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聯霸權主義

鎖定
蘇聯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後來淪為世界霸權主義的典型。只要認真回顧一下歷史事實,便可看出,在列寧逝世以前,蘇聯是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的,沒有實行霸權主義的政策。但是在斯大林領導期間,蘇聯在積極支援世界各國革命事業的同時,犯了不少大國沙文主義錯誤。在赫魯曉夫時期、特別在勃列日涅夫時期,霸權主義這個毒瘤更加惡性發展起來。
中文名
蘇聯霸權主義
外文名
The hegemony of the Soviet Union
發展時期
赫魯曉夫時期、勃列日涅夫時期
涉及國家
蘇聯

蘇聯霸權主義發展

首先是反映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期到四十年代初期,在共產國際內,以蘇聯共產黨為中心,推行了一個黨指揮其他黨的作法,形成了兄弟黨之間不正常的關係,並把蘇聯黨內的鬥爭,擴大到其他兄弟黨,踐踏社會主義法制,用判刑、流放、肉體消滅等辦法, 同樣對待兄弟黨的領導幹部。四十年代後期,又對南斯拉夫黨和國家實行封鎖和打擊,並在東歐各兄弟黨內製造了一批冤案。第二,反映在國與國的關係上。隨着蘇聯的國力日益強大起來,不平等地對待兄弟國家及其他鄰國。或是主動侵犯,通過戰爭手段取得某些領土,如二戰初的蘇芬戰爭;或是通過國際會議,劃分勢力範圍,進一步蠶食、吞併 其他國家的領土。在二戰期間及以後,蘇聯通過吞併波蘭東部地區、羅馬尼亞比薩拉比亞、日本北方四島等等,取得近七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相當於三個羅馬尼亞。第三,在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駐軍,建立軍事基地,干涉別國內政。
從我國人民的切身體驗中,也體會到蘇聯霸權主義對我國的危害和壓力。斯大林時期的蘇聯,主流的一面是援助了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但同時也對我國實行了大國沙文主義的政策。 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把大國沙文主義發展到窮兇極惡的霸權主義,乃至發生了撤退專家、撕毀合同的事件、顛覆新疆事件、侵犯珍寶島事件,目前還在我國邊境上陳兵百萬。蘇聯當權者竟然不顧歷史事實,否認過去沙俄對我國的侵略、吞併領土及強加不平等條約,為老沙皇唱頌歌。
由此可見,從六十年代以後,蘇聯變本加厲地推行霸權主義。 蘇聯在一九六二年的加勒比危機中丟臉以後,便瘋狂地發展和擴充新式的軍事裝備,如今已在軍事力量上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某些方面還略勝一籌。蘇聯憑藉其軍事實力,肆無忌憚地推行霸權主義。一九六八年閃電式地侵佔了捷克斯洛伐克,公然綁架了捷克斯洛伐克黨政領導人,逼他們簽訂屈辱的協定,更換了領導。一九七五年,派遣古巴僱傭軍,插手剛剛獲得獨立的安哥拉內戰。一九七七年,在非洲之角,支持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進行戰爭。一九七九年,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一九七九年底,悍然侵佔阿富汗,企圖為南下波斯灣、印度洋打開通道。目前,又盡炫耀武力和威脅恐嚇之能事,對波蘭虎視眈眈。世界各國人民通過這些血淋淋的事實,逐漸認識了蘇聯霸權主義的真面目。

蘇聯霸權主義影響因素

蘇聯霸權主義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有着它的社會經濟、歷史、思想等根源。 [1] 
大國沙文主義
是由於沙俄的大國沙文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的影響。 絕大多數社會主義國家, 都不象馬克思恩格斯原來預料的是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基礎上建立的,而是在經濟比較落後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濟落後,就是資本主義發展得不充分,缺乏高度的生產力水平, 缺乏相應的科學文化水平,缺乏相應的較充分的資產階級民主。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封建主義的因素比較多,生產力水平較低,科學文化水平較低,甚至很低,封建專制主義的影響比較厲害。沙皇俄國就是一個不發達的封建帝國主義國家。歷史的沉重包袱,並不是可以輕易拋掉的。死者的靈魂糾纏着活人的頭腦,歷史的陰暗傳統束縛着新的統治階級。正如列寧所説:“一個國家愈是落後,這個國家的小農業生產、宗法制度和閉塞性就愈加厲害,而且這 種情況必然使最深刻的小資產階級偏見,即民族利己主義和民族狹隘性特別頑固有力。”沙俄從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三百七十年間,使原來偏居一隅的莫斯科公國發展成為地跨歐亞、擁有二千二百八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帝國,其中殖民地面積為一千七百四十萬平方公里,佔百分之七十六。沙俄用軍事征服和陰謀狡詐的外交手段相結合,奪得了波羅的海及黑海邊的大片土地及出海口,侵佔了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我國領土,奪得了廣袤的土地和資源寶藏,把俄國變成“各族人民的監獄”。沙俄的特點是搶奪領土狂,只要沙皇軍隊一旦佔領一塊土地,就再也不會自動退出。這是歷史本身做出的結論。
