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虛張聲勢

(漢語成語)

鎖定
虛張聲勢(拼音:為xū zhāng shēng shì)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 [1] 
虛張聲勢指大造聲勢,藉以嚇人。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3] 
中文名
虛張聲勢
拼    音
xū zhāng shēng shì
近義詞
裝腔作勢
反義詞
不動聲色
出    處
《論淮西事宜狀》
注音字母
ㄒㄩ ㄓㄤ ㄕㄥ ㄕㄧˋ
語法結構
動賓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

虛張聲勢成語出處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淄青、恆冀兩道,與蔡州氣類略同,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闇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虛張聲勢”。 [1] 

虛張聲勢成語故事

西漢景帝時,李廣為上郡太守。當時匈奴入侵上郡,景帝派寵幸之臣到上郡,助李廣帶兵擊匈奴。 [2] 
一天,該臣與騎從十餘人外出遊獵,遇到三個匈奴人,與他們開戰,隨從盡死,僅該臣一人被射傷逃至李廣軍營。李廣説:“一定是射鵰的匈奴人。”乃率百餘騎兵追擊那三個匈奴人,三人因無馬步行,行數十里被李廣追上,果然是射鵰的匈奴人,李廣殺死其中二人,活捉一人。將活捉的匈奴人帶上附近小山,突然發現不遠處有數行匈奴騎兵。匈奴騎兵也看見了李廣他們,認為是漢朝的誘敵之兵,於是上山佈陣。 [2] 
李廣的隨從們非常害怕,想趕快逃跑。李廣説:“我們離大軍數十里,這樣逃跑,匈奴騎兵一定追殺過來,那我們就完蛋了。如果我們按兵不動,匈奴兵以為我們是誘敵之兵,一定不敢襲擊我們。”李廣命令士兵繼續往前靠近,又下令解下馬鞍。隨從們説:“敵人這麼多,解下馬鞍,萬一情況緊急,怎麼辦?”李廣説:“解下馬鞍,可以讓匈奴兵更加堅信我們是誘敵之兵。”匈奴兵中一騎白馬之將出陣,李廣上馬帶十餘人追殺,射死騎白馬之敵將,仍然回到原地,解下馬鞍,讓馬卧下休息。直到天黑,匈奴兵始終懷疑,不敢前進,又恐怕漢朝有伏兵在附近會乘黑夜進攻,於半夜時退兵後撤。 [2] 
第二天天亮後,李廣才帶領隨從回到大軍營中。 [2] 

虛張聲勢成語寓意

漢名將李廣,以他的過人智謀,以及驚人的勇氣,故佈疑陣,讓生性多疑的匈奴兵猜不透虛實,以至上當。可是,李廣畢竟只有一個,而現實當中,虛張聲勢的人,卻通常不是因為他們有李廣的智勇雙全,而是因為他們內心裏充滿了恐懼。一些自以為聰明絕頂的人,在遇到強大敵人,或者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擺出一派無所不能的姿態,彷彿自己是天神下凡。然而這恰恰顯示出了自己內心裏面,最深層次的無助與懼怕。人們在困難面前,需要的不是向別人虛張聲勢,最重要的就是面對困難,勇往直前,衝破恐懼的枷鎖。 [2] 

虛張聲勢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虛張聲勢”指大造聲勢,藉以嚇人。 [3]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3] 
運用示例
明·馮惟敏《不伏老》第一折:“都只是虛張聲勢,止不過故意窮忙。” [3]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譚與尚入城堅守;熙與幹離城三十里下寨,虛張聲勢。” [4]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八回:“告訴他此事,命他託察院,只要虛張聲勢,驚唬而已。” [4] 
參考資料
  • 1.    王濤主編. 中國成語大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4:1465
  • 2.    陳營編著. 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4:75
  • 3.    蕭灼如編. 漢語成語組羣詞典[M]. 青島: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 1995.06:161
  • 4.    高歌東,張志清編著. 紅樓夢成語辭典[M]. 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7.0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