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虎耳草

(虎耳草科虎耳草屬植物)

鎖定
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虎耳草科虎耳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上有着長長的腺毛;基生葉長有長的葉柄,葉片有近心形、腎形和扁圓形;莖生葉則是披針形,有圓錐狀的聚傘花序,花果期4—11月。因其葉大形如虎耳而得名,最早記載於南宋時期一部地方性本草書《履巉巖本草》。 [6-7] 
虎耳草分佈於中國安徽、福建、廣東、廣西、貴州、甘肅東南部等省份,朝鮮、日本也有分佈;主要生長於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叢、草甸、陰濕巖隙。 [7]  虎耳草的莖段是它的有效繁殖器官,沿地表生成的莖,每個節都可以長出新的植株。 [8] 
虎耳草是沿用已久的中藥材,本種可供觀賞,全草可入藥,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7]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中記載:“將鮮虎耳草打汁滴耳,可治療中耳炎。” [9]  傳説湖北有一家的女兒,在與採花賊的搏鬥中倒在虎耳草上,壓碎的汁水流在生滿凍瘡的手上,第二天卻發現凍瘡消退,因此知曉了虎耳草的藥用。 [10] 
中文名
虎耳草
拉丁學名
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 [5] 
別    名
石荷葉
金線吊芙蓉
老虎耳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虎耳草目
虎耳草科
虎耳草屬
分佈區域
中國、朝鮮日本

虎耳草植物學史

因其葉大形如虎耳而得名,最早記載於南宋時期一部地方性本草書《履巉巖本草》。 [6-7] 

虎耳草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8-45釐米。鞭匐枝細長,密被捲曲長腺毛,具鱗片狀葉。被長腺毛,具1-4枚苞片狀葉。 [11] 
基生葉具長柄,葉片近心形、腎形至扁圓形,長1.5-7.5釐米,寬2-12釐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近截形、圓形至心形,(5-)7-11淺裂(有時不明顯),裂片邊緣具不規則齒牙和腺睫毛,腹面綠色,被腺毛,背面通常紅紫色,被腺毛,有斑點,具掌狀達緣脈序,葉柄長1.5-21釐米,被長腺毛;莖生葉披針形,長約6毫米,寬約2毫米。
聚傘花序圓錐狀,長7.3-26釐米,具7-61花;花序分枝長2.5-8釐米,被腺毛,具2-5花;花梗長0.5-1.6釐米,細弱,被腺毛;花兩側對稱;萼片在花期開展至反曲,卵形,長1.5-3.5毫米,寬1-1.8毫米,先端急尖,邊緣具腺睫毛,腹面無毛,背面被褐色腺毛,3脈於先端匯合成1疣點;花瓣白色,中上部具紫紅色斑點,基部具黃色斑點,5枚,其中3枚較短,卵形,長2-4.4毫米,寬1.3-2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具長0.1-0.6毫米之爪,羽狀脈序,具2級脈(2-)3-6條,另2枚較長,披針形至長圓形,長6.2-14.5毫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具長0.2-0.8毫米之爪,羽狀脈序,具2級脈5-10(-11)條。雄蕊長4-5.2毫米,花絲棒狀;花盤半環狀,圍繞於子房一側,邊緣具瘤突;2心皮下部合生,長3.8-6毫米;子房卵球形,花柱2,叉開。染色體2n=36, 54。花果期4-11月。 [1] 
虎耳草 虎耳草

