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虞山十景圖

鎖定
《虞山十景圖》是清代畫家王鑑創作的紙本水墨設色畫冊,現藏於蘇州博物館。
中文名
虞山十景圖
作    者
清代
幅    式
冊頁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水墨設色畫
規    格
每頁縱25.5釐米,橫18釐米
現收藏地
蘇州博物館

虞山十景圖畫作內容

虞山十景圖 虞山十景圖
此圖冊,畫的是虞山的景色。羣山亙連,巍峨雄偉,浩森的長江,波浪滔滔,宏偉的樓閣亭榭,秀美的村落,遷回曲徑,曠野千里,容置咫尺之間。細察山岩堅凝,樹木交叉挺立,猶如屏障。倘遠看卻山重水複,杳然接天。整個環境似乎被陽光大氣籠罩着,愈見境界清曠幽遠。
全冊十頁,分別畫了虞山的十處風景,每景均題圖名:雲護龍祠、湖橋夜月、桃源春間、拂水層密、昭明書枱、吾谷丹楓、維摩寶樹、藤溪積雪、大海回瀾、西城樓閣等。末開題記:“有虞山十景為式臣年親翁畫,壬子春王鑑。”壬子為清康熙十一年(1672)時年75歲,為他晚年之作品。 [1] 

虞山十景圖藝術鑑賞

虞山在今江蘇常熟境內,古稱海隅。相傳西周虞仲葬於此,故名。風光秀麗,為遊覽勝地。這是江南魚米之鄉,又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地,這裏山山水水造就了眾多的文人學土和諸多的畫家。這裏距王鑑的家鄉太倉很近。這十頁圖冊運用了傳統的筆墨描繪了真實的風景,二者融合得恰如其分,每幅均突出每一景緻中的某個富有特徵的地方,着重加以細緻的刻畫。此十頁圖畫,通過作者構思和筆下的功力,將繁複的景物一一容置在咫尺之間,而刻畫得通真細膩。每一冊頁的構圖十分緊湊,很充實飽滿,且能疏密得宜。筆墨十分丁致敷色絢麗。所以,從這套冊頁中可以窺見到王鑑除有着深厚的傳統技藝的功力外,又使人感受到畫家師法造化、自出機杼的鮮明個性,使作品散發着恬靜淡雅的文人氣息。此畫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1] 

虞山十景圖作者簡介

王鑑(1598—1677年),字玄照,後改字元照、圓照、元炤,號湘碧,自稱染香庵主,太倉(今屬江蘇省)人,因明末曾官廉州知府,故人們常以“王廉州”稱之。擅繪山水,宗法五代董源及以黃公望為首的“元四家”,皴法細密,墨色濃潤,以仿古功力深厚而備受人們稱道。與同時代的山水畫家王時敏、王翬、王原祁合稱“四王”,他們在清初畫壇上形成了極強的復古勢力,進一步規範了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技法和程式,同時,也阻礙了中國山水畫的進一步發展。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畫跋》傳世。 [2] 
參考資料
  • 1.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1766頁
  • 2.    王鑑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