布爾什維克黨所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正是為了把帝國主義的俄國變為社會主義的蘇 聯,把戰爭變為和平,把對各民族的壓迫變為各民族平等的聯合。列寧同志始終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主張民族自決權,主張各民族的自由聯合,主張對外取消一切不平等條 約,支持了波蘭的獨立和芬蘭的獨立,熱情地支援了我國民族解放事業。
歷史卻是沿着螺旋形上升的道路無情地重複着。從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半個世紀中, 沙皇的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的幽靈始終在克里姆林宮裏徘徊。蘇聯過去強調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時候,沒有始終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沒有對過去的歷史抱分析的態度,沒有對沙俄的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進行徹底的批判和總結。相反地,卻把精華和糟粕混為一談,發展了封建主義的大國沙文主義思想。《共產黨宣言》早就指出過,“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歷史的傳統觀念的痕跡,猶如生在一個民族身上的毒瘤,如不及早開刀和防治,在一定條件下,就會舊病復發。打着無產階級的旗號,並利用勞動人民創造的巨大生產力,來複發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的老病。其政治後果必然是十分嚴重的。
民族主義
是由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大俄羅斯民族優越感的影響。在兩次世界大戰後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都是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或工人黨領導的,但是所進行的革命大都是民族民主革命,然後在奪取政權後,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即使是俄國的十月革命,也是在二月革命的基礎上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二月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是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共同推翻封建貴族統治的革命。民族民主革命的特點,是能夠團結一切愛國的、爭民主的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各階級、各階層,形成廣泛的統一戰線。但畢竟還不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的全面的直接的鬥爭,還不是經典意義上的無產階級革命。因此,民族民主革命往往是民族性多於階級性,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是激勵大多數人民參加革命的旗幟。這就帶來一個相應的弱點,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覺悟不夠高。在發揚愛國主義的時候,如果掌握得不好,就易發展民族主義的思想和情緒,進而發展成為沙文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的思想和情緒,混淆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封建的、資產階級的民族主義的界限。
蘇聯在偉大的衞國戰爭期間,提出保衞祖國的口號,當然是必要的、正確的。當時大肆宣傳了庫圖佐夫烏沙科夫等沙俄時將軍的功績,甚至把蘇聯一些軍事學院冠上了庫圖佐夫烏沙科夫等名字。斯大林在慶賀戰爭勝利時,又特別表揚了俄羅斯民族,並稱它是“蘇聯所有民族中最傑出的民族”,是“蘇聯各民族的領導力量。”庫圖佐夫、烏沙科夫是沙俄的傑出將領,他們有過保衞祖國的功勞,但也有過為沙俄征服異族、鎮壓農民運動的劣跡。 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對這些歷史人物進行具體分析,而不能盲目推崇。俄羅斯民族是蘇聯各民族中平等的一員。不能把民族分成“最傑出的”、“一般的”甚至“不傑出”的類別,也不能在民族關係中有一個民族成為領導力量。成為領導力量的只能是各族工人階級的政黨共產黨。 實際上,蘇聯各族人民都為保衞社會主義祖國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共產主義
