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虞愚

鎖定
虞愚先生原名虞德元,字竹園,號北山,法名佛心,於1909年農曆八月十五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祖籍浙江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1989年於廈門逝世,享年80歲。 [3-4] 
中文名
虞愚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浙江省紹興市 [3]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89年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心理學系 [1] 
職    業
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佛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等。 [127]  [172]  [195]  [212] 
主要成就
唯識學家、因明學家、詩人、書法家 [2] 
出生地
福建省廈門市 [3] 
虞愚年表
1909年
農曆八月十五出生於福建省廈門市 [3] 
1923年間
就讀於廈門同文中學 [2] 
1925年
入武昌佛學院,從學於太虛大師學習佛學。期間,皈依高僧印光老法師,取法名“佛心” [5] 
1926年
於《海潮音》月刊發表佛學論文《我之研究》 [6]  ,所寫《上太虛法師書》 [7]  獲《海潮音》月刊選登及於該刊發表多首詩作 [20] 
1927年
於《海潮音》月刊發表佛學論文《佛學的標準》 [8] 多首詩作 [21] 
於《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月刊發表佛學論文《我之研究》 [9] 
1928年
入南京支那內學院,隨歐陽竟無大師研習法相等 [10] 
考入上海大夏大學預科就讀 [15] 
1929年
在上海大夏大學預科就讀期間,積極參與同學會活動,參與發起、成立“樂天文藝社” [15] 擔任該校學生會編輯發行刊物《大夏月刊》總編輯及“預科編輯會”主編等職,題簽《大夏月刊》刊名 [22] 
1929至1930年間,於《大夏月刊》發表《因明學》系列論文 [23] 發表多首詩作 [24] 
《大夏大學預科同學會會刊》刊內附圖 《大夏大學預科同學會會刊》刊內附圖
1930年
於擔任“樂天文藝社”總務期間,動議並邀請魯迅、郁達夫等諸先生到校演講,後演講成功舉行 [15] 
《大夏大學預科同學會會刊》出版,封面由豐子愷先生應會刊編委會所請書、畫。此事由虞愚轉請 [31] 
於《大夏月刊》發表論文《因明學古今比較之研究》 [11] 《人生觀宇宙觀釋謎》 [12] 
拍攝於廈門南普陀寺 拍攝於廈門南普陀寺
於《大夏月刊》及《海潮音》月刊發表多首詩詞 [25]  。其中詩作《南普陀題壁次太虛大師元均》刻石於廈門南普陀寺 [26] 
於上海大夏大學預科畢業後離校返回廈門,“應太虛法師命,始執教鞭於閩南佛學院” [13] 太虛大師時任南普陀寺方丈、閩南佛學院院長 [27] 
1931年
考入廈門大學教育學院就讀 [14] 
於《廈大週刊》發表論文《從論理學到辯證法》 [16]  、《因明學發展中重要之變態》 [17]  、《與盧維廉先生討論耶教書》 [18]  、《因明學與論理學之比觀》 [19] 多首詩作 [28] 
1931年間,加入思明佛教會,積極參加該會活動 [5] 時太虛大師抵廈在武榮中學演講,由虞愚譯成廈語 [29] 
1932年
太虛大師應廈門大學心理學會、廈大教授所組文哲學會邀請,於廈大演講《夢》、《法相唯識學概論》(每週一講,分八次講完) [302]  。太虛大師囑虞愚筆記 [300]  。後虞愚將所記《夢》》註明“太虛大師講、虞德元記”、將所記《法相唯識學概論》註明“太虛大師講、虞德元記、德元附識”,發表於《廈大週刊》 [301]  、《海潮音》月刊 [300] 
於《現代佛教》月刊發表論文《現代佛學與現代哲學》 [30] 
題簽廈門報刊《半周》刊名,於該刊發表文章《青年煩悶及其救濟》 [32] 
於《廈大週刊》、《海潮音》月刊發表多首詩作 [33-34] 
1933年
虞愚“予承虛大師命”,任閩南佛學院論理、國文、常識等科目教授,課餘與寄塵上人合編《廈門南普陀寺志》。後《廈門南普陀寺志》於當年出版,弘一法師題簽內頁書名,虞愚題簽封面書名。 [35] 
皈依太虛法師,加入由皈依弟子所組慈宗學會,參與合編《慈宗要藏》 [36] 
時弘一法師駐錫廈門,虞愚時往參謁,請法師開示佛法,有弘一法師與蔡吉堂、虞愚三人合影照片 [37]  [40] 法師題贈二偈 [38]  [41]  傳世:
文字之相,本不可得。以分別心,云何測度。
若風畫空,無有能所。如是了知,乃為智者。
竹園居士,善解般若,餘謂書法亦然。今以幼年所作見示, 嘆為玄妙。即依是義,而説二偈。癸酉正月 無礙
旅菲律賓,應邀於馬尼拉中華佛學研究會演講,後虞愚將演講內容以題為《佛家心理學淺測》發表於《海潮音》月刊 [39] 
於《現代佛教》月刊發表《因明學大綱序》 [42] 
於《廈大週刊》發表論文《色之研究》 [43] 
於《廈大週刊》發表多首詩作 [44] 
1934年
專著《佛法淺釋》由上海佛學書局出版發行 [47] 
廈門大學心理學會所編《心理論文集》出版,虞愚任編輯並於該論文集發表論文《佛家心理學》 [45] 同年,專著《佛家心理學》由廈門風行印刷社印行,于右任先生題簽書名,太虛大師、常惺法師、會覺法師分別作序,弘一法師題詞 [46] 
德元居士著佛家心理學為題二偈以志贊喜
白香山詩,老嫗能解。斯文亦爾,善導蒙騃。
南歐北韓,盛譽馳傳。復有德元,若鼎足三。
甲戌二月瓔珞院沙門勝憧
於《民族(上海)》雜誌發表論文《因明學發凡》 [48] 
於《海潮音》月刊發表論文《人間佛教的互助基礎——一名從佛法批評克魯泡特金互助論》 [49] 
於《廈門大學學報》發表論文《書法心理上一個重要問題》 [50] 完成畢業論文《書法心理》,指導教師為孫貴定先生 [51] 
於《廈大週刊》發表多首詩作 [52] 
1935年
畢業於廈門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心理學系,為廈門大學第十屆畢業生 [53] 後受聘任廈門大學高中部理學教員及廈門中學教員 [54] 在廈大附中任教期間,擔任社會科會議會員、出版委員會委員 [55] 
於《民族》雜誌發表論文《墨家論理學的新體系》 [56] 《演繹推理上之謬誤》 [57] 《唯識心理學大意》 [58] 《正名學派的論理思想》 [59] 
參與發起、籌備成立中國佛學會廈門分會,併為其中主要成員之一。中國佛學會廈門分會成立後,積極參與、組織分會活動 [60] 
於閩南佛學院講《如何促進佛教之實現》,並將講演內容整理成文發表於《海潮音》月刊 [61] 
近代著名詩人陳衍著《石遺室詩話續篇》出版 [62] 陳衍先生於書中稱虞愚“通國文論理學、中國名學、中印哲學、尤精佛學。書法闖北魏之室,詩不暇苦吟,自有真語”,並收入虞詩多首以作舉例——評《寄逸君》:直似古歌謠;評《上林處士墓》、《雨後即事》二詩:若令王文簡、沈文慤見之,不知當著何傾倒矣;評《展曼殊上人墓》、《甲戌百花生日菽莊主人約予聽琴於蔚然亭上歸作》二詩:清氣滿紙。等等。書中還收入虞詩《石遺先生見贈絕句奉答》 [63] 
新詩見贈情深厚,期許言辭不在多。
才可經綸守邱壑,老逢危亂走關河(時丈方避兵來廈)。
早為南北東西某,一付悲歡離合歌。
擬共拂衣江海去,秋山迢遞渺煙波。
陳衍先生於書中評價此作“第五句用檀弓語,極見渾成”。後該詩作虞愚選入《虛白樓詩》,並附陳衍先生早前赴廈門時贈虞愚詩原作 [64] 
總角工書世已稱,更殷年少綴文能。
斷章正好望吾子,青眼高歌老杜陵。
1936年
1936年版 1936年版
虞愚成名作《因明學》由太虛大師、江亢虎博士作序,虞愚自署書名,由中華書局出版 [65] 中華書局有鑑於當時全國高等教育學府因未有統一教材而導致教學質量無法保證之狀況,特與多所大學多個學科教授合作,編著、出版大學用書,至當年已開始陸續印行。《因明學》為首批二十冊大學用書之一 [66] 
於《民族》雜誌發表論文《名學導言》 [67] 《演繹邏輯與因明》 [68] 《宗教的科學研究》 [69] 《社會交互作用與社會對抗》 [70] 
於閩南佛學院講《佛學與人生》,後將講演內容整理成文發表於《海潮音》月刊 [71] 
於省立廈門中學講《宗教的性質及其種類》,後將講演內容整理成文發表於校刊《玉屏週刊》 [72] 
當選為中國佛學會廈門市分會理事會理事 [73] 
赴南京任職監察院院長於右任辦公室主任 [74] 
於《藝文》月刊發表詩作 [75] 
題簽《佛海燈》一卷六期刊名 [76] 
1937年
1937年初版
1937年初版(2張)
《中國名學》由正中書局出版,于右任先生題簽封面書名,虞愚自署內頁書名。該著作是虞愚將於閩南佛學院所授教材略加刪定而成 [77] 
1937年出版 1937年出版
《書法心理》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于右任先生題簽書名 [78] 
出席在南京召開的中國哲學會第三屆年會,於會上宣讀論文《互涉的原理》。後虞愚就此事自述曰:“得與海內專家相聚一堂討論學理,深感致力學術為復興民族之根本要圖,為人類之無限前途計,正有待於學術上做一番澈底之改造與建設” [74]  [79] 
於《民族》雜誌發表論文《宗之研究》 [80] 
於《人海燈》、《中國公論》月刊發表詩作 [81] 
抗戰全面爆發後返回廈門,編著《印度邏輯》 [74] 
1938年
離廈,輾轉港鄂等地經三峽入渝(重慶) [74]  [82]  ,後於國民政府復職 [84] 
是年秋,太虛大師假渝州長安寺作詩會,與會者二十,以李太白詩“海客來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分均。虞愚“得天字”,詩云:
直入如來地,真出大乘禪。
空庭寒雀語,疏樹悵烽煙。
破碎江山夢,亂離文字緣。
異鄉百不理,恣意作今天。
會後虞愚將與會詩作編為《戊寅渝州長安錢秋集》,於《海潮音》月刊發表 [83]  [85] 
太虛大師於佛學社,講《佛教最重要的一法,與中國急需的一事》,虞愚筆記 [85] 
應太虛大師命,於重慶縉雲山漢藏教理院任教,教授國文、文章作法科目 [86] 時太虛大師任該院院長並與法尊法師一起主持院內由教職員所組研究會,虞愚於研究會會議中提出論題“成立唯識義” [86]  ,後虞愚將此論題整理成文以同一標題發表於《海潮音》月刊(見本年表1940年處)。
是年冬,重慶縉雲山漢藏教理院於獅子峯建“太虛台”,虞愚記錄 [85] 
太虛大師著《法相唯識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書中收入《法相唯識學概論》,為第一章節,署有“太虛大師講、虞德元記、德元附識” [87] 
於《東方雜誌》發表論文《印度邏輯的發展》 [88] 
於《海潮音》月刊發表論文《因支之構成》 [89] 《演繹邏輯與因明》 [90] 
於《海潮音》、《民族詩壇》月刊等刊物發表多首詩作 [82]  [91] 
1939年
《因明學》再版 [65] 
1937年出版 1937年出版
《印度邏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虞愚自署書名。虞愚於自序中寫道:去秋盧溝難作,主權與領土之喪失,幾有日蹙百里之概。暴敵挾其武裝力量之優越,蔑視國際聯盟,破壞非戰公約,故違歷史慣例,不經宣戰手續,而佔領我土地,屠殺我人民,直欲率人類返於獉獉狉狉之境,絕非二十世紀所謂“文明時代”所宜有之現象也。餘困蟄廈門,既不忍默視其淪胥,復無從假手以共濟,則捨致力學術,又奚由自勵自獻哉?於是乃立志寫成印度邏輯一書,深期是非之法則日彰,人類社會或有公理之可言,顧此書草創之日,頻聞空襲警報,脱稿之後十日,又值廈門淪於敵手之時,序此益滋餘痛矣 [74] 
