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虞山林場志

鎖定
《虞山林場志》是李金祥編纂的地方誌。 [1] 
中文名
虞山林場志
作    者
李金祥
出版時間
2004年12月
出版社
中國林業出版社
ISBN
9787503838071

虞山林場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虞山林場的建設、成長、壯大和改革發展業績。 [1] 

虞山林場志作品目錄

封面
虞山林場志
《虞山林場志》編纂機構和編纂人員
編纂人員
序一
序二
凡例
版權頁
圖片
領導題詞
李育材題詞
祝光耀題詞
劉廣運題詞
董智勇題詞
夏春勝題詞
周福元題詞
王建康題詞
外賓來訪
越南訪華團在興福寺觀賞福石
1990年9月,日本千葉縣大繕町友好訪華團參觀虞山林場
1988年3月,日本綾部市友好訪華團參觀虞山林場
1990年11月,日本川內市友好訪華團參觀虞山林場
1989年2月,日本綾部市友好訪華團參觀虞山林場花圃
1992年5月,14個國家的農林專家來虞山林場考察維摩茶葉生產技術
黨政領導
虞山林場場部辦公樓
虞山林場黨政領導班子成員
榮譽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幹部 中共江蘇省委老幹部局
虞山新貌
昔日虞山(攝於1918年)
今日虞山
林特產品
複合經營茶園
楊梅
柑橘
板粟
葡萄
水蜜桃
銀杏
盆景園
盆景
老梅樁
竹筍
綠毛龜
野生蓀
護林防火
常熟市領導為護林員頒發證書
科技人員在調研松毛蟲蟲情
護林防火電子監控室
人工馴養灰喜鵲
護林防火(撩)望台
護林防火員進行滅火演習
中小學宣傳護林防火知識
場辦工業
異型鋼管廠
生產車間
主要產品
精密機械製造廠
機械廠(白雲五金廠)
虞山林場茶廠
生產車間
虞山綠茶
虞山林場維摩茶廠
生產車間
劍門綠茶
化紡廠
生產車間
服裝廠電腦繡花車間
印刷廠印刷車間
汽車修理廠
第三產業
森林大酒店
大堂
半島灣休閒娛樂廣場
保齡球館
會議大廳
梅園山莊
別墅區一角
虞山北路商業門店
劍門市場一角
三峯市場一角
寶巖市場一角
花鳥市場一角
興福望嶽樓素菜館
劍門煙雨樓酒家
園林飯店
興福茶室
虞山加油站
白雲加油站
旅遊景點
森林公園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
森林公園牌坊
虞山桂香園
寶巖生態觀光園楊梅節
辛峯亭
虞山城門
維摩山莊
昭明太子讀書枱
劍閣
靜遠閣
興福禪寺
寶巖寺普光明殿
藏海寺
石洞小云棲寺
虞山大佛
秦坡澗瀑布
小石洞
劍門
觀光園福海池
三沓石
言子墓道
上山索道
虞山南路
上山公路
步遊道
文物古蹟
春秋時期原始青瓷(虞山呈三點將台出土)
唐《姚真墓誌》(虞山北麓出土)
西晉太康三年青瓷提樑形香薰(虞山石梅出土)
明·隆慶青花翼龍紋方蓋罐(虞山石洞出土)
宋太宗次子五世裔孫趙不(診)墓誌(虞山頂山出土)
明·白玉透雕花鳥紋圓飾(虞山寶巖出土)
明·雙龍搶珠紋銅鏡(虞山陸家山出土)
明·樓閣人物紋金鈿(虞山陸潤墓出土)
明·梵方鑲嵌寶石金飾(虞山陸潤墓出土)
清·翁同穌為“奉天誥命”親筆書寫的題跋
明·正德皇帝詔書“奉天誥命”
春秋吳王點將台石室
孔子南方得意門生——言子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元代著名大畫家黃公望墓、祠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商財時期仲雍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同治、光緒兩朝帝師——翁同穌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文淵大學士兼吏、兵兩部尚書——瞿式耜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台灣知府蔣元樞墓(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碑
宋·虞山青龍崗“龍門”、“巫相崗”石刻
明·嘉靖兩申(1536年)石刻“劍門”兩字
清·光緒庚寅(1890年)秋“遊山記”石刻
清·康熙帝南巡時御筆“煙嵐高曠”石刻
名木古樹
三峯古銀杏(樹齡近千年,一級保護)
藏海寺圓柏(樹齡700餘年,一級保護)
小石洞紫藤(藤齡近400年,一級保護)
半畝園紅豆樹(樹齡250餘年,一級保護)
職工文藝
慶祝“元旦”職工文藝匯演
虞山林場職工頌“七一”、“迎回歸”慶祝大會暨歌詠比賽
迎新春職工聯歡會
送戲下基層
慶祝老年節文藝聯歡會
