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蘚,漢語二級字 [1]  讀作蘚(xiǎn),苔蘚植物的一綱。屬於這一綱的植物莖和葉都很小,綠色,有假根,常生在陰濕地方 [2] 
中文名
拼    音
xiǎn
注    音
ㄒ一ㄢˇ
部    首
艹部
總筆畫
17畫
五    筆
AQGD(86),AQGU(98)
倉    頡
TNMQ
鄭    碼
ERUC
結    構
上下
字    級
二級(6210)
造字法
形聲:從艹、鮮聲
繁    體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蘚xiǎn(ㄒ一ㄢˇ)
⒈ 苔蘚植物的一綱。屬於這一綱的植物莖和葉都很小,綠色,有假根,常生在陰濕地方。
基本詞義
◎ 蘚 xiǎn
〈名〉
(形聲。從艸,鮮聲。本義:苔蘚) 同本義。植物學名詞。隱花植物的一類,莖葉很小,沒有根,生在陰濕的地方 [moss]。如:蘚苔(青苔);蘚書(叢生在岩石上的蘚苔,文彩斑駁,有如文字,稱為蘚書) [3]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蘚【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3畫,部外筆畫:17畫
《唐韻》息淺切,音癬。苔蘚也。《本草》屋遊,一名瓦蘚。
又《述異記》苔草亦呼宣蘚。《韻會》蘚,垣衣。一曰白草名。 [2]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ɕiæn˨˩˦
粵語 sin2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