於《民族詩壇》月刊發表文章《抗戰時期文學應負的使命》 [92] 《杜詩五言律作法舉例》 [93] 
於《青年中國季刊》發表文章《文化的性質及其種類》 [94] 
於《海潮音》、《民族詩壇》月刊等刊物發表多首詩作 [86]  [95] 
1940年
參加支那內學院蜀院人日(正月初七)大會 [96]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支那內學院由南京遷至四川省江津縣。1938年人日,支那內學院院長歐陽竟無先生舉行蜀院成立大典,眾弟子云集。此後每年兩次分別於人日、十月初八,歐陽竟無先生皆召集門人講學 [97] 
是年重陽節,太虛大師集山中緇素陳真如、楊舒武、陶冶公、李子寬、虞愚等能詩者,同躋縉雲山之獅子峯,作登高詩會。以王摩詰《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分韻。虞愚分得“茱”字,詩云 [98] 
萬里浮秋色,憑危可佩茱。
山林還寂寞,天地共艱虞。
決眥孤峯變,迴風眾壑殊。
下方頻送捷,今歲欲平胡。
於《青年中國季刊》發表文章《一個現實的人生觀》 [99] 
於《讀書通訊》發表文章《評歐陽著中庸傳》 [100] 《墨子論知識》 [101] 
於《時代精神》發表論文《因明建設言論之方法(附表)》 [102] 
於《海潮音》月刊發表論文《成立唯識義》 [103] 
於《時代精神》、《民族詩壇》月刊等刊物發表多首詩作 [96]  [104] 
是年冬,廈門大學薩本棟校長赴渝公幹,旅渝廈門大學校友聞訊後,即請薩校長聚會。虞愚參會,席間師生相談甚歡 [105] 
1941年
《因明學》第三版印行 [106] 
赴貴州於國立貴州農工學院任教,歷任該學院國文講師、副教授 [107] 後該學院於1942年併入新成立的國立貴州大學,虞愚獲延聘 [116] 
致信太虛大師:“……愚抵笻忽厲半載,此間待愚頗厚。惟念海通以來,中國文化以珠江流域為中心,頗思一廣觀摩,致力南方文化運動。近復得廈大來函,極盼愚返校任課,愚已復書一詢究竟。倘廈大仍以教授下任而待遇又相若,擬*作回閩之計。緣廈大有文學院之設而圖書又極豐*也。大師以為然否?……時代精神月刊,*出唯物史觀批評專號,徵稿於愚,曾寫一文應之,頗費經營也……”。後《海潮音》月刊以題為《虞愚居士來書》刊登此信 [108] 
合編《中國社會思想之新綜合》(全一冊),收入虞愚論文《文化的性質及其種類》 [109] 
於《時代精神》發表論文《從互涉的觀點來看唯物史觀》 [110] 
於《時代精神》 [111] 《民族詩壇》 [112] 《獅子吼》 [113]  月刊等刊物發表多首詩作。
1942年
是年秋,弘一法師於福建泉州圓寂 [303]  ,虞愚撰書輓詩以寄追懷 [294] 
抉擇南山律,篇章四海傳。
功深羣籍裏,德邁古人前。
論學情無隱,貽書墨尚鮮。
微言不可接,吹淚濕江天。
於《時代精神》發表論文《科學藝術與人生》 [114] 《唯識學今釋》 [115] 
1943年
是年春,歐陽竟無先生去世,虞愚等三百弟子奔赴四川江津治喪 [97] 
受廈門大學薩校長聘,離笻回閩任福建長汀廈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17] 
於長汀廈門大學公開演講,講題為《科學藝術與人生》 [118] 
於《時代精神》發表論文《邏輯之性質與問題》 [119] 
於《現代青年》發表論文《戰時文學應負的使命》 [120] 
1944年
當選為廈門大學校友會總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121] 
於福建永安舉辦個人書法展,參觀者絡繹不絕 [123] 
於《新福建》發表論文《科學藝術與人生》 [124] 
1945年
當選為廈門大學校友會總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連任),任文書部部長 [122] 
1945年年底至1946年年初期間,隨廈門大學由福建長汀遷回廈門 [125] 
1946年
1946年出版 1946年出版
《怎樣辨別真偽》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虞愚自署書名 [126] 
1946年間,晉升為中文系教授 [127] 
於《建言》發表論文《論愛之擴大》 [128] 
於《佛教公論》 [129] 《廈大校刊》 [130]  等刊物發表多首詩作。
1947年
太虛大師圓寂,虞愚撰寫《太虛大師挽辭》於《覺有情》等刊物發表 [131] 後廈門佛學會派員赴上海請得大師舍利數顆即擬建太虛大師舍利塔,虞愚參與其中並撰寫刊發文章《擬建太虛大師舍利塔緣起》 [132]  等。
以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身份,應台灣省訓練團函聘,於暑假期間赴台講學 [133] 講學科目:理則學 [134] 
書法作品“輝光天在抱、鈎索月窺櫞”楹聯,榮獲由上海文化委員會舉辦的“中正美術獎”書法類第一名 [135] 
當選為廈門大學校友會總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連任) [136] 
於《銀行季刊》發表論文《文化之創造》 [137] 
於《觀察》週刊發表論文《哲學精神的價值》 [138] 
於《哲學評論》雙月刊發表論文《唯識學的知識論》 [139] 
題寫《台灣訓練》半月刊刊名 [134] 於該刊發表論文《文化之創造》 [140] 《命題之構成:理則學研究之一》 [141] 
於《人間佛教》期刊第七、八期太虛大師紀念特刊 [142] 《廈大校刊》 [143] 《台灣訓練》 [144]  等刊物發表多首詩作。
《中國名學》再版 [295] 
1948年
太虛大師舍利塔建於廈門虎園路半山堂,虞愚撰寫《太虛大師舍利塔銘》並將該文發表於《海潮音》月刊等刊物 [145] 
受民國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委託,審查“哲學”類著作 [146] 
以廈大中文系哲學教授身份,應台灣省政府之聘為該省舉辦之教育人員暑期講習會,赴台演講《中國人生哲學》、《怎樣復興中國文化》、《美學基本原理》 [147] 
《廈大特刊》刊登廈大創辦人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簡介,簡介由虞愚撰並書 [148] 
是年冬,豐子愷先生赴廈門,應廈門佛學會邀請作專題演講,與虞愚認識。后豐子愷先生赴泉州憑弔弘一法師圓寂之地、應邀赴石碼出席在石碼中學舉行的歡迎大會,虞愚等陪同。在石碼中學舉行的歡迎大會會上,豐子愷、虞愚二位先生都做了演講 [149-150] 
於《讀書通訊》發表論文《科學藝術與人生》 [151] 《萊布尼子元子論簡述》 [152] 《費希特哲學述評》 [153] 
於《世間解》月刊發表論文《哲學精神的價值》 [154] 
於《東方雜誌》發表論文《一種新信仰的人生觀》 [156] 
於《燈塔》月刊發表文章《近體詩譜》 [155] 
於《廈大通訊》發表多首詩作 [157] 
1949年
於《新中華》雜誌發表論文《康德不可知論述評》 [158] 
於《佛教文摘》季刊發表論文《哲學精神的價值》 [159] 
於《廈大通訊》發表多首詩作 [160] 
1950年
赴華東革大政治研究院學習、改造,歷時半年結業後返回廈大,繼續擔任中文系教授 [161] 
於《現代佛學》月刊發表論文《唯心論述評》 [162] 
1951年
於《現代佛學》月刊發表論文《印度邏輯-因明底基本規律》 [163] 
1952年
1952年至1956年間,加入廈大中文系多個教研組,講授《孔雀東南飛》、《杜甫的生平及作品》等課題 [164] 
1954年
應陳嘉庚先生邀請,為集美鰲園撰、書楹聯及題詞等,長聯有(刻石) [165] 
聯一
慨曩昔烽火彌天毓物培材在危難中堅持下去
喜今茲樓台如畫移花補竹從廢墟里創建起來
聯二
博以取材備南北東西品類
工於象物得飛潛動植精神
1955年前後,虞愚先生於廈門大學上弦場留影
1955年前後,虞愚先生於廈門大學上弦場留影(1張)
應陳嘉庚先生邀請,為廈門大學形似半圓的大運動場命名。虞愚寓意深刻地把它命名為“上弦場”並撰聯:自饒遠勢波千頃,漸滿清輝月上弦。上弦為夏曆每月初八、九的半圓月亮,相稱上弦,有了上弦,必有月圓之時。後虞愚書“上弦場”三字及聯句刻於主席台石壁之上 [166-167] 
於《廈門大學學報》發表論文《試論屈原作品》,後該論文收入1957年出版的《楚辭研究論文集》 [168] 
1953-1954年間,於廈門大學校報《新廈大》發表多首詩作 [169] 
1955年
廈門海堤工程全面完成,朱德委員長為廈門海堤工程的建成題寫“移山填海”四個大字。為了紀念廈門海堤建設和朱德委員長題詞,福建省委、省政府決定修建海堤紀念碑,並於當年動工修建,於次年落成。廈門海堤紀念碑碑身正面刻“移山填海”四個大字,另三面刻碑文,記載着廈門海堤工程波瀾壯闊的建設歷程。碑文由虞愚書寫 [170] 
1956年
1956年,虞愚先生與夫人林逸君拍攝於北京西郊賓館
1956年,虞愚先生與夫人林逸君拍攝於北京西郊賓館(2張)
1955年,斯里蘭卡佛教徒為紀念釋迦牟尼佛涅槃二千五百年,發起編纂英文佛教百科全書,要求各國佛教學者給予支持和合作。當時我國周恩來總理接受斯里蘭卡總理的請託,要我國為他們的百科全書,撰寫有關中國部分的佛教條目。周總理將這個任務交給了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協會接受這個任務後,即成立中國佛教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聘請國內佛教學者擔任撰述、編輯和英譯工作(注:原文引用自《中國佛教》前言) [171] 虞愚獲聘並奉調進京,參與上述編寫工作,同時擔任中國佛學院教授。在1956年至1966年的十年間,為佛學院學員、中國人民大學教師等講授佛學、因明學等課程,為我國培養了一些因明專業人才 [171-172] 
1957年
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173] 
於《哲學研究》雙月刊發表論文《印度邏輯推理與推論式的發展及其貢獻》 [174] 
於《現代佛學》月刊發表論文《因明學發展過程簡述》 [175] 
1957年,虞愚夫婦與兒子虞強拍攝於北京
1957年,虞愚夫婦與兒子虞強拍攝於北京(2張)
於《文藝月報》發表多首詩作 [176] 
1958年
於《現代佛學》月刊發表英譯中譯文《法稱“邏輯一滴論”的分析》 [177] 發表論文《試論因明學中關於喻支問題》 [178] 《試論因明學中關於現量與比量問題》 [179] 
1959年
於《現代佛學》月刊發表英譯中譯文《佛家哲學》 [180]  ,論文《‘因明入正理論’的內容特點及其傳習》 [181] 《釋迦牟尼所處的社會和他的思想學説中的幾個顯著的特色》 [182] 《龍樹辯證法底基本特徵》 [183] 
1961年
於《現代佛學》月刊發表論文《慈恩宗的傳承及其中心思想初探》 [184] 
1962年
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連任) [185] 
《光明日報》記者採訪中國佛學院,瞭解該院教學、研究工作。虞愚向記者介紹了他所在的研究部因明組的研究情況,解釋了“因明學”及其輸入中國後的傳播與發展情況,説明了研究因明學的重要意義。後該採訪內容刊登於《光明日報》 [186] 
於《現代佛學》月刊發表論文《法稱的生平、著作和他的幾個學派》 [187] 英譯中譯文《真實與知識》 [188] 
廈門南普陀寺建會泉法師舍利塔於後山,虞愚書寫塔銘 [189] 
1963-1964年
於《現代佛學》月刊發表多首詩作 [190] 
1965年