虎耳草產地生境

產河北(小五台山)、陝西、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部、貴州、雲南東部和西南部。生於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叢、草甸和蔭濕巖隙。朝鮮、日本也有。模式標本取自栽培植物,原產地為中國或日本。 [1]  喜充足的散射光,忌強光,喜濕潤,有一定的耐寒性,喜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生長適温15~25℃。 [13] 
中國分佈 [14] 
北京:
海淀
天津:
河北、薊縣
河北:
赤城
內蒙古:
根河
遼寧:
瀋陽、葫蘆島
上海:
盧灣、徐匯、普陀、閘北、楊浦、閔行、寶山、嘉定、浦東新、奉賢
江蘇:
南京、無錫、崇安、宜興、崑山、南通、連雲港、揚州、句容
浙江:
杭州、淳安、建德、臨安、寧波、温州、平陽、文成、泰順、樂清、德清、安吉、金華、磐安、蘭溪、開化、舟山、台州、天台、仙居、臨海、麗水、遂昌、景寧、龍泉
安徽:
銅陵、黃山、歙縣、休寧、祁門、滁州、舒城、金寨、霍山、池州、石台、宣城、廣德、涇縣、寧國
福建:
廈門、三明、寧化、沙縣、將樂、泰寧、建寧、永春、南靖、南平、順昌、浦城、武夷山、建甌、龍巖、長汀
江西:
浮樑、蘆溪、九江、廬山、九江、武寧、修水、永修、星子、都昌、彭澤、贛州、大餘、上猶、全南、興國、尋烏、吉安、吉安、泰和、遂川、安福、井岡山、奉新、宜豐、靖安、銅鼓、黎川、南豐、資溪、廣昌、上饒、鉛山、婺源
山東:
青島、棲霞
河南:
欒川、嵩縣、魯山、新鄉、輝縣、盧氏、南陽、西峽、內鄉、桐柏、信陽、羅山、光山、新縣、商城
湖北:
武漢、十堰、房縣、宜昌、興山、秭歸、五峯、荊門、鍾祥、紅安、羅田、黃梅、麻城、崇陽、通山、隨州、恩施、利川、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峯、神農架
湖南:
長沙、炎陵、南嶽、衡山、祁東、新邵、洞口、新寧、平江、桃源、石門、張家界、慈利、桑植、宜章、臨武、桂東、零陵、祁陽、沅陵、洪江、瀘溪、保靖、古丈、永順、龍山
廣東:
廣州、增城、從化、仁化、乳源、南雄、信宜、龍門、梅州、平遠、蕉嶺、連平、連山、潮州、饒平
廣西:
南寧、武鳴、鹿寨、融水、三江、臨桂、靈川、全州、興安、永福、灌陽、龍勝、資源、藤縣、那坡、樂業、田林、南丹、羅城、環江、金秀
海南:
定安
重慶:
北碚、巴南、南川、綦江、城口、武隆、開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
四川:
成都、都江堰、敍永、安縣、平武、劍閣、峨眉山、洪雅、筠連、屏山、華鎣、萬源、天全、寶興、通江、南江、理縣、茂縣、金川、小金、康定、寧南、雷波
貴州:
貴陽、開陽、修文、六枝特、盤縣、遵義、遵義、桐梓、綏陽、正安、鳳岡、湄潭、習水、赤水、安順、普定、銅仁、銅仁、江口、玉屏、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松桃、安龍、畢節、大方、納雍、赫章、凱里、黃平、施秉、鎮遠、天柱、錦屏、劍河、台江、從江、雷山、麻江、都勻、荔波、甕安、獨山、羅甸、龍里、惠水
雲南:
昆明、富民、羅平、富源、巧家、鎮雄、古城、西疇、馬關、香格里拉
西藏:
那曲
陝西:
長安、周至、眉縣、鳳縣、太白、漢中、南鄭、城固、洋縣、勉縣、寧強、略陽、鎮巴、佛坪、安康、石泉、寧陝、嵐皋、平利、鎮坪、旬陽、白河、丹鳳、商南、山陽、柞水
甘肅:
西固、武都、文縣、康縣、徽縣、舟曲、迭部
黑龍江:
[15] 
台灣:
南投
虎耳草 虎耳草 [12]

虎耳草育植技術

虎耳草
虎耳草(9張)
虎耳草的莖段是它的有效繁殖器官,沿地表生成的莖,每個節都可以長出新的植株 [8] 
氣候土壤
喜陰涼潮濕,土壤要求肥沃、濕潤,以密茂多濕的林下和陰涼潮濕的坎壁上較好。
種植
虎耳草
虎耳草(4張)
分株繁殖。四川地區在夏季選擇鬚根發達、生長健壯的植株,高7-10釐米,由匍匐枝長出的幼苗,拔起作為種苗。若是在林下栽培,要清除地面雜草和過密的灌木,按行、株距各約17釐米開穴,淺栽地表,把鬚根壓在土裏。若是在陰濕的石坎或石壁上栽培,可把苗栽在石縫裏,用濕潤的腐殖質土把鬚根壓緊,澆水。
田間管理
經常除草,拔去過大的苔蘚植物。 [3] 

