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虛擬解剖台

鎖定
虛擬解剖台,能模擬出一個完整的人體內部3D圖像,它的數據來源於磁共振成像 (MRI)和CT成像數據,然後通過機器處理,將這些數據從2D的平面圖轉變成真實感極強的3D圖形,將人體內部的所有細枝末節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
中文名
虛擬解剖台
數據來源
磁共振成像 (MRI)和CT成像數據
虛擬解剖台 虛擬解剖台
2、醫生可以用手代替解剖刀具,根據需要“解剖”骨骼、肌肉等,是一種全新的人體探索技術。這種全新的醫學可視化技術目前已經應用於瑞典醫院臨牀研究中。
3、虛擬解剖台是一種全新的醫學可視化工具,它為醫務工作者提供了一種無須破壞實物便可直觀便捷地審視病人身體內部的手段。它在世博園的首次展出,吸引了相當重要的賓客。參加“中瑞和諧健康論壇”的瑞典王儲維多利亞公主和丹尼爾親王在虛擬解剖台前仔細聆聽解説,並實際操作了虛擬解剖台。
4、通過手指在屏幕上選擇圖像切面、旋轉、縮放,一幅幅形態不同的人體掃描圖直接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通常只有醫生才能看明白的X光片,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圖,現在變成了活生生的三維立體圖像。不僅可以顯示骨骼、血管、肌肉等不同形態,還可以展示不同地方的細節。案例中的一處骨折,通過不同角度的查看,變得清晰可辨。
5、它集成了多項目前世界頂尖的醫學成像,可視化和人機交互技術。經過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者核磁共振掃描(MR)獲得的圖像被實時地傳送到虛擬解剖台上,診斷醫生可以立即看到病人的三維影像,從而輔助醫生儘快做出醫療判斷,顯著地提高工作效率。
這款高科技虛擬解剖台已可用於教學,醫學院學生們只需通過觸摸屏就可對虛擬屍體進行操作,從而開展對人體解剖學的研究。通過CT掃描,虛擬解剖台上會顯示出真人大小的男性或女性的身體結構,從前到後,從左到右,整個身體以及皮膚之下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展現於虛擬解剖台上。
虛擬解剖台上的虛擬操作與真實的屍體解剖有所不同。在真實的屍體解剖中,肢體部分只能夠被移除,難以再長回去。但是,在虛擬解剖過程中,學生們只需要通過觸摸解剖台,就可以移除或添加器官、紋理、動脈、神經或組織,從而理解各部分、各組織之間的關係。
英國愛丁堡大學移植解剖學教授高登-範德萊特介紹説,“虛擬解剖台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你可以通過獨特的三維視角旋轉和檢視身體的不同側面。儘管這種虛擬解剖永遠不可能替代真實的屍體解剖,但是我認為,在使用真實屍體相關立法尚未到位的情況下,醫學院學生可以使用虛擬屍體來開展教學和實踐。目前我們已經收到了許多來自醫學院學生和外科醫生的反饋,普遍反映較好。”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虛擬解剖台導入個性化的掃描結果已成為可能。掃描結果導入後就可以創建虛擬屍體,然後形成特定的教學素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