興福中心小學幼兒園小朋友在演出
興福中心小學慶“六一”頌祖國文藝匯演
學校
興福中心小學
小學學生做早操
小學生計算機課
幼兒園小朋友在做操
專車接送學生
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
體育
林場職工開展跳繩比賽
基幹民兵軍事訓練
老年登山活動
虞山林場老年代表隊參加市友誼賽
老年活動中心,場部離退休幹部活動室
離退休幹部在學習
老年健身器材
職工住宅
20世紀50年代職工住房
20世紀70年代職工住房
20世紀80年代職工住房
20世紀90年代職工住房
駐場單位
山前派出所
虞山林場人民武裝部
虞山林場文化廣播服務中心
常熟市國税局林場税務所
常熟市農村商業銀行林場支行(信用社)
常熟市供電局林場用力管理站
虞山林場衞生院、市旅遊醫療救護醫院
場志編審
《虞山林場志》終審會會場
《虞山林場志》終審會參會人員合影
《虞山林場志》編纂人員合影
虞山林場行政區劃圖
江蘇虞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景點圖
虞山林場地形地貌圖
目 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建置區劃
第一章建置沿革
第一節歷代沿革
第二節民國時期建置
第三節新中國成立後建置
第二章虞山林場
第一節建場之前
第二節建場之後
第三節工區設置
第三章區圃概況
第一節管理區
第二節花苗圃
第三節專業隊
第二編自然地理
第一章地形地貌
第一節地理位置
第二節地貌形態
第二章地質與土壤
第一節地質構造
第二節地層演變
第三節水文地質
第四節土壤分類與分佈
第五節礦產
第三章氣候
第一節四季概況
第二節氣温 日照 降水
第三節異常天氣
第四章自然災害
第一節旱澇災害
第二節風災
第三節雷殛 凍害 蟲害
第四節地震
第五章環境保護
第一節環境分區
第二節污染治理
第三編林業
第一章森林資源
第一節森林植被演化
第二節林地面積 林木蓄積
第三節主要樹種
第四節野生動植物
第二章綠化造林
第一節種苗培育
第二節植樹造林
第三節林木撫育
第三章林業生產
第一節毛竹
第二節花卉盆景
第三節茶葉
第四節果樹
第四章森林保護
第一節林政管理
第二節森林防火
第三節以法護林
第四節病蟲害防治
第五章管理服務機構
第一節林業科
第二節病蟲測報站
第三節護林辦公室
第四編工業
第一章手工業作坊
第一節手工業
第二節作坊
第二章場辦企業
第一節公司
第二節工廠
第三章區圃辦工業
第一節報慈工業
第二節興福工業
第三節三峯工業
第四節白雲工業
第五節石洞工業
第六節寶巖工業
第七節維摩工業
第八節苗圃工業
第四章聯營合資企業
第一節聯營企業
第二節合資企業
第五章站辦校辦企業
第一節站辦企業
第二節校辦企業
第六章個體私營企業
第一節個體工業户
第二節私營企業
第七章建築企業
第一節公司概況
第二節公司所屬企業
第八章管理機構
第一節工貿總公司
第二節工貿科
第五編森林旅遊
第一章旅遊資源
第一節自然景觀
第二節人文景觀
第三節古樹名木
第四節盆景 藝圃
第五節特產美食
第二章景區遊覽
第一節景區景點
第二節園林名勝
第三節虞山十八景
第四節詠虞山詩選
第五節特色旅遊
第三章旅遊服務設施
第一節交通設施
第二節食宿設施
第三節服務網點
第四節配套設施
第四章投資與效益
第一節投資概況
第二節旅遊效益
第五章森林公園
第一節概況
第二節管理機構
第六編多種經營
第一章種植業
第一節耕作制度
第二節品種改良
第三節作物栽培
第四節植物保護
第五節產品產量
第六節農具農機
第二章養殖業
第一節家畜
第二節家禽
第三節綠毛龜
第四節養蜂 蠶桑 水產
第三章農產品加工
第一節糧油加工
第二節飼料加工
第四章家庭副業
第一節刺繡編織
第二節捕捉採集
第三節園藝花木
第四節勞務副業
第五章管理服務機構
第一節後勤組 後勤科
第二節多種經營服務公司
第三節獸醫站 花邊站
第七編商業 財税 金融
第一章商業經營體制
第一節個體私營店鋪
第二節場辦商業
第三節管理區辦商業
第四節企事業單位辦商業
第五節小商品市場
第六節工商行政管理
第二章財政
第一節機構 職能
第二節財政收支
第三章税務
第一節農業賦税
第二節工商税制
第三節税務機構
第四章金融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儲蓄
第三節信貸
第四節保險
第八編經濟制度與經營管理
第一章經濟制度變革
第一節土地私有制
第二節土地改革
第三節農業合作化
第四節私有林歸公
第五節人民公社
第二章經濟責任制
第一節三包一獎
第二節財務大包乾
第三節以產結工以產結本
第四節四定一獎
第五節盈虧包乾
第六節目標管理年薪制
第七節家庭聯產承包
第三章產權制度改革
第一節清核資產
第二節企業轉制
