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鋼

(中共貴州省委原書記)

鎖定
蘇鋼(1920年7月~2002年9月23日),男,山東樂陵人,1937年10月參加革命,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一分校學習,歷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訓練隊班長,魯西區黨委黨校大隊長,魯西行署公安總局組織科長,冀魯豫七專署、冀南一專署公安局長,冀南一地委社會部副部長,山東冠縣縣委書記,冀南六地委宣傳部長。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湖北省大冶地委社會部部長公安處處長、地委秘書長,武漢裕華紡織廠黨委書記、經理,武漢國棉一廠黨委書記,湖北省委副秘書長,湖南省委秘書長、省委常委兼秘書長、書記處候補書記兼秘書長、農村政治部主任等職。“文化大革命”期間被下放參加勞動。
1972年後歷任湖南省漣源鋼鐵廠革委會第一副主任、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湖南省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貴州省委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省委書記、省長,省顧問委員會主任等職。2002年9月23日在貴州省貴陽市逝世。 [4] 
中文名
蘇鋼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樂陵
出生日期
1920年7月
逝世日期
2002年9月
畢業院校
抗日軍政大學

蘇鋼人物生平

1920年7月,蘇鋼出生在山東省樂陵縣的黃夾鎮。在山東老家讀完高小課程後,1937年,蘇鋼在大哥的帶領下來到北平,準備升學考試,後考入一所職業學校。12月,蘇鋼入讀山東政工人員訓練班。畢業後,蘇鋼被分配到國民黨部隊。1938年7月,蘇鋼在河北南宮報名入讀延安抗大。11月到延安,被分入抗大第四大隊。1939年1月,蘇鋼加入中國共產黨。 [3]  歷任中共魯西區委黨校大隊長、支隊參謀,行署公安總局組織科科長,冀南一專署公安局局長、地委社會部副部長,冠縣縣委書記,冀南第六地委委員、宣傳部部長等職。 [4] 
1949年6月後,歷任湖北大冶社會部部長、公安處處長、地委秘書長,武漢市裕華紡織總公司副總經理、裕華紡織廠黨委書記、經理,武漢國棉一廠黨委書記,湖北省委副秘書長。1959年至1967年,任湖南省委秘書長,省委常委、候補書記兼秘書長。1972年後,任湖南漣源鋼鐵廠黨委書記,湖南省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1977年到貴州工作,任貴州省委常委、副書記、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省長,省顧問委員會主任。1993年12月離休。 [1]  2002年7月12日,蘇鋼捐款25萬元建設黃夾中學圖書樓。 [4] 
2002年9月23日在貴陽逝世,享年83歲。他是中共十二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二至十五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1] 

蘇鋼人物事蹟

少年立志,堅定不移跟着共產黨走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後,中華民族的危機空前嚴重。蔣介石國民黨儘管表面答應團結抗戰,但骨子裏面,卻仍堅持獨裁政策,對共產黨始終持排斤的態度。因此,在中國共產黨執行全面抗戰路線的同時,國民黨所推行的仍是片面抗戰路線。面對抗戰中兩條路線的鬥爭,“究竟是跟共產黨抗日,還是跟國民黨抗日?”當時才17歲的蘇鋼在從平津到山東流亡的過程中,通過對抗戰理論的學習,閲讀進步書刊,參加黨組織的活動,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觸動,堅定了其“跟共產黨抗戰”的決心。
為了追求真理、為了中國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蘇鋼勇往直前。1938年夏天,當蘇鋼瞭解到延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即“抗大”第五期要招生時,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即表示要去報考。同年的7月,在前往延安的途中,蘇鋼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此後,經過長途跋涉,穿過了山東、河北、山西和陝西四省;過了三座大山(太行山、呂梁山、太嶽山),兩條封鎖線(平漢路和同蒲路),兩條河(汾河和黃河),於1938年11月,終於到達蘇鋼嚮往已久的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延安。這次跋涉,奠定了蘇鋼軍隊生活的基礎。
到達延安以後,蘇鋼如願以償進入“抗大”學習。為追求真理,蘇鋼勤奮學習。他先後學習了毛澤東的《矛盾論》、《實踐論》和《論持久戰》等著作。當時正值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剛剛結束,蘇鋼系統地學習了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的決議,蘇鋼還學習了艾思奇的《大眾哲學》、徐懋庸的《政治經濟學》、《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理論教程》、《中國現代革命史》、《列寧主義概論》、《社會科學概論》等著作,以充實與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在延安的學習,讓蘇鋼樹立了跟中國共產黨走的堅定的政治方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懂得了如何爭取抗戰勝利的道理,懂得了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懂得了黨的建設的道理,知道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
在延安這段寶貴的經歷,使蘇鋼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懂得運用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指導自己的工作和學習。1939年1月,正值中華民族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的時期,蘇鋼在革命聖地延安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從此,蘇鋼開始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解放與復興而奮鬥。 [5] 