虎耳草主要價值

虎耳草藥用價值

虎耳草是沿用已久的中藥材,本種可供觀賞,全草可入藥,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7]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中記載:“將鮮虎耳草打汁滴耳,可治療中耳炎。” [9]  傳説湖北有一家的女兒,在與採花賊的搏鬥中倒在虎耳草上,壓碎的汁水流在生滿凍瘡的手上,第二天卻發現凍瘡消退,因此知曉了虎耳草的藥用。 [10] 
性味
《履巉巖本草》:性涼,有毒。
《綱目》:微苦辛,寒,有小毒。 [2] 
炮製 去雜質,切段備用。
歸經  肺;脾;大腸經
來源 為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全年可採。但以花後採者為好。 [3] 
化學成份
虎耳草葉中含巖白菜素,槲皮甙,槲皮素,沒食子酸,原兒茶酸,琥珀酸和甲基延胡索酸。莖含兒茶酚。根含揮發油。此外從虎耳草中還分得熊果酚甙,綠原酸,槲皮素-5-O-葡萄糖甙,去甲巖白菜素,氨基酸,硝酸鉀及氯化鉀。其葉綠體中所含的酚酶能將順式咖啡酸氧化為相應的鄰位醌,後者經自然氧化而生成馬慄樹皮素。
藥理作用
虎耳草
虎耳草(3張)
強心作用 離體蛙心滴加虎耳草壓榨的鮮汁濾液或1:1乙醇提取液0.01毫升,均顯示一定強心作用。提取液去鈣後對心臟仍有興奮作用,但較去鈣前弱。本品強心作用轉氯化鈣發生慢,持續時間較長。
利尿作用 麻醉犬及清醒兔靜脈注射虎耳草乙醇提取液1毫升/千克,呈現明顯利尿作用。將提取液中所含甙類破壞後,仍有一定利尿作用。
其他作用 虎耳草鮮汁對葡萄球菌和鏈球菌體外試驗未發現抑菌作用。
毒性 家兔35毫升/千克鮮汁灌胃,24h後未見任何不良反應;第2日重複給予60毫升/千克,觀察3天,也未見任何不良反應。 [3]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涼血解毒。治風疹;濕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癰,崩漏,痔疾。
《履巉巖本草》:治痔疾腫毒,用少些曬乾人馬子(便桶)內燒燻。
《綱目》:治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則止吐利。又治聤耳,搗汁滴之。
《生草藥性備要》:治耳內暴熱毒,紅腫流膿疼痛,捶汁滴入耳,或加冰片消散而愈。
《植物名實圖考》:喉閉無音,用以代茶。亦治吐血。
《分類草藥性》:清肺熱,治咳嗽,療風疹、丹毒。
《現代實用中藥》:塗瘡癰,凍瘡,及毒蟲刺傷等。
虎耳草
虎耳草(9張)
《江西民間草藥》:治肺熱咳嗽氣逆,吐血,肺癰吐臭膿,百日咳,肝火,童子癆。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濕消腫,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治外傷出血,急慢性中耳炎。
附方
治中耳炎:鮮虎耳草葉搗汁滴入耳內。(《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治蕁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四川中藥志》)
治風丹熱毒,風火牙痛:鮮虎耳草一兩,水煎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治風疹瘙癢,濕疹:鮮虎耳草五錢至一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治濕疹,皮膚瘙癢:鮮虎耳草一斤,切碎,加95%酒精拌濕,再加30%酒精1000毫升浸泡一週,去渣,外敷患處。(《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治肺熱咳嗽氣逆:虎耳草三至六錢,冰糖半兩。水煎服。
治百日咳:虎耳草一至三錢,冰糖三錢。煎服。
治肺癰吐臭膿:虎耳草四錢,忍冬葉一兩。水煎二次,分服。
治吐血:虎耳草三錢,豬皮肉四兩。混同剁爛;做成肉餅,加水蒸熟食。(⑥方以下出《江西民間草藥》)
治血崩:鮮虎耳草一至二兩,加黃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虎耳草 虎耳草
治痔瘡:虎耳草一兩,水煎,加食鹽少許,放罐內,坐燻,一日二次,(《江西民間草藥》)
治凍瘡潰爛:鮮虎耳草葉搗爛敷患處。(《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臨牀應用
治療化膿性中耳炎:取虎耳草鮮葉數片,搗汁,紗布過濾,加適量冰片,裝入滴眼瓶內備用。用時先用3%雙氧水洗滌外耳道,將膿性分泌物清除乾淨,然後取虎耳草液滴耳,每次1~2滴,每日3次。治療化膿性中耳炎31例,急性25例平均3天治癒,慢性6例平均7天見效。 [2] 
民族醫藥
水藥罵打癰:全草外用治腮腺炎《水醫藥》。
侗藥把銅錢挪、金仙:全草治婦女亂經吐血、中耳炎、結膜炎、角膜雲翳、小兒口腔炎、腮腺炎《桂藥編》。
瑤藥蕩能、甘裂使、善芬兜付壯:功用同侗族《桂藥編》。
壯藥牙丘西:功用同侗族《桂藥編》。
畲藥銅架懷、豬耳草、耳朵草、老虎耳:全草治中耳炎、耳疔、小兒急驚風、咳嗽、癰腫疔癤、吐血《畲醫藥》。
侗藥罵脹猛亞老,罵卡壩:全草主治忍卡(中耳炎),面部濕疹《侗醫學》。
虎耳草
虎耳草(5張)
藏藥摸龍弄密:全草用於急性中耳炎,風熱咳嗽;外治大泡性鼓膜炎,風疹瘙癢《湘藍考》。
苗藥鋭的黨棍,窩比省,彎功奶小,八抓:全草治中耳炎,外耳道濕疹,治慢性下肢潰瘍《苗醫藥》。窩比賒:全草主治肺熱咳嗽,百日咳,中耳炎或外耳道濕疹,頸面部濕疹,下肢臁瘡《苗藥集》。
土家藥繡席全草治療蠶耳(化膿性中耳炎),瘡癤癰,青水瘡,氣管炎《土家藥》。

虎耳草觀賞價值

本種適應性強,在中國廣為栽培,其葉圓潤可愛,小花秀麗雅緻。除盆栽外,可用於佈置薇蔭的花壇、花帶或用於林緣綠化,也可用於點綴石隙等處。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