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虎頭城遺址

鎖定
虎頭城遺址(虎頭城址、虎頭城),築於南宋鹹淳年間,位於富順縣懷德鎮虎頭村東南400米處的沱江之濱,佔地面積約4.14萬平方米。
虎頭城四周為陡坡峭壁,寨牆用條石砌築,呈不規則多邊形,城牆周長1.5千米,高處20餘米、低處10餘米。城內建有寺廟、炮台、水池、水井等設施。城牆設東西二門,現西門基本保存完整,依稀可見炮台、點將台等遺蹟,是四川歷史上著名的抗元名城 [1]  [3]  [7] 
虎頭城遺址是川渝地區現存抗元古遺址之一, 遺址內保存有宋代的城牆、城門、炮台、水井、堰塘、建築基址、摩崖題刻等遺蹟,體現多個歷史時期的修築痕跡,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1985年,虎頭城遺址被富順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富順縣文物保護單位,後又被自貢市人民政府公佈為自貢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5] 
中文名
虎頭城遺址
地理位置
富順縣懷德鎮虎頭村

虎頭城遺址歷史沿革

“古虎頭城”地處富順與瀘州的水陸要塞,為軍事重地。南宋鹹淳年間,元軍佔據四川大部,南宋末年,蒙古軍隊侵犯四川境內,宋朝四川制置史餘玠、蒲澤之先後命令各地依山擇險築城抵抗元兵。當時富順是州級的監,抵抗不住元軍騎士衝殺,就把監府遷到虎頭山,高築城池,新建了內城和外城。內城為監府官衙,外城為護城,兼為商賈經營之所。一般百姓則在外城之外棲身,虎頭山便成為虎頭城。陸地上三里一碉,五里一堡,河道上下均有眾多的戰船水兵守護,即使元軍膘悍鐵騎,強弓硬弩也無法靠近。據説,元軍屢攻受阻,就採取買通內奸的手段,內外夾攻而破城。可是,抗元將士義憤填膺,殺死內奸,英勇奮戰,誓死不降。最後,只剩下幾個人,眼見寡不敵眾,便撐開雨傘,從幾十丈高的虎頭石上跳崖而奔。富順軍民堅持抗元整整十年(公元1265-1274年)的歷史就此終結。於是出現了合川釣魚城、瀘州神臂城、宜賓仙侶城、長寧凌霄城以及富順的“虎頭城”等抗元名城 [2-3] 

虎頭城遺址建築佈局

虎頭城遺址佔地80餘畝。拔地兀立,臨江面懸崖絕壁,靠上游的一端,巨石嶙峋,宛如雄居猛虎之頭貌,猙獰瞪目劍牙鋒利,石穴洞內,常有霧靄籠罩,恰似猛虎吞雲吐氣,古人因其形而命其名曰:“虎頭山”.沱江流至此,江面驟然寬闊。駐足江邊,細看此山。山形確如“卧虎把江邊”,虎身虎頭俱備。尤其“虎頭”,輪廓清晰,“虎嘴”微張,作呼嘯狀,凜然有一股“虎威”,當地俗稱“虎腦殼”。此山雖稱不上雄偉,但山勢險峻,且扼水陸要衝,環山建有城牆,故又稱為“虎頭寨”或“虎頭城”.

虎頭城遺址保護措施

1985年6月5日,虎頭城遺址被富順縣人民政府公佈為富順縣文物保護單位。 [4] 
  • 考古發掘
2020年11月26日,自貢市啓動富順虎頭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