈秋興賦〉》:“高閣連雲,陽景罕曜。” 張銑 注:“閣高故稱連雲。”
冠絕:遠遠超過。《晉書·劉琨傳》:“時徵虜將軍 石崇 , 河南 黃谷澗 中有園,冠絕時輩。”
剗地:倒,倒是。 元無名氏《來生債》:“卜兒雲:居士,你且休燒了這文書,聽我説咱。俺兩口兒偌大年紀,孩兒每都小哩,他久已後長立成人,也要些錢物使用,你與我休便燒了也。正末雲:你剗的還有這個心哩。”
三台:曲調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五·三台詞序》:“ 劉禹錫《嘉話録》曰:‘三台送酒,蓋因 北齊 高洋 毀 銅雀台 ,築三個台,宮人拍手呼上台送酒,因名其曲為《三台》。’”

虞美人·辰州上元創作背景

據《全宋詞》小傳,紹興八年(1138年),胡銓上疏乞斬秦檜,謫新州。庭珪以詩送行,坐訕謗,勒停,送辰州編管。辰州轄境相當今湖南沅陵以南的沅江流域以西地,這首詞當即作於其時。 [2] 
紹興二十六年(1156) 春,王庭珪從辰陽乘扁舟,下桃源至武陵經長沙,東歸故里。湘西流放七年,遠離故鄉親朋,王庭珪在窮愁絕境中潛心授徒講學,寄情山水,盡賞湘西奇風異俗,創作不少詩詞佳作。 [3] 

虞美人·辰州上元作品鑑賞

詩人對辰州元宵節極盡描寫,再現當時風情, 同時透露出他鄉異客的複雜心情。 [3] 

虞美人·辰州上元作者簡介

王庭珪(1079—1171),兩宋之交的詩人。字民瞻,自號瀘溪老人、瀘溪真逸,吉州安福(今屬江西)人。個性剛直,辭官歸隱,曾因詩送胡銓而被貶辰州。靖康之變而後他表現出對國家憂患和民生疾苦的極大關注,有着強烈的愛國情感,詩文詞創作都取得了較高成就。有《瀘溪文集》《六經講義》《論語講義》等。 [4] 
參考資料
  • 1.    任汴 武陟仁 .宋詞全集: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08:332
  • 2.    黃傑著.宋詞與民俗: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29
  • 3.    王湘華.宋代詩人王庭珪湘西詩作述論.《船山學刊》2008年03期:173-176
  • 4.    易蓉,陳揚燕編著.宋代節序詞研究與欣賞: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年04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