《護生畫集-第五集》由豐子愷先生作畫並配文,由虞愚先生書寫配文於新加坡出版。書中收入虞愚詩《雨後即事》一首。 [191]  《護生畫集》始作於1927年,初集50幅出版於1929年2月(開明書店),弘一法師配文。抗戰期間,豐子愷在逃難之中又繪成《續護生畫集》60幅,並寄往福建,請弘一法師配文。大師在給豐氏的信中寫曰:“朽人70歲時,請仁者作護生畫第3集,共70幅;80歲時,作第4集,共80幅;90歲時,作第5集,共90幅;百歲時,作第6集,共百幅。護生畫集功德於此圓滿(注:原文引用自陳星著-《遊藝人生:豐子愷傳》182頁) [192] 
1966-1976年
十年浩劫,遭受迫害。
1977-1978年
於《廈門大學學報》發表《敬念周恩來總理逝世一週年》詩二首 [193] 
於《詩碑》發表詩作《敬輓毛主席》、《恭謁毛主席紀念堂》、《周恩來總理輓詞》、《敬題周總理病中小像》 [194] 
1979年
受聘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195] 
題寫福建省漳州市南山寺“天王殿”匾額 [228] 
於《泉州文史》發表多首詩作 [196] 
1980年
中國佛學院恢復教學,虞愚任院務委員至1982年 [197] 
任《法音》雜誌創刊號編委,參與創刊,後《法音》創刊號於1981年出版 [198] 
1980年出版 1980年出版
《中國佛教-第一輯》出版。《中國佛教》是中國佛教協會將該協會於1956年間為斯里蘭卡佛教百科全書編纂的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漢文原稿重新整理後,印成專冊首次公開出版。書中收入虞愚撰寫條目《慈恩宗》 [171] 
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連任) [199] 
1980年間,福建泉州清源山弘一法師舍利塔重建完工。塔內石壁嵌有豐子愷先生所作法師線雕像,像下嵌有虞愚撰書像贊 [296-298] 
律以束躬,法以化俗。
功德莊嚴,相好具足。
遺教伊何,南山是囑。
示寂伊何,仰止高躅。
應邀回母校廈門大學講學並作書法表演。廈大校報《廈門大學》分別作了專題報道 [200] 
應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美術協會福建分會、福州市書法篆刻研究會邀請,作短期講學兼漫談書法藝術 [201] 
與楊芾蓀、温公頤、李匡武三位先生一道,聯合倡議成立“中國邏輯史研究會”,並於中國邏輯史研究會成立後受聘擔任顧問 [202] 
於《魯迅研究文叢》發表詩作《敬念魯迅先生》(二首) [203] 
為陳三畏先生著《同文異體隸字叢集》作序(書法)(注:《同文異體隸字叢集》於1993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286] 
1981年
1980年底至1981年初,《中國邏輯史料選》開始編輯,虞愚任因明部分主編 [204] 
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虞愚當選為該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 [205] 
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1屆哲學系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 [206] 
1981年間,受聘擔任廈門大學哲學系兼職教授 [207] 
回母校廈門大學作題為《科學藝術與人生》的學術報告 [208] 
1981年底至1982年3月之間,國務院恢復古籍整理出版小組,虞愚先生任組員 [209] 
於《中國社會科學》發表論文《玄奘對因明的貢獻》 [210] 
於廈大校報《廈門大學》發表詩作《敬祝廈大建校六十週年》 [211] 
1982年
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任研究員 [212] 
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因明專業研究生導師 [213] 
1982-1983年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舉辦了因明學習班和佛學講習班,虞愚講授了因明理論、歷史和《因明入正理論》、《唯識三十頌》等專書,聽課的有京、津、魯、晉的研究單位和高校的邏輯、哲學史、佛學工作者和研究生三十多人(注:原文引用自虞愚、劉培育撰《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213] 
中國邏輯史研究會在北京召開了因明座談會。包括虞愚在內的專家們闡述了研究因明的意義和搶救因明的急迫性,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 [213] 
以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兼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組組員身份出席古籍整理出版小組召開的關於校印《大藏經》的會議 [209] 
以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兼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組組員身份,出席古籍整理出版小組召開的關於搞好哲學方面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會議 [212] 
1982年間,受聘擔任廈門大學海外函授學院兼職教授 [214] 
題寫重慶市梁平縣金帶鎮雙桂堂“金帶寺”匾額 [299] 
1982年出版
1982年出版(2張)
《因明論文集》出版,收入虞愚論文七篇、譯文兩篇 [215] 
《當代楹聯墨跡選》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選入虞愚楹聯書法作品“雲碎一春影,風含百鳥聲” [216] 
耐翁先生著《盆栽技藝》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虞愚題寫書名並題詞(書法) [287] 
1983年
增補為中國佛教協會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217] 
7月27日,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小組組長李一氓約見虞愚,虞愚向李一氓介紹了因明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情況,以及今後整理、研究因明的設想。李一氓説,整理研究因明,是一件極有意義的工作,必將對我國邏輯學有所發展和豐富,促進理論界普及邏輯思維方法,從而提高理論水平。李一氓對虞愚提出的整理出版《因明研究叢書》表示支持,並希望提出具體方案 [218] 
8月3-1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邏輯史研究會、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甘肅人民出版社聯合籌備、組織的“全國首屆因明學術討論會”,在甘肅省敦煌、酒泉分段舉行。來自12個省、市、自治區的55位因明、邏輯學、哲學、宗教學和理論宣傳工作者參加了會議。大會收到論文和資料25篇,因明譯稿4部。會議聽取了虞愚等專家的學術報告,進行了專題學術討論,並就虞愚擔任首席主編的《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因明卷》初稿徵求意見。會議還就今後因明研究規劃進行座談 [219] 虞愚學術報告內容於會後由崔清田先生整理成文,以題為《虞愚談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發表於《國內哲學動態》 [220] 
8月20日,虞愚與劉培育共同撰寫的論文《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連載發表於《古籍出版情況簡報》。文章內容除學術部分外,還着重説明了建國後因明學幾近“亡絕”的狀況,呼籲有關部門重視並搶救因明學這門“絕學” [221] 
陳孟麟著《墨辯邏輯學-修訂本》出版,序言由虞愚與周雲之共同撰寫 [222] 
虞愚以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身份參展的書法作品“蘇和仲山高月小,範希文心曠神怡”,入選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和全日本書道聯盟共同舉辦的“中日書法藝術交流展覽”。後該作品收入《日中平和友好條約締約五週年紀念—日中書道藝術交流展作品集》 [223] 
1983年5月,廈門火車站改建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廈門火車站站名主標識“廈門站”三字由虞愚題寫 [224] 
1983年間,題寫湖南長沙嶽麓書院頭門門聯:千百年楚才導源於此,近世紀湘學與日爭光。題寫嶽麓書院“六君子堂”橫額 [225] 
1983年間,題寫湖南長沙開福寺“大雄寶殿”橫額 [226] 
題寫江蘇省南通市廣教寺“法乳堂”內柱楹聯 [227] 
悲徹萬靈,智超有三。
人天師表,法海津樑。
應福建師範大學邀請,為師大全體師生作兩次學術報告,併為師大團委會、專家樓撰寫楹聯 [229] 
為福州林則徐紀念館、福建省博物館撰寫的長聯刻成(刻木) [230] 
於《泉州師專學報》發表論文《杜甫在詩形式上的創造》 [231] 
於《人民日報》 [232] 《台聲》雜誌 [233] 《法音》雜誌 [234]  等刊物發表多首詩作。
1984年
於《中國哲學年鑑-1984》發表專文《開拓因明研究的新局面》 [235] 為搶救因明“絕學”振臂高呼 [236] 
受聘擔任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顧問 [237] 
當選為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 [238-239] 
與梁漱溟、馮友蘭、張岱年、任繼愈、週一良、湯一介等多位著名學者一道,共同發起、組織、成立中國文化書院 [240] 中國文化書院成立後,歷任該院導師、院務委員會委員 [241] 
在陳嘉庚先生一百一十週年誕辰前夕,《福建日報》記者採訪了虞愚。後採訪內容以題為《絃歌相續無窮世—虞愚追憶與陳嘉庚先生的翰墨因緣》刊登於《福建日報》 [242] 
應邀赴泉州師專作學術報告,報告題目為《科學、藝術與人生》 [243] 
廈大書畫研究會成立,校友虞愚受聘擔任顧問 [244] 
廈門南普陀寺重建太虛大師紀念塔竣工,塔銘由虞愚撰、書 [245] 
題寫廈門南普陀寺東、西山門石柱楹聯: [246]  :
東山門
喜瞻佛剎連黌舍,飽聽天風拍海濤。
西山門
廣廈島連滄海闊,大心量比五峯高。
題詩《留題弘一法師舍利塔》,後該詩作刻於泉州清源山弘一法師舍利塔旁巨巖之上 [247] 
春滿花枝不可尋,清源山上柏森森。
懸知諸藝皆餘事,直契孤雲有本心。
東海學歸偏託缽,南山律廢賴傳音。
際天石塔巍峨在,依約曇光遠照臨。
題寫北京市團結湖公園西門公園名橫額 [248] 
為歐陽竟無先生遺稿《難菿漢微言成內色義》重新標點並加簡明註釋,發表於《法音》雜誌 [249] 
於《泉州師專學報》發表論文《論杜甫詩篇言情寫景的特點》 [250] 
於廈大校報發表詩詞作《敬題廈門大學陳嘉庚先生銅像》 [251] 
於《法音》雜誌發表多首詩作 [252] 
1985年