是由於十月革命產生的世界影響,使蘇聯某些領導人的驕傲思想惡性膨脹起來。 革命的勝利當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不正確估價和對待勝利,也會產生驕傲思想。這種思想的惡性發展,也會產生霸權主義。俄國十月革命開闢了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但是又為蘇聯黨自封為國際共運的中心, 自封為老子黨創造了條件。
共產主義的理想是要在世界上徹底消滅階級、剝削和壓迫,使生產資料為社會成員共同佔有,逐步消滅三大差別,做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同時,使人民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霸權主義的行徑,是和共產主義的理想根本不相容的,是和社會主義制度根本不相容的。 打着社會主義旗號搞霸權主義,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更大的危險性。它可以利用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及社會主義國家的巨大威望,可以利用高度集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威脅和破壞世界和平。我們必須同蘇聯霸權主義進行堅決的鬥爭。和這種霸權主義進行鬥爭,不僅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而且是為了捍衞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反對蘇聯霸權主義,一方面要組織全世界最廣泛的反霸統一戰線,和它進行針鋒相對的政治及軍事鬥爭;另一方面,必須在理論上捍衞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徹底批判民族沙文主義和民族擴張主義。
社會和經濟根源
蘇聯霸權主義政策還有它的社會和經濟根源。
促使蘇聯領導向外擴張的因素,從社會和經濟方面來説,主要有下列幾個方面:
第一,蘇聯霸權主義政策還來源於蘇聯上層領導的專權地位和他們的特殊利益。
蘇聯領導通過高度集中的官僚化的國家機器掌握政治和經濟大權,而人民則缺乏政治的和經濟的民主。長期以來,這種情況在蘇聯已趨於固定化。在這種體制下,形成了上層集團的權勢地位以及他們的特殊利益。由於蘇聯上層領導的地位和特殊利益是依靠這個體制來保證和實現的,因此,鞏固和推行這種體制,實際上就成為他們一切政策的出發點。為此,他們竭力把蘇聯現行的政治經濟體制,把蘇聯一國的經驗鼓吹為各國建設的“共同規律”。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使這種體制絕對化、神聖化,從而使蘇聯上層領導的地位和利益合法化、永久化。另一方面,他們竭力反對一切試圖突破現行蘇聯模式的改革思想和改革運動。蘇聯領導害怕本國的體制發生重大變革,同時也害怕已經採取蘇聯模式的“大家庭”國家內部發生重大的變革。東歐國家任何成功的革新運動和隨之而來的獨立自主的趨向,不但會危及蘇聯在那裏的霸權地位,而且革新的潮流還會波及蘇聯本身,給蘇聯領導的統治帶來嚴重威 脅。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他們就要用各種手段進行干涉,力圖控制,直至出兵鎮壓。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三十七年,蘇聯還要在東歐保持幾十萬駐軍,這除了是為同美國爭奪西歐以外,更重要的是為了維護和鞏固在一些東歐國家按照蘇聯模式建立起來的政治經濟體制。 蘇聯領導通過政治、經濟、軍事和意識形態的所謂“一體化”,力圖對“大家庭”各國實行嚴密的控制,並且一次又一次地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的方式,扼殺那裏發生的試圖突破蘇聯模式的改革運動。1968年蘇聯竟悍然出兵入侵捷克,將捷共改革試驗殘酷地鎮壓下去, 這充分説明了蘇聯領導人對這場改革的敵視和恐懼。
蘇聯領導不僅要在“大家庭”內部維護和鞏固蘇聯社會模式,而且還要把這種模式推廣到全世界。長期以來,蘇聯有時明顯有時隱晦地攻擊和破壞南斯拉夫的自治道路。近些年來又加緊“批判” “歐洲共產主義”,這些都是為了維護蘇聯模式的“正統性”,維護蘇聯在國際共運中的霸權地位。蘇聯對第三世界國家凡是能夠伸進手腳的地方,極力培植親蘇勢力,開出所謂“以社會主義為發展方向”的藥方,鼓吹建立“先鋒黨”等等,力圖逐漸把蘇聯的社會模式也移植到這些國家中來,以便於它進行控制。
第二,蘇聯的霸權主義政策,又同蘇聯經濟的畸形發展所產生的各種矛盾有聯繫。 蘇聯經濟在戰後有很大發展。雖然幾經改革,但是高度集中的官僚化的管理體制和片面發展重工業、軍事工業的畸形經濟結構未得到根本的改變。因此,這種畸形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很多矛盾。
