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虞仲

鎖定
虞仲有二,史簡有載:
其一為周太王的次子、吳太伯之弟,名仲雍,是商末所建吳國的第二任君主。
其二為仲雍的曾孫,虞國的首位受封君主,排行第二,封在虞國,故稱虞仲。
中文名
虞仲
別    名
仲雍
國    籍
虞國
主要成就
虞國的首位受封君主

目錄

虞仲記載

史記·周本紀》載: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
【譯文】古公亶父有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兒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為妻,太姜、太任都是賢惠的妻子。太任生子昌,有聖明之兆。古公説:“我的後代當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長子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歷,以便將來能傳位於昌,所以兩人便逃亡到了荊蠻,(按當地風俗)身刺花紋,剪短頭髮,而讓位給季歷。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然登位,這就是王季,而姬昌就是文王。太伯逃奔到荊蠻,自稱句吳。荊蠻人欽佩他的品德高尚,追隨並且歸附他的有上千家,被擁立為吳太伯。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為吳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譯文】吳太伯、太伯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之子,王季歷的哥哥。季歷賢達,且有一個有聖人之相的兒子姬昌,太王意欲立季歷,並傳位給姬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便逃奔到南方部族荊蠻人居住的地方,遵隨當地習俗,在身上刺畫花紋,剪短頭髮,表示不可再當國君,以此來讓避季歷。季歷果然登位,這就是王季,而姬昌就是文王。太伯逃奔到荊蠻,自稱句吳。荊蠻人欽佩他的品德高尚,追隨並且歸附他的有上千家,被擁立為吳太伯。太伯去世,沒有兒子,弟弟仲雍繼位。仲雍去世,兒子季簡繼位。季簡去世,兒子叔達繼位。叔達去世,兒子周章繼位。此時周武王滅亡了殷王朝,尋求太伯、仲雍的後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經做了吳地君主,便把吳地封給了他。並封周章的弟弟虞仲在成周之北的舊時夏都之地,這就是虞仲,列為諸侯之一。
《左傳·僖公五年》載: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従,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
【譯文】(虞國的祖先)太伯、虞仲 ,是太王的兒子,太伯因為逃亡離去,所以沒有繼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兒子,做周文王的卿士,對王室建有功勳而記錄在冊,(記勳的典冊)保存在朝廷的盟府。(虢國晉國的血緣比虞國與晉國的血緣要近,)現在晉國連虢國都要滅掉,還會對虞國有什麼愛憐之心呢?
《左傳·哀公七年》:大伯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斷髮文身,贏以為飾,豈禮也哉?
【譯文】太伯身着玄端衣,頭戴委貌冠以實施周禮,仲雍繼承他創立的吳國,頭髮剪斷,身上刺紋,裸體加以裝飾,難道就符合周禮麼?

虞仲原因

前後虞仲,事出有因
以上史書的記載出現了前後兩個虞仲,而前一個虞仲名為仲雍,後一個虞仲是仲雍的曾孫,排行第二,受封虞國,故稱虞仲。兩人是曾祖父和曾孫的關係,那麼為什麼仲雍也稱為虞仲呢?
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南宋著名文人范成大曾思索過這個問題,並在他的鉅著《吳郡志》中作過考釋,他的意見是:仲雍是周章弟虞仲的始祖,而虞仲被武王封國於虞,後代人把虞仲的封國“虞”的名稱冠於他的始祖仲雍之前,所以仲雍又稱虞仲。
從《史記·吳太伯世家》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武王克商之後尋找太伯和仲雍的後代,就是為了加封他們來承祀太伯和仲雍,找到了周章,而周章已經做了吳國的君主。在那個時代,使自己的族親不致絕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有道之君即使對於敵國也往往是滅其國而不絕其祀,周武王封殷紂王之子武庚於殷就是個例子。按照周代的封建宗法體制,周章作為仲雍的長曾孫理所當然地應該紹繼太伯之祀(過繼必須以嫡以長)。這樣,仲雍的承祀者只能是其次曾孫仲(排行二,所以稱仲)了,仲被封在虞國,所以稱虞仲。因為虞仲承祀仲雍,所以仲雍的後人又用虞國的虞字冠名仲雍名前追尊之,而仲雍也排行第二,所以也稱虞仲。
晉軍假途,虞國齒亡
虞國的存在時間和傳承世系史書失載。按照《史記》和《左傳》的記載,商末周族領袖古公亶父之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建立吳國以後,國君之位相傳到第五世時,周武王才伐滅殷紂,然後分封了太伯、仲雍的兩個後代:其一封在虞國,處在內地,另一個封在吳國,處在東南蠻夷地區。吳國的國君傳到第十七世的時候,公元前655 年,虞國的國君貪圖晉國晉獻公寶馬美玉,借道給南下討伐虢國的晉國軍隊,晉軍主帥荀息率軍攻滅虢國後,回師途中又順手牽羊攻襲虞國,這個內地的虞國就這樣被晉國用巧計滅掉了。這就是歷史典故“假途滅虢”和“唇亡齒寒”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