中國文化書院籌委會和九州知識信息開發中心聯合舉辦第一期“中國文化系列講習班”,虞愚任該講習班導師,講演《中國漢族的書法藝術》 [253]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舉辦的因明學和中國、西方邏輯史進修班,虞愚為三位主講人之一 [254] 
擔任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佛教協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旅遊部共同組織三人訪日團副團長、審查委員,參加在日本高野山舉行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高野山競書大會。這是為紀念弘法大師圓寂一千一百五十年而舉辦的。中國選出205件作品參加了比賽,日本各地有十萬人蔘加,作品多達十五萬件 [255] 
應日本高野山大學邀請,《哲學研究》雜誌編輯部組成以哲學研究所所長兼《哲學研究》主編邢賁思為團長的代表團赴日訪問,代表團特邀虞愚參加。代表團先後訪問了高野山大學、關西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愛媛大學,松山商科大學、大阪經濟大學、東京大學、筑波大學、國立京都博物館等學術單位,分別跟關西地區、關東地區、四國地區的各界學者進行了多次座談,交流了中日兩國學術研究情況。此外,代表團還專門訪問了日本巖波書店、《思想》雜誌編輯部,就編輯工作方面的問題交流了情況和經驗。虞愚在大阪的高野山大學講《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應龍谷大學渡邊隆生教授邀請在龍谷大學講《中國唯識學的特質》;應松山市各界邀請作了題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美學理論》的講演 [256] 
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虞愚向記者介紹了當年兩次赴日訪問的情況等。後採訪內容以《學海架設友誼橋—訪著名教授》為題刊登於《光明日報》 [257] 
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採訪,後採訪內容以《述學昌詩翰墨香》為題刊登於《人民日報-海外版》。文章重點介紹了虞愚在哲學研究、文化傳播、詩詞、書法這幾個方面的成就 [258-259] 
題寫南京古雞鳴寺寺名“古雞鳴寺” [260] 
題寫貴州省遵義市湘山寺匾額“人間淨土” [261-262] 
於《海交史研究》半年刊發表論文《玄奘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主要貢獻》 [263] 
莊鍾慶先生著《茅盾史實發微》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書名由虞愚題簽(書法) [288] 
1986年
應邀擔任於山東青島舉行的“中西文化講習研討會”導師 [264] 
參與發起、籌備成立中華詩詞學會,為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之一,並擔任福建省籌備委員會委員 [265] 
《弘一大師全集》編委會成立,虞愚為發起編輯全集的發起人之一 [266] 
應邀赴福建武夷山蘭亭學院講學 [267] 
應邀於廈門閩南佛學院講《因明簡介》 [267] 
1985年,廈門南普陀寺素菜館“普照樓”破土興建,在南普陀寺妙湛方丈、虞愚和設計專家的共同指導下,確定了與廟宇相協調的園林式設計方案。1986年,“普照樓”落成,虞愚題寫樓名,將八間雅座命名為如意軒、清涼園、延壽廳、天廚閣、印月堂、吉祥居、維摩室及曼陀圃,併為十二道素菜代表作命名。 [268] 
《弘一法師在惠安》出版,書名由虞愚題寫 [269] 
《統一祖國書法篆刻展覽作品選集》出版,收入虞愚詩一首 [270] 
台彭隔絕卅年餘,薄海爭傳一紙書。
民族精神終久大,故人意氣未蕭疏。
共商國是寧容緩,莫中他謀欲疾呼。
從此休論鬩牆事,應憑肝膽照寰區。
於《哲學研究》月刊發表論文《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271] 
陳在正、孔立、鄧孔昭等諸先生合著著作《清代台灣史研究》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由虞愚題寫(書法) [289] 
歸僑女作家陳慧瑛著《廈門人》由鷺江出版社出版,虞愚題寫書名並題詞代序 [293] 
1987年
中華詩詞學會成立,虞愚受聘擔任顧問 [272]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虞愚為首批特約研究員之一 [273] 
當選為中國佛教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連任) [274] 
1988年
於1991年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於1991年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由虞愚、楊化羣、黃明信共同主編的《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因明卷》進入統稿階段,虞愚因病委託劉培育先生完成統稿工作(注:《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因明卷》於1991年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275] 
1988年出版 1988年出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出版,條目《玄奘》由虞愚撰寫部分內容,條目《因明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由虞愚撰寫 [276] 
1988年出版 1988年出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卷》出版,條目《法相宗》由虞愚撰寫 [277] 
於《法音-學術版》發表論文《因明在我國的傳播和發展》 [278] 
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的“中日佛教學術交流會議”於10月在北京舉行。虞愚因病未能出席會議,論文《因明在我國的傳播和發展》由傳印法師代讀 [279] 
《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書畫集》出版,選入虞愚詩詞書法作品《登萬里長城》 [280] 
《中日書法百家墨跡精華》出版,選入虞愚書法作品: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239] 
中華書局重印版《因明學》於1989年出版 中華書局重印版《因明學》於1989年出版
因中華書局重印《因明學》,虞愚再次自署書名並撰寫《重印説明》(注:中華書局重印版《因明學》於1989年出版) [281] 
《虞愚自寫詩卷》於1989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虞愚自寫詩卷》於1989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於病中創作《虞愚自寫詩卷》(注:《虞愚自寫詩卷》於1989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282] 
接受《光明日報》記者採訪,後採訪內容以《輝光鈎索如櫞筆-訪書法名家虞愚》為題刊登於《光明日報》。文章重點介紹了虞愚的書法造詣 [283] 
周山先生著《中國邏輯史論》由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書名由虞愚題寫(書法) [290] 
盛國榮先生著《盛國榮醫學論文集》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由虞愚題寫(書法) [291] 
餘綱先生著《餘綱書法篆刻選集》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虞愚題詞代序(書法) [292] 
1989年
於《哲學研究》月刊發表論文《法稱在印度邏輯史上的貢獻》 [284] 
1989年出版 1989年出版
《中國佛教-第三輯》出版,收入虞愚撰寫條目《因明正理門輪》、《因明入正理論》、《大乘百法明門論》 [285] 
7月28日,於廈門逝世 [3] 
參考資料
  • 1.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四卷第三十期5—7頁
  • 2.    虞愚-劉澤亮.《因明學》——〈前言>.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2021:1-12
  • 3.    參見《哲學研究》1989年第9期封三內容
  • 4.    汝信.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北京市:科學出版社,2014:679-680
  • 5.    廈門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224
  • 6.    參見民國十五年五月三十一日出版的《海潮音》第七年第四期月刊18—21頁
  • 7.    參見民國十五年一月四日出版的《海潮音》第六年第十一期月刊7—8頁
  • 8.    參見民國十六年十一月出版的《海潮音》第八年第十期月刊第27—32頁
  • 9.    參見民國十六年四月出版的《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月刊第十七期月刊第5-13頁
  • 10.    參見民國二十三年出版的《佛家心理學》——自序
  • 11.    參見民國十九年出版的《大廈大學預科同學會會刊》
  • 12.    參見民國十九年五月十四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八十三期
  • 13.    參見《印度邏輯》——自序
  • 14.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廈門大學校史資料(第六輯).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105-106
  • 15.    湯濤.大夏大學:90年90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175
  • 16.    參見民國二十年三月七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卷第十六期
  • 17.    參見民國二十年五月二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卷第二十二期
  • 18.    參見民國二十年十一月十四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一卷第七期
  • 19.    參見民國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一卷第八、九期合刊
  • 20.    參見民國十五年四月二日出版的《海潮音》第七年第二期月刊第5頁
  • 21.    參見民國十五年四月二日出版的《海潮音》第八年第十期月刊第6頁