這些矛盾主要表現在:軍事工業和有關的重工業部門獲得很快發展,但農業、輕工業落後,消費品生產長期不足;工農業擁有巨大固定資產,但生產效率低,質量差,浪費巨大,先進技術推廣緩慢:在這種經濟的基礎上創造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使蘇聯在軍事上達到了同美國的均勢地位,但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比較,蘇聯的技術水平、勞動生產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則落後很多。在這些矛盾推動下,蘇聯竭力擴大同它的對外擴張戰略相結合的對外經濟聯繫,以便尋求解決矛盾的出路。通過這種經濟聯繫,蘇聯一方面試圖緩和自己的困難和矛盾,同時又想達到對一些國家進行控制、滲透和擴張的目的。蘇聯在這方面的霸權主義表現形式,隨着蘇聯與之發展經濟聯繫的國家類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對經互會國家,蘇聯主要依靠加緊推行經濟一體化的手段來加強控制。它藉口“國際分工”、“專業化”和“協作”,利用東歐國家的生產能力和科技力量,為蘇聯生產它所需要的機器設備和民用工業品和消費品,以保證蘇聯能把更多的資金投入軍事工業,特別是尖端軍事技術。東歐國家根據專業化分工所生產的產品主要供應蘇聯,1966年至1980年間,蘇聯從東歐進口的成套設備,佔蘇聯機器設備投資總額的12%。在科學技術方面,蘇聯1/3的科技 問題是在東歐科技人員的參加下解決的。這對彌補蘇聯由於把大批最優秀的科技人員投入軍事部門而在國家科技發展領域造成的缺口,起了重要作用。今天,東歐國家的經濟已成為蘇聯畸形經濟得以維持和發展的重要支柱。東歐任何國家獨立自主傾向的發展,不僅會在政治和戰略上,而且也會在經濟上給予蘇聯以沉重打擊,因而為蘇聯所不容。
蘇聯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擴張和滲透,主要是通過“軍援”和“經援”。蘇聯提供“軍援”、“經援”,首先着眼於政治和戰略的利益,但同時也是為了解決畸形經濟所造成的困難, 尋求產品市場和廉價原料供應地。例如,機器製造業是蘇聯一個龐大的工業部門,1980年佔全部工業產值的近30%,蘇聯同第三世界國家貿易的重要特點就是大量銷售機器設備。1980 年蘇聯同第三世界國家的貿易總額達到120億盧布,出口額中機器設備佔一半以上。七十年代以來,特別是最近五、六年,蘇聯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援建項目主要着眼於換取原料、燃料和消費品。控制重要原料和燃料產地,特別是控制石油和其他戰略資源產地,已成為蘇聯向第三世界國家擴張的重要戰略目標。
蘇聯對西方開展所謂“緩和”外交,一方面是為了瓦解西方聯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從西方撈取經濟實惠,解決國內由於資金短缺和技術落後造成的經濟困難。例如,到七十年代末,蘇聯從西方國家的借款達270億美元,同西方國家簽訂的補償貿易協定也有100多個。通過這些途徑,蘇聯獲得了國內迫切需要的資金和先進技術,從而可以把更多的力量騰出來用於擴軍備戰。
第三,在畸形經濟的基礎上不斷膨脹的軍事力量,對蘇聯領導人的心理、思想方法和政策考慮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促使他們的擴張慾望進一步增強。
與畸形經濟增長相聯繫,蘇聯現在能向世界誇耀的主要成就,是在軍事裝備上趕上和在某些方面超過美國。多年來,蘇聯領導一直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擴軍備戰,同美國爭奪軍事優勢。1980年,蘇聯國民收入只相當於美國的2/3,但是實際軍費卻高於美國。蘇聯擁有的戰略導彈、戰略導彈潛艇,在數量上超過了美國,質量上也逐漸同美國接近。蘇聯武裝力量在人數上、常規軍備在數量上都大大超過美國。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也絲毫沒有放慢擴軍備戰的步伐。不久前,蘇聯領導人還聲稱,蘇聯要“不惜任何代價”,“寧可在經濟上做出犧牲”,也要同美國繼續進行軍備競賽。蘇聯領導人為什麼把發展軍事力量看得如此重要,以至寧可在經濟上做出犧牲也在所不惜呢?最根本的是為了保持蘇聯作為超級大國的地位,而保持這種超級大國地位是為維護他們的政治經濟利益和領導權力所必需的。
蘇聯迅速膨脹的軍事力量,尤其是它擁有的大量戰略核武器,反過來也對蘇聯領導的心理、思想方法和政策考慮產生深刻的影響。在這種強大的軍事物質技術基礎之上,更滋長了他們沙文主義、黷武主義和大國強權的思想。在他們看來,有了強大的軍事力量,有了龐大的核武器系統,就有了一切,就有權稱霸世界。因此他們把蘇聯迅速膨脹起來的軍事力量, 把蘇聯在力量對比方面實現的同美國的“軍事戰略平衡”,看成是具有“原則性的和真正歷史意義的成果”。軍事力量的迅速發展,黷武主義和大國強權思想的滋長,強烈地刺激着蘇聯領導的對外擴張野心,促使他們在世界各地搶佔軍事基地,加緊軍事部署,並利用常規力量的優勢,一次又一次地推進他們的全球擴張戰略。
大規模的軍火生產和堆積如山的武器,佔去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使蘇聯經濟負擔越來越重。為了擺脱這種困境,蘇聯領導除了向“兄弟國家”銷售武器以外,還積極向第三世界尋找軍火市場。1954年至1981年,蘇聯向第三世界國家出售的軍事裝備總額就達626億美元,僅1977年到1981年,出售軍火額就達350億美元,成為蘇聯換取硬通貨和原料、食品的重要手段。隨着軍火出口,蘇聯又派出大批軍事人員滲入受援國,力圖加以控制。蘇聯在第三世界的立足點,可以説,主要是利用這一地區同西方國家的矛盾以及這一地區的內部矛盾,通過提供軍事援助的方式獲得的。

蘇聯霸權主義鬥爭

怎樣來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能不能自發地產生?
