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蘿軒變古箋譜

(明清時期箋紙集輯裝訂的箋譜)

鎖定
箋是古代對精美加工紙的統稱,傳統的箋紙加工有染色、加蠟、砑光、灑金、描金、泥金、彩繪和雕印等工藝。供寫信或題詩等用的小幅箋紙,稱為信箋,也稱詩箋。雕印有各種精美典雅圖畫的木版水印箋紙,為明清以降的文人墨客所喜愛慣用。
箋譜是由箋紙集輯裝訂而成,便於箋扇莊售賣時展示箋樣,箋譜精美者亦為文士所珍賞。明清箋譜以《蘿軒變古箋譜》、《十竹齋箋譜》和文美齋《百花詩箋譜》最為著名。
中文名
蘿軒變古箋譜
起    源
古代
加    工
染色、加蠟、砑光
特    點
精美加工紙

蘿軒變古箋譜一、起源

蘿軒變古箋譜 蘿軒變古箋譜
嘉興市博物館文保部的顧美珍介紹説:“2006年5月,我館朱設平同志曾走訪原市古舊書店負責人史念先生。據史念回憶,1963下半年,古舊書店的臧松年收購到明刻《蘿軒變古箋譜》,出售者為海鹽沈蕩人,以70元人民幣成交。因得知其珍貴,古舊書店特向當時的地委書記趙明德、縣長徐永三請示,決定由韓瑾送上博鑑定。結果,徐森玉館長留住不放了。後經協商,上博以吳昌碩、文徵明、鄭板橋等十幾幅字畫給嘉興方面作交換,另付給古舊書店800元人民幣。”
-----嘉興<<南湖日報>>
範笑我的《笑我販書續編》中曾記載有,1974年,臧先生在一次酒後和朋友的閒談時説起《蘿軒變古箋譜》,兩手比劃道:「從沈蕩回嘉興的輪船裏,戴上老花眼鏡對着太陽看《箋譜》,媽媽的,才知道這可是了不得的真傢伙!他説這話時咧開大嘴、瞪大眼睛的神態,至今仍使我難忘。」
《蘿軒》怎麼會到上海的呢?嘉興的老幹部史念先生是一位懂文獻的有心人(後任《嘉興市志》主編),他知道徐森玉先生是上海博物館館長,對文物字畫乃至善本書的鑑定是一言九鼎的專家,周恩來總理曾推崇森老為「國寶」。所以史先生仰慕森老,就和另一位先生將《蘿軒》專程帶至上博,請森老過目審定。

蘿軒變古箋譜二、代表人物

徐森老是何等人物,他早年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京師圖書館採訪部主任、國立北平圖書館採訪部主任,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博學多聞。1940年他受教育部委託,在上海專門協助鄭振鐸鑑定收購善本以及點收善本的工作,二年中所見善本即達三千九百餘種。所以森老見到《蘿軒》,欣喜之極。他知道這是明朝天啓年的版本,是海內外僅存的孤本,是他和鄭振鐸夢寐以求的寶物!
森老那時已是八十二歲的老人,他的脾氣大得很。這不,老爺子發小孩脾氣了,書不肯還了,一定要留在上海。這事馬上就彙報到了上海市文化局,方行是主管上海社文口的副局長,圖書館、博物館、畫院、魯迅紀念館、中共一大等單位都歸他管。方行這時也很為難,對老爺子一定要讓三分的,但浙江方面是來鑑定書的,不是來賣書的,老爺子又無論如何不肯還,怎麼辦?方行想找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石西民報告,因為他想到當時浙江省委宣傳部的部長是上海調去的,先前是石的部下,好説話。於是,徐森老就説要去拜望石西民。方説石很忙啊。森老説沒關係,我六點鐘到石西民家門口去等好了。後來石找到方,説老方,那個老頭子找我要幹嘛?方説如何如何。石説,讓他千萬別來啊,他老夫子六點鐘等在我家門口不象話啊。方就請石和浙江講講看,請浙江省委宣傳部做做工作。
後來,浙江方面和嘉興商量後説,實在不行就交換吧。於是嘉興方面開價要十六張明清書畫。上海博物館一口答應,最終以金農隸書軸、項聖謨梅花軸、錢載蘭花圖軸、鄭板橋竹石軸、鄭板橋行書軸、文徵明山水、李鱔焦石圖軸、吳昌碩水墨水仙石軸、吳昌碩行書屏、吳昌碩歲朝清供、吳昌碩七言石鼓聯、吳昌碩墨荷、蒲華梅花軸等,換來了這部《蘿軒》。
還有一個小插曲:當時為了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週年以及上博建館三十五週年,趕着要將《蘿軒》印出來,但印書的時間來不及了,要加班。當年加個夜班三毛錢,吃頓夜點心都不夠,工人們都不願意加班。所以後來就決定把加班費漲到一塊錢,也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原因,《蘿軒》如期印出來了,加班費和獎金一起發下去一千塊。要知道,這一千塊錢是方行從文化局紀念魯迅先生的活動經費中設法挪用出來的。於是,上海市財政局有意見了,説加班費超過標準了,違反了財務制度,要從工人手裏收回來。將付出的錢再討回來,這怎麼行呢?方行堅決不肯,氣得跟財政局説:實在不行,這一千塊錢就從我工資里扣!後來方去找了一位副市長,財政局才撤了回去。可見,當年想做成一件事,真是不容易呀!

蘿軒變古箋譜三、歷史發展

明代吳發祥刻印《蘿軒變古箋譜》,堪稱我國古代拱花木刻彩印箋譜之首,是中國早期木版彩印精品。箋譜由明代顏繼祖輯稿,吳發祥刻版,上、下冊。上冊有顏氏自撰小引 三葉、目録列畫詩、筠藍、飛白、博物、折贈、琱玉、闘草、雜稿,共計八目;下冊八目,分別為選石、遺贈、仙靈、代步、搜奇、龍種、擇棲、雜稿。據《金陵通傳》記載,吳發祥寓於金陵(今南京),刻此譜時四十八歲,書成於天啓六年(一六二六)。
魯迅先生早年與鄭振鐸先生一起編寫《北平箋譜》、《十竹齋箋譜》時,曾多次提及《蘿軒變古箋譜》。這部箋譜刻成於明天啓六年(1626),比《十竹齋箋譜》年代更早,印得更精緻。它是我國傳世箋譜中,年代最早的一部。如今,這部上下兩冊的箋譜已是一部國寶級的海內孤本,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説起雕版、餖版等工藝,專家們經常拿《蘿軒變古箋譜》作為優秀範例,因為這是一件世間珍品。
鳳凰出版社出版的《蘿軒變古箋譜》,雖然在工藝製作上屬於影印,但也非常精美,做成散頁裝,恢復箋紙的原始功能,以供讀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