  • 22.    參見民國十九年出版的《大廈大學預科同學會會刊》及民國十九年四月十五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三卷第一號
  • 23.    參見民國十八年十一月月十五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二卷第一號、民國十八年十二月月十五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二卷第二號、民國十九年四月月十五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三卷第一號、民國十九年五月月十五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三卷第二號。
  • 24.    參見民國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六十六期、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七十期。
  • 25.    參見民國十九四月十五日出版的《大廈月刊》第三卷第一號
  • 26.    廈門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409
  • 27.    廈門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17頁及134頁
  • 28.    參見民國二十年三月二十一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卷第十八期
  • 29.    參見民國二十年四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第十二卷第三號
  • 30.    參見民國二十一年一月十日出版的《現代佛教》月刊第五卷第一期第26-30頁
  • 31.    參加民國十九年六月出版的《大廈大學預科同學會會刊》第88頁。
  • 32.    參見民國二十一年七月十日出版的報刊《半周》頭版及第114—116頁
  • 33.    參見民國二十一年五月十四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一卷第二十二期第16頁
  • 34.    參見民國二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三卷第十號第79頁
  • 35.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五月出版的《廈門南普陀寺志》第1頁
  • 36.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四月十日出版的《現代佛教》第五卷第八期第139-140頁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第十四卷第六號第92頁
  • 3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廈門文史資料.福建省廈門市:內部發行,1984:47
  • 38.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十月一日出版的《佛教公論》第二十三、二十四期合刊第139-140頁
  • 39.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四卷第十號第19-24頁
  • 40.    中國佛教協會.弘一法師.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84:插圖
  • 41.    中國佛教協會.弘一法師.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84:88
  • 42.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四月十日出版的《現代佛教》月刊第五卷第八期第22頁
  • 43.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九月三十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三卷第二期第1-7頁
  • 44.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三卷第一期第9頁
  • 45.    參見民國二十三年四月出版的《心理論文集》版權頁及第14-42頁
  • 46.    參見民國二十三年五月出版的《佛家心理學》版權頁及封面、前言等處
  • 47.    參見民國二十三年一月出版的《佛法淺釋》版權頁及封面等處
  • 48.    參見民國二十三年十一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二卷第十一期第1739-1752頁
  • 49.    參見民國二十三年一月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五卷第一號第90-96頁
  • 50.    參見民國二十三年出版的《廈門大學學報》第七本第1-14頁
  • 51.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七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四卷第十九期第6頁
  • 52.    參見民國二十三年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四卷第十期第11頁
  • 53.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廈大校史資料-第六輯.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第1頁、第20頁、第23頁
  • 54.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七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四卷第十九期第10頁
  • 55.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四卷第二十四期第11-12頁
  • 56.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二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三卷第二期第385-418頁
  • 57.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三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三卷第三期第525-534頁
  • 58.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六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三卷第六期第1107-1123頁
  • 59.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十一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三卷第十一期第1959-1973頁
  • 60.    廈門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志.福建省廈門市: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225
  • 61.    參見民國二十四年十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六卷第十號第34-36頁
  • 62.    錢仲聯.陳衍試論合集-上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第3頁
  • 63.    參見1935年出版的《石遺室詩話續篇-下冊》第13頁及第25頁
  • 64.    參見本文筆者家藏虞愚傳給其子虞強的《虛白樓詩-聚珍版》第5-6頁
  • 65.    參見原著序言頁及版權頁
  • 66.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出版的《新中華》期刊第四卷第十八期插頁
  • 67.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四卷第四期第607-613頁
  • 68.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六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四卷第六期第977-983頁
  • 69.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七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四卷第七期第1155-1174頁
  • 70.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十一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四卷第十一期第1935-1962頁
  • 71.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七卷第七號第10-13頁
  • 72.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出版的省立廈門中學校刊《玉屏週刊》第四卷第四期第1-4頁
  • 73.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七卷第八號第91頁
  • 74.    參見民國二十八年出版的《印度邏輯》-序言
  • 75.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十月五日出版的《藝文》月刊第一卷第四期第9頁
  • 76.    參見民國二十五年四月十二日出版的《佛海燈》月刊第一卷第六期封面
  • 77.    虞愚.中國名學.江蘇省南京市:正中書局,1937:封面頁、內頁書名頁、版權頁、序言頁
  • 78.    參見原著封面二及自序內容
  • 79.    參見民國二十六年三月出版的《哲學評論》期刊第七卷第三期140-141頁
  • 80.    參見民國二十六年六月一日出版的《民族》雜誌第五卷第六期第1097-1103頁
  • 81.    參見民國二十六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人海燈》期刊第四卷第一期第38頁 參見民國二十六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中國公論》期刊創刊號第33頁