第四章資產管理
第一節建立土地檔案
第二節資產清查入賬
第三節固定資產管理
第五章財務管理
第一節收支結報制
第二節兩級核算
第三節財務大檢查
第四節清產核資
第五節會計達標
第六節資金管理
第七節財會隊伍建設
第六章勞動工資
第一節職工隊伍
第二節工資分配
第三節離退休保養
第四節勞動保護
第五節職工保險
第七章內部審計
第一節財務會審
第二節分配複查審計
第三節離任審計
第四節年終效益審計
第八章職能管理機構
第一節經營管理科
第二節財務科
第三節勞動人事科
第四節審計室
第九編基本建設
第一章林業基建
第一節整地
第二節造林
第三節幼林撫育
第四節茶果樹拓植
第五節幼茶幼果撫育
第二章農林水利
第一節河澗
第二節渠道
第三節橋樑
第四節滾水壩 涵洞
第五節機電泵站
第六節噴灌工程
第三章林區道路
第一節公路
第二節林間道路
第三節村宅路
第四章固定資產
第一節土建工程
第二節設備購置
第五章公用事業
第一節郵政電信
第二節電力供用
第三節改水工程
第四節用地管理
第五節管理機構
第十編政治軍事
第一章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組織沿革
第二節黨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基層黨支部
第四節黨員教育
第五節紀檢工作
第二章羣眾團體
第一節工人團體
第二節農民團體
第三節青少年團體
第四節婦女聯合會
第五節老齡工作委員會
第六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第七節紅十字會
第八節計劃生育協會
第三章機構設置
第一節場部 管委會 總公司
第二節場部科室
第三節管理區花苗圃
第四章市(縣)級歷屆代表、委員名單
第一節代表名單
第二節委員名單
第五章軍事
第一節駐軍
第二節地方武裝
第三節民兵
第四節兵役
第五節軍事防禦設施
第六節革命鬥爭紀事
第七節日軍進犯虞山罪行
第十一編民政 公安 司法
第一章民政
第一節優待撫卹
第二節安置工作
第三節社會救濟
第四節婚姻登記
第五節地名普查
第六節墓葬管理
第二章公安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户籍管理
第三節治安管理
第四節交通管理
第五節消防
第六節人口普查
第七節撤隊轉户
第三章司法
第一節機構
第二節法制宣傳
第三節人民調解
第四節“兩清”辦公室
第十二編科教文衞
第一章科學技術
第一節科技隊伍
第二節科技工作
第三節科技成果
第二章教育
第一節學校教育
第二節成人教育
第三節經費
第三章羣眾文化
第一節機構場所
第二節文化娛樂
第三節民間收藏
第四章廣播電視
第一節機構人員
第二節事業建設
第三節自辦節目
第四節經費
第五章體育
第一節羣眾體育
第二節學校體育
第六章醫療衞生
第一節醫療機構
第二節人員設備
第三節醫療制度
第四節疾病防治
第五節衞生保健
第六節中草藥資源
第七章檔案
第一節沿革
第二節機關檔案
第十三編社會生活
第一章人口
第一節人口構成
第二節人口變化
第三節人口控制與計劃生育
第四節暫住人口及管理
第二章人民生活
第一節衣食住行
第二節收入與消費
第三章地方習俗
第一節歲時節日
第二節婚喪喜慶
第三節歷史陋習
第四節文明新風
第四章宗教
第一節佛教
第二節道教
第三節基督教
第四節天主教
第五章語言
第一節方言
第二節諺語
第三節歇後語
第十四編文物古蹟
第一章古遺址
第一節西周、春秋吳文化遺址
第二節元、明、清軍事遺址
第二章名人墓葬
第一節商周時期墓葬
第二節唐、宋、元時期墓葬
第三節明、清時期墓葬
第四節民國時期墓葬
第五節新中國成立後墓葬
第三章古建築
第一節寺廟祠堂
第二節亭台樓閣
第三節故居院館
第四節古橋古井
第四章石雕碑刻
第一節摩崖石刻
第二節經幢詩碑
第五章出土文物
第一節古遺址石室出土文物
第二節墓葬文物
第三節墓誌
第六章民藏文物
第一節奉天誥命
第二節翁同龢題跋
第三節翁斌孫、俞鍾穎跋
第十五編人物 榮譽
第一章人物
第一節古代名人傳略
第二節近現代名人傳略
第三節知名人士
第四節革命烈士
第五節黨政軍領導幹部
第六節科教知識界人士
第二章榮譽
第一節勞動模範
第二節先進人物
第三節集體榮譽
第十六編志餘
第一章人事拾遺
第一節明代清官——周木父子
第二節翁同龢與周氏誥敕
第二章虞山傳説
第一節虞山的由來
第二節卧牛山佳話
第三節許真君鎮蛟
第四節桃源澗遇知音
第五節仙人石腳印
第六節乾隆糾錯案
第七節南下尋生父
第八節唐伯虎畫虞山
第三章軼聞趣事
第一節言子的故事
第二節施耐庵設計撞官船
第三節風流佳人
第四節無尾螺螄
編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