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聯援華

鎖定
蘇聯援華指的是蘇聯對中華民國的國民政府和新中國的人民政府採取的援助形式,屬於外交手段之一。
中文名
蘇聯援華
應用環境
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
1932年12月12日,中蘇宣佈恢復20世紀20年代末以後一度中斷的外交關係,並就對日雙邊軍事合作問題進行了頻繁接觸。1934年3月,中國政府派軍事代表團訪蘇。1937年8月21日,中蘇兩國在南京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同時簽定了中國從蘇聯購入武器的借款協定。1937年9月,中國政府再次派軍事代表團訪蘇,向蘇方陳述中國抗戰的世界意義及與蘇聯的利害關係,同蘇方洽商了蘇聯對華軍事援助事宜。此後,蘇聯援華軍事物資開始陸續運往中國。
應中國政府邀請,自1937年11月開始,蘇聯政府陸續派遣軍事顧問和技術專家來華。僅武漢抗戰期間,援華蘇聯軍事專家達3665人,軍事顧問200多人,在中國服務的蘇聯總人數約5000人(含志願飛行人員)。蘇聯空軍志願隊大隊長等15名空中勇士,為中國的抗日戰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1950年10月,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決定出兵抗美援朝,並派周恩來、林彪赴蘇聯洽商武器問題。斯大林急切地希望中國參戰,表示可提供所需各種武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蘇聯總共向中國提供了64個陸軍師、23個空軍師的裝備,大部分裝備繫有償(半價)提供,就此中國欠下蘇聯軍火債30億人民幣,在當時摺合13億美元。1955年蘇軍從旅順撤退時,又移交了折價9.8億人民幣的裝備。這些軍事欠款,佔了中國對蘇欠款總額的六成以上。但解放軍掌握這些武器,對於迅速提高戰術技術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4年11月起,蘇聯向中國提供了米格—17樣品及全套資料,中國於1956年仿製成功命名為殲—5殲擊機。1955年1月以後,蘇聯向中國轉交了AK-47自動槍、C-41半自動步槍、捷克加列夫輕機槍等技術資料,中國於翌年分別仿製成56式衝鋒槍(實際應稱自動步槍)、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輕機槍。蘇聯還提供了現役的T-54A坦克和各種火炮的樣品圖紙,中國仿造成功後命名為59式坦克和帶“5”字頭的各式火炮。中國軍工水平就此於50年代後期又實現了一次代的飛躍,在常規裝備領域已接近或達到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
1957年9月,聶榮臻所率的中國代表團訪蘇,赫魯曉夫簽訂了中蘇國防新技術協定。從同年末開始,蘇聯開始履行協議,對華提供了P-2導彈作為中國導彈事業的起步的最早樣品。翌年,蘇聯又向中國提供了所需核工業設備,並派出近千名專家,建成了湖南和江西的鈾礦、包頭核燃料棒工廠及酒泉研製基地、新疆的核實驗場,中國正式進入了核工業建設和研製核武器的新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