  • 82.    參見民國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九卷第十號第49頁虞愚詩《西陵峽》、《過夔門》。夔門即瞿塘峽,三峽之一。
  • 83.    參見民國三十年二月一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二號第9頁
  • 8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黃炎培日記-第六卷.北京市:華文出版社,2008:59頁、63頁、70頁
  • 85.    印順.太虛大師年譜.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36頁、237頁、263頁
  • 86.    參見民國二十八年十月十九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二十卷第三、四、五、六號合刊第36-39頁
  • 87.    參見民國二十七年六月出版的《法相唯識學》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二號第1-41頁
  • 88.    參見民國二十七年十一月一日出版的《東方雜誌》期刊第三十五卷第二十一號第27-35頁
  • 89.    參見《海潮音》月刊第十九卷第四號第22-25頁
  • 90.    參見民國二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九卷第十一號第12-17頁
  • 91.    參見民國二十七年九月出版的《民族詩壇》月刊第五輯第41頁
  • 92.    參見民國二十八年元旦出版的《民族詩壇》月刊第二卷第三輯第41頁第1-7頁
  • 93.    參見民國二十八年二月出版的《民族詩壇》月刊第二卷第四輯第3-12頁
  • 94.    參見民國二十八年九月三十日出版的《青年中國季刊-創刊號》第105-116頁
  • 95.    參見民國二十八年元旦出版的《民族詩壇》月刊第二卷第三輯第42頁
  • 96.    參見民國二十九年六月出版的《民族詩壇》月刊第四卷第一輯第40頁虞愚詩內容
  • 97.    徐清祥 王國炎.歐陽竟無評傳.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169頁及178頁
  • 98.    參見民國三十年二月一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二號第11頁、14頁
  • 99.    參見民國二十九年一月出版的《青年中國季刊》第一卷第二期第59-68頁
  • 100.    參見民國二十八年七月一日出版的《讀書通訊》第74-75頁
  • 101.    參見民國二十八年八月十六日出版的《讀書通訊》第123-127頁
  • 102.    參見民國二十九年八月二十日出版的《時代精神》第三卷第一期第77-84頁
  • 103.    參見民國二十九年九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二十一卷第九號第6-10頁
  • 104.    參見民國二十九年十月二十日出版的《時代精神》第三卷第二期第113頁
  • 105.    參見民國三十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版的《廈大通訊》期刊第三卷第一期第13頁
  • 106.    參見第三版版權頁內容
  • 107.    參見國立貴州農工學院俸薪表內容
  • 108.    參見民國三十一年一月一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一、二期合刊第18頁
  • 109.    參見民國三十年八月發行的《中國社會思想之新綜合》版權頁及第1-30頁
  • 110.    參見民國三十年十月二十日出版的《時代精神》第五卷第一期第20-28頁
  • 111.    參見民國三十年一月二十日出版的《時代精神》第三卷第四期第105-106頁
  • 112.    參見民國三十年五月出版的《民族詩壇》月刊第四卷第三輯第37-38頁
  • 113.    參見民國三十年六月十五日出版的《獅子吼》月刊第一卷第五、六、千期第58頁
  • 114.    參見民國三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出版的《時代精神》第六卷第六期第59-71頁
  • 115.    參見民國三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版的《時代精神》第七卷第二期第25-30頁
  • 116.    《貴州大學校史》編寫委員會.貴州大學校史叢書-貴州大學分冊.貴州省貴陽市:貴州大學出版社,2007:39
  • 117.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廈門大學校史-第一卷.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218
  • 118.    參見民國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版的《廈大通訊》期刊第五卷第六、七期第2頁
  • 119.    參見民國三十二年五月三十一日出版的《時代精神》第八卷第二期第3-8頁
  • 120.    參見民國三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出版的《時代精神》第一卷第三期第24-26頁
  • 121.    參見民國三十三年六月三日出版的《廈大通訊》期刊第六卷第四、五期合刊第16頁
  • 122.    參見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二十日出版的《廈大通訊》期刊第七卷第九期第17頁
  • 123.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廈大校史資料-第二輯.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118
  • 124.    參見民國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出版的《新福建》第六卷第四期第32-41頁
  • 125.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廈門大學校史-第一卷.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237
  • 126.    參見原著封面及版權頁
  • 127.    參見民國三十五年出版的《國立廈門大學廿五週年紀念特刊》第18頁及參見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版的《廈大校刊》期刊第一卷第七期第19頁
  • 128.    參見民國三十五年七月一日出版的《建言》第十二期第141-142頁
  • 129.    參見民國三十五年四月一日出版的《佛教公論-復刊號》第331頁
  • 130.    參見民國三十五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版的《廈大校刊》第一卷第七期第118頁
  • 131.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六月一日出版的《覺有情》期刊第八卷第六期
  • 132.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覺羣》期刊第三卷第五十七期第16頁
  • 133.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廈大校史資料-第二輯.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298-299頁
  • 134.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八月十六日出版的《台灣訓練》期刊第四卷第十期第807頁
  • 135.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出版的《廈大校刊》第二卷第四期第8頁
  • 136.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一月一日出版的《廈大校刊》第八卷第一期第25頁
  • 137.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四月三十日出版的《銀行季刊》第一卷第一期第30-32頁
  • 138.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四月十二日出版的《觀察》期刊第二卷第七期第21-23頁
  • 139.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八月十一日出版的《哲學評論》第十卷第六期第15-18頁
  • 140.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九月一日出版的《台灣訓練》期刊第四卷第十一期第788-789頁
  • 141.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一日出版的《台灣訓練》期刊第五卷第五期第14-19頁
  • 142.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六月出版的《人間佛教》期刊第七、八期太虛大師紀念特刊第130頁
  • 143.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版的《廈大校刊》第二卷第一期第24頁
  • 144.    參見民國三十六年八月一日出版的《台灣訓練》期刊第四卷第九期第725頁
  • 145.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十日出版的《海潮音》期刊第二十九卷第十一期第303-305頁
  • 146.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六月一日出版的《廈大通訊》第八卷第四期第6頁
  • 147.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出版的《廈大校刊》第四卷第一期第8頁
  • 148.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七月出版的《廈大特刊》第3頁
  • 149.    陳星、瞿紅.豐子愷全集-附卷.北京市:海豚出版社,2016:164-165
  • 150.    豐一吟.我和爸爸豐子愷.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150-151頁
  • 151.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版的《讀書通訊》第一五一期第9-14頁
  • 152.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出版的《讀書通訊》第一五七期第7頁