蘇鋼親屬關係

夫人孟葉鳴,與蘇鋼在1943年結婚。孟葉鳴1937年11月參加革命工作。1948年起,孟葉鳴擔任湖北鄂城專署公安局秘書科長、武漢市機關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擔任湖北省婦聯副秘書長。1959年起,擔任湖南省委宣傳部學校處處長等職。1983年4月,從湖南省教育廳的工作崗位上退休。兩人共育有7個子女。1944年8月,兩人的第一個孩子出生。1946年,第二個孩子出生。1948年10月8日,長子出生。女兒蘇安娜、蘇靜娜。 [2] 

蘇鋼親友回憶

蘇靜娜:中央曾有文件,規定省級幹部可以用存量補貼購買住房,父親的存量補貼在省級領導幹部中間是最高的,有十幾萬元,那麼買房子實際上花不了自己多少錢,但是父親卻是在省級領導幹部中間唯一提出不要購買新住房的,他説我現在的住房已經很好,我就住在這個地方,孩子們也都有自己的住房。他一度擔心母親可能會想不通,其實母親在大事上面特別明理,她理解和支持父親的決定,我們作為子女也能夠理解父親的想法,父親這麼做一是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二是為了讓我們子女能夠自立自強,不依賴父母親,靠自己的力量奮鬥。 [7] 
陸學清:在物質享受方面,蘇鋼不僅不向黨和人民伸手,而且把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錢捐獻出來為黨為人民辦事。他將自己畢生節約下來的148200元和向子女借的1800元,湊足15萬元捐獻給了家鄉的學校建圖書室,為培養下一代出力。他説:“家鄉父老養育了我,可我沒為家鄉父老説一句話,辦一件事,心中有愧。這點錢不能解決大問題,只是聊表寸心。”“借孩子的錢,從今後的工資中節約出來慢慢還清。”平時,蘇老只要知道哪裏有災情,他都成百上千的捐款。見到報刊上有需要救助的,就解囊相助。捐款由我送到報社或直接送到受助人手中,而且不許留名,不讓採訪,只説是一對老夫婦的資助。去多次了,報社的同志才知道是蘇老夫婦。他最早帶頭資助了8名失學兒童從小學讀到高中。並説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資助他們完成學業。
蘇老自己十分節省,他的一件襯衣從湖南穿到貴州,20多年了還捨不得丟掉。有時還穿補巴褲子。有一次在網球場上,大家見他穿着補巴褲子,開玩笑説:“你還穿補巴褲子,我們早就不穿了。”可他並不覺得沒有什麼不好,反而感到精神富有,心地坦然。 [6] 
參考資料
  • 1.    《蘇鋼同志逝世》,《人民日報》2002年10月14日,第4版
  • 2.    吳雁南等主編,蘇鋼訪談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04,第187-207頁
  • 3.    吳雁南等主編,蘇鋼訪談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04,第1-26頁
  • 4.    山東省樂陵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樂陵市志》,北京:方誌出版社2011年版,第577-578頁
  • 5.    吳雁南等主編,蘇鋼訪談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04,第245-246頁
  • 6.    吳雁南等主編,蘇鋼訪談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04,第251-252頁
  • 7.    吳雁南等主編,蘇鋼訪談錄,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04,第2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