人類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的歷史時期,形成了世界市場,形成了殖民奴役,資產階級不僅剝削本國的無產階級,也剝削其他國家的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和封建地主階級不一樣, 資產階級形成為一種國際的力量。全世界無產階級必須團結起來,進行共同的鬥爭,才能最終消滅資本主義制度,打倒國際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解放只能是國際的事業。列寧説:“資本是一種國際的勢力。要戰勝這種勢力,需要有工人的國際聯合和國際友愛。”因而,無產階級的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再加上一句口號:“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首先要求各國無產階級同各自國家的資產階級進行鬥爭,努力推翻本國的資產階級、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要毫無例外地支援世界各國無產階級、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的鬥爭,在必要時做出民族犧牲。第三,要堅持各民族完全平等,堅持民族自決權、分離權和聯合的自由,最後實現“各民族高度統一的溶合。”根據百年多來的歷史實踐,特別在世界上有了社會主義國家後的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實踐,怎樣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總結和探討。
第一、關於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
各國工人的聯合,是以各民族的完全平等,各民族有自決權、分離權,有成立獨立國家的權利為前提的。民族獨立的國家有生存的權利。工人階級的聯合,在奪取政權以後,形成新的聯邦國家,也是在自願的基礎上,在各民族相互信任和友愛的基礎上產生的。實際上,正如列寧指出,在俄國條件下只有實行民族自決權,實行民族的分離權,才能最後實現各民族的統一的溶合。這是民族發展的辯證法。列寧説:“正如人類只有經過被壓迫階級專政的過渡時期才能達到階級的消滅一樣,人類只有經過一切被壓迫民族完全解放的過渡時期,即他們有分離自由的過渡時期,才能達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
恩格斯早説過“真正的國際主義無疑應當以獨立的民族組織為基礎。”堅持大小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不承認有什麼優秀民族和劣等民族,不承認哪一個民族是領導民族,這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一個原則區別。因此,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權論”是反馬克思主義的,是推行霸權主義的理論根據。
第二、關於支援革命。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要求支援其他國家無產階級革命鬥爭,支援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的革命鬥爭。對於無產階級已取得政權的社會主義國家説來,這是責無旁貸的義務。 但是,一個國家的革命,是由該國無產階級和人民去進行。只有主客觀條件成熟了,革命才會爆發。支援革命和輸出革命完全是兩碼事。革命思想是能傳播的,革命是不能輸出的。 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原則。列寧多次説過:“革命是不能按定單定做的。”“革命是不能‘造成’的,革命是從客觀上(不依政黨和階級的意志為轉移的)已經成熟了的歷史危機的歷史 變革中發展起來的;……”“共產主義是不能用暴力來移植的。”
社會主義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具有強大的生產力,具有巨大的物質力量,因此可以不僅在思想上政治上支援別國的革命,而且可以在物質上加以支援。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必須是在該國具有革命的條件和因素,獨立自主進行鬥爭的條件下,給予物質上支援。 更不能依仗這種援助來控制、指揮別國的無產階級和人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給予的援助, 要有助於該國的自力更生,而不要助長躺在外國援助上的依賴思想。對於世界各國無產階級和人民革命的援助,最主要的是搞好本國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一步步地削弱帝國主義力量,壯大社會主義力量,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啓發各國無產階級和人民為共產主義理想而鬥爭。
支援革命鬥爭和搞霸權主義,完全是對立的。一個是在完全平等的基礎上,給予真誠的支援;另一個是戴着援助的面具,對別的國家控制、滲透、顛覆和侵略。霸權主義,連主觀上想輸出革命也談不上,這是歷史作出的結論。
第三、關於革命和建設的具體道路。