  • 153.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出版的《讀書通訊》第一六五期第-4頁
  • 154.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出版的《世間解》月刊第十期第12-13頁
  • 155.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六月十日出版的《燈塔》第一五一期第11-15頁
  • 156.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九月發行的《東方雜誌》第四十四卷第九號第41-48頁
  • 157.    參見民國三十七年六月一日出版的《廈大通訊》第八卷第四期第22-23頁
  • 158.    參見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十六日出版的《新中華》第二十卷第6期第25-28頁
  • 159.    參見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一日出版的《佛教文摘》第八集第10-14頁
  • 160.    參見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一日出版的《廈大通訊》第九卷第一期第13-14頁
  • 161.    參見1951年3月25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新廈大》第一版
  • 162.    參見1950年10月15日出版的《現代佛學》第一卷第二期第7-9頁
  • 163.    參見1951年5月15日出版的《現代佛學》第一卷第九期第19-23頁
  • 164.    參見1953年6月21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新廈大》第65期第一版頭版及參見1956年4月4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新廈大》第2版
  • 165.    廈門市集美學校委員會 廈門市集美區檔案館.鰲園石刻楹聯.北京市:人民日報出版社,2018:28頁、134頁
  • 166.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廈大校史資料-第八輯.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49
  • 167.    王玫、胡萍.凱風自南-廈門大學遊覽筆記.湖北省武漢市:湖北美術出版社,2016:60
  • 168.    作家出版社編輯部.楚辭研究論文集.北京市:作家出版社,1957:第1、88、112頁
  • 169.    參見1953年11月13日出版的《新廈大》第二版及參見1954年4月10日出版的《新廈大》第六版
  • 170.    中共廈門市委黨史研究室.移山填海-廈門海堤建設述略.北京市: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第399-400頁
  • 171.    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第一輯.北京市:知識出版社,1980:前言第1頁、目錄第2頁、正文292頁、正文303頁
  • 172.    參見1983年出版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11期目錄及第15頁
  • 173.    參見《現代佛學》1957年五月號第28頁
  • 174.    參見《哲學研究》1957年第五期目錄頁及正文首頁
  • 175.    參見《現代佛學》1957年11月號第4-9頁
  • 176.    參見《文藝月報》1957年第7期43頁及《文藝月報》1957年第10期64頁
  • 177.    參見《現代佛學》1958年7月號第10-13頁
  • 178.    參見《現代佛學》1958年8月號第11-15頁
  • 179.    參見《現代佛學》1958年12月號第8-15頁
  • 180.    參見《現代佛學》1959年2月號第11-15頁
  • 181.    參見《現代佛學》1959年1月號第17-18頁
  • 182.    參見《現代佛學》1959年9月號第10-18頁
  • 183.    參見《現代佛學》1959年12月號第8-13頁
  • 184.    參見《現代佛學》1961年第6期第29-35頁
  • 185.    參見《現代佛學》1962年第2期第9頁
  • 186.    參見《光明日報》1962年8月28日第2版
  • 187.    參見《現代佛學》1962年第1期第11-19頁
  • 188.    參見《現代佛學》1962年第3期第24-33頁
  • 189.    廈門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392
  • 190.    參見《現代佛學》1963年第6期第43頁、參見《現代佛學》1964年第4期第17頁、參見《現代佛學》1964年第5期第24頁
  • 191.    豐子愷.護生畫集-第五輯.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21:序言頁及27頁
  • 192.    陳星.遊藝人生:豐子愷傳.上海:文匯出版社,2020:182
  • 193.    參見《廈門大學學報》1977年第1期第28頁
  • 194.    參見《詩碑》第16、17、45、140、141頁
  • 195.    參見虞愚寫給其子虞強的信中相關內容。
  • 196.    參見《泉州文史》1979年七月第1期第15頁
  • 197.    參見《中國佛學院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冊》第2、8頁
  • 198.    參見《法音》1981年第1期第46頁
  • 199.    參見《法音》1981年第1期第46頁
  • 200.    參見1980年4月20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廈門大學》第51期頭版及1980年5月10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廈門大學》第4版
  • 201.    陳三畏.同文異體隸書叢集.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第4-5頁
  • 202.    中國邏輯學會中國邏輯史專業委員會.回顧與前瞻-中國邏輯史研究30年.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序言頁及27頁
  • 203.    全靈.魯迅研究文叢-2.湖南省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133
  • 204.    參見《國內哲學動態》1981年第1期第36頁
  • 205.    中國書法家協會-鄒德忠.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名鑑.北京市:開明出版社,2003:前言-第1頁、正文第2273頁
  • 206.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一九八一屆研究生畢業論文簡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68
  • 207.    廈門大學辦公室.廈門大學概況.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82:23
  • 208.    參見1981年4月20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廈門大學》第71期頭版
  • 209.    參見1984年出版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21期第28-29頁及參見《法音》1982年第3期第46頁
  • 210.    參見《中國社會科學》1981年第1 期第197頁
  • 211.    參見1981年4月7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廈門大學》第70期第6版
  • 212.    參見1982年出版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95期第10頁
  • 213.    參見1983年出版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11期目錄及第16頁
  • 214.    廈門大學校史編委會.廈大校史資料-第七輯.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15頁
  • 215.    劉培育 周雲之 董志鐵.因明論文集.甘肅省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目錄頁
  • 216.    張進賢.當代楹聯墨跡選.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1982:89
  • 217.    參見《法音》1983年第6期第28頁
  • 218.    參見1983年出版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10期第24頁
  • 219.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年鑑.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406-407頁
  • 220.    參見《國內哲學動態》1983年第10期第9-10頁
  • 221.    參見1983年出版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10期第15-20頁及1983年出版的《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111期第15-21頁
  • 222.    陳孟麟.墨辯邏輯學.山東省濟南市:齊魯書社,1983:1-3
  • 223.    參見《日中平和友好條約締約五週年紀念—日中書道藝術交流展作品集》中日雙方致辭內容及第73幅作品、版權頁內容
  • 224.    懷念虞愚老師的“廈門站”(圖)  .搜狐網.2017-05-23[引用日期2024-02-03]
  • 225.    周文.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第30、90頁
  • 226.    附現場照片。牌匾“大雄寶殿”落款為虞愚。
  • 227.    餘繼堂.狼五山.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23
  • 228.    滕穎等.燕趙文史新錄-奔波十載尋法蹤.北京市:新華出版社,2007:82
  • 229.    參見《泉州癸亥春燈詩刊》虞愚詩作《癸亥泉州春燈詩會》內容
  • 230.    參見虞愚寫給其子虞強的信中相關內容