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平等,不僅要體現在尊重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方面,而且要體現在尊重各國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互相學習和取長補短。這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重要內容。 雖然革命的勝利是有先有後,黨和國家有大有小、有強有弱,但是無產階級政黨之間的關係,遵循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原則,應該是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不僅不應該是老子黨、 兒子黨的封建關係,而且不應該有一個什麼中心,有一個什麼頭。各國無產階級的革命鬥爭、 建設,都對共產主義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許多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領袖人物並不一定都出自大民族、大黨。斯大林是格魯吉亞人。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亞人。久經考驗的鐵托是南斯拉夫人。在無產階級政黨、社會主義國家之間,應該體現平等、社會主義民主的精神,這才會使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具有堅實的基礎。
第四、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是不能自發產生的。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一個組成部分。和無產階級世界觀一樣,它並不因為建立了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就會自發產生。它所反映的各國無產階級相互關係的準則,是以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為指導的。必須對各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對廣大人民,進行反覆教育。一定要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相結合,來進行這種灌輸工作。要對一個民族、國家形成的歷史,進行科學的分析,分清精華與糟粕, 分清統治者與人民。只有徹底批判民族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只有和霸權主義作堅決的鬥爭,才能堅持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一生曾為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獨立大聲疾呼。他們畢生都同情和支持波蘭的獨立和愛爾蘭的獨立,並且把爭取民族獨立事業放到整個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中來考慮。他們不斷批判民族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特別寫了許多著作,批判沙俄的霸權主義, 批判泛斯拉夫主義
馬克思在一八五六年寫了《十八世紀外交史內幕》,揭露沙俄是歐洲反動勢力的堡壘,同時抨擊英國統治階級支持俄國的反動對外政策,馬克思在書中寫下了一段極為精彩的帶有總結性的話。他説:“莫斯科公國是在蒙古奴役這所恐怖而卑賤的學校中養育和成長起來的。它只是由於成為一個奴性藝術大師才積聚起力量的。……彼得大帝終於把蒙古奴才的政治手腕和蒙古主子繼承成吉思汗征服世界遺志的狂妄野心結合在一起。”(第78頁)
恩格斯於一八九O年寫了《俄國沙皇政府的對外政策》,指出沙俄是“歐洲反動勢力的主要堡壘”,批判了沙俄的霸權主義,指出它“以解放這些民族的假面具來掩蓋自己獨霸世界的計劃”。他對俄國革命的勝利抱着極大的期望,他説:“一旦沙皇這個全歐洲反動勢力的最後堡壘垮台,整個歐洲的風向就會完全改變。”
斯大林在他革命活動的早期,是以在民族問題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原則而著名的,並在蘇聯負責過民族工作。但在一九三四年,他不同意當時蘇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研究院院長阿多拉茨基建議把恩格斯的這篇論文發表在《布爾什維克》雜誌上。理由是,恩格斯此文有片面性,只強調了沙俄十分卑鄙齷齪的侵略政策,但沒有指出這種政策的經濟根源。同時又指出此文其他幾個缺點。其實,恩格斯這篇著作着重分析了沙俄的對外政策,這種分析是十分精闢的,對於蘇聯黨和人民是一篇極其重要的教材。應該藉助恩格斯這篇著作及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有關著作,教育蘇聯人民,徹底清除大國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的流毒。可惜在斯大林時期的蘇聯,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充分,因而帶來了嚴重的後果,這是個歷史教訓。

蘇聯霸權主義相關書目

1 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列寧全集》第31卷,第130頁)
2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宮招待紅軍將領時的講話》(《斯大林文選》第428頁)
3 列寧:《告烏克蘭工農書》(《列寧全集》第30卷,第260頁)
4 列寧:《關於民族問題的批評意見》(《列寧全集》第20卷,第17頁)。
5 列寧:《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自決權》(《列寧全集》第22卷,第141頁)。
6 恩格斯:《關於各愛爾蘭支部和不列顛聯合委員會的相互關係》(《馬思選集》第2卷)。
7 列寧:《在索科里尼基俱樂部羣眾大會上的演説 》(《列寧全集》第27卷,第424頁)。
8 列寧:《第二國際的破產》(《列寧全集》第21卷,第217頁)。
9 列寧:《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會》(《列寧全集》第29卷,第148頁)。
10 恩格斯:《俄國沙皇政府的對外政策》(《馬恩全集》第22卷,第15頁、第55頁、第55頁) 。
參考資料
  • 1.    顏聲毅主編,當代國際關係,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10,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