  • 231.    參見《泉州師專學報》1983年第2期23-29頁
  • 232.    參見《人民日報》1983年7月4人版第八版
  • 233.    參見《台聲》雜誌1983年第4期插頁
  • 234.    參見《法音》雜誌1983年第6期插頁
  • 235.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年鑑-1984.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22-26
  • 236.    參見《開拓因明研究的新局面》論文內容
  • 237.    參見《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2期題詞頁虞愚題詞註釋及參見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官網-研究會概況內容
  • 238.    參見《孔子研究》季刊創刊號第120頁
  • 239.    劉桂湘.中日書法百家墨跡精華.遼寧省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1988:69
  • 240.    參見《中國文化書院》學報第一期第八版文章《中國文化書院簡介》中內容
  • 241.    陳越光.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207、209頁
  • 242.    參見《福建日報》1984年10月25日號第3版
  • 243.    參見參見《泉州師專學報》1984年第1期第8頁
  • 244.    參見1984年5月14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廈門大學》第124期頭版
  • 245.    廈門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96頁
  • 246.    廈門南普陀寺.南普陀寺志.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444頁
  • 247.    莊炳章.泉州摩崖詩刻.福建省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81-82頁
  • 248.    北京市團結湖公園西門照片
  • 249.    參見《法音》雜誌1984年第3期第16-17頁
  • 250.    參見《泉州師專學報》1984年第1期15-20頁
  • 251.    參見1984年10月12日發行的廈門大學校報《廈門大學》第133期第4版
  • 252.    參見《法音》雜誌1984年第3期第42頁及《法音》雜誌1984年第5期第3頁
  • 253.    陳越光.八十年代的中國文化書院.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71-72頁
  • 254.    參見《哲學研究》雜誌1984年第11期第32頁文章《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舉辦因明學和中國、西方邏輯史進修班》內容
  • 255.    參見《法音》雜誌1984年第3期第42頁及《法音》雜誌1986年第1期第43-44頁
  • 256.    參見《哲學研究》雜誌1985年第12期第74-75頁文章《哲學研究雜誌代表團應邀訪日》內容《光明日報》1985年11月28日號第2版文章《學海架設友誼橋》內容
  • 257.    《光明日報》1985年11月28日號第2版
  • 258.    虞愚文集編輯委員會.述學昌詩翰墨香——紀念虞愚先生.甘肅省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1996:219-220
  • 259.    附《人民日報-海外版》1985年10月13日號刊登的《述學昌詩翰墨香》原文剪報照片
  • 260.    參見所附實景圖片中古雞鳴寺匾額落款人為虞愚,落款時間為乙丑年,即1985年。
  • 261.    田劍波.遵義文化十講.北京市:經濟日報出版社,2019:22頁
  • 262.    附實景圖,圖一為山門背面,圖二為大殿匾額。
  • 263.    參見《海交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15-25頁
  • 264.    參見《東嶽論叢》1986年第6期第112頁
  • 265.    歐陽希君、高勇.中華詩詞學會人名辭典.北京市: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5:524、525、531、532頁
  • 266.    弘一大師全集編輯委員會.弘一大師全集.福建省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第1-2頁
  • 267.    參見虞愚寫給其子虞強的信中內容
  • 268.    廈門南普陀寺實業社.素材瑰寶.北京市:華夏文藝出版社,2013:38、44頁
  • 269.    參見《弘一法師在惠安》封面頁及《前言》內容
  • 270.    參見《統一祖國書法篆刻展覽作品選集》序言內容及第26頁
  • 271.    參見《哲學研究》雜誌1986年第11期第65頁及《哲學研究》雜誌1986年第12期第50頁
  • 272.    中華詩詞學會圖書編著中心 北京中華典籍圖書編著中心.中華詩詞學會二十年.北京市:作家出版社,2007:11
  • 273.    參見《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三十週年紀念》紀念冊第13頁
  • 274.    參見《法音》雜誌1987年第3期第36頁
  • 275.    虞愚、楊化羣、黃明信.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因明卷.甘肅省蘭州市: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258
  • 276.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1046-1047及1099-1100頁
  • 277.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宗教》.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106-107
  • 278.    參見《法音-學術版》第二輯第24頁
  • 279.    參見《法音》1988年第12期第42頁
  • 280.    “愛我中華,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委員會 北京晚報.愛我中華,修我長城書畫集.北京市:北京日報出版社,1988:173
  • 281.    虞愚.因明學.北京市:中華書局,1989:封面及第1-7頁
  • 282.    虞愚.虞愚自寫詩卷.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封面及版權頁
  • 283.    參見《光明日報》1988年7月2日號第2版
  • 284.    參見《哲學研究》1989年第2期第56-64頁
  • 285.    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第三輯.上海:知識出版社,1989:280、284、287
  • 286.    陳三畏.同文異體隸字叢集.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第 1、第6頁
  • 287.    耐翁.盆栽技藝.北京市:中國林業出版社,1982:封面、封底頁、版權頁、題詞頁
  • 288.    莊鍾慶.茅盾史實發微.湖南省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封面頁、版權頁
  • 289.    陳在正、孔立、鄧孔昭等.清代台灣史研究.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86:封面、封底頁、版權頁
  • 290.    周山.中國邏輯史論.遼寧省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88:封面頁、版權頁、第338頁、第339頁
  • 291.    盛國榮.盛國榮醫學論文集.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封面頁、版權頁、內頁書名題簽頁
  • 292.    餘綱.餘綱書法篆刻選集.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封面頁、版權頁、題詞頁
  • 293.    陳慧瑛.廈門人.福建省廈門市:鷺江出版社,1986:封面、封底頁、版權頁、題詞頁
  • 294.    弘一大師上海紀念會.弘一大師永懷錄.上海:開明書店,1943:封面頁、版權頁、序言頁、334頁
  • 295.    虞愚.中國名學.上海:正中書局,1947:封面頁、版權頁
  • 296.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福建省志-宗教志.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141
  • 297.    王湜華.李叔同的後半生:弘一法師.北京市:京華出版社,2008:359
  • 298.    弘一法師留跡清源山  .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2016-08-16[引用日期2024-03-15]
  • 299.    張興國 馮棣 羅強.梁平雙桂堂.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前言、53頁、296頁
  • 300.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三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四卷第三號第55頁內容,詳見標註處。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出版的《海潮音》月刊第十四卷第八號第13頁內容,詳見標註處。
  • 301.    參見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二卷第九期第1頁內容,詳見標註處。 參見民國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二卷第二十七期第14頁內容,詳見標註處。
  • 302.    參見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出版的《廈大週刊》第十二卷第八期第9頁內容,詳見標註處。
  • 303.    林子青.弘一法師年譜.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封面頁、版權頁、30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