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

鎖定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是戰國時代創作的一篇記敍文,出自《戰國策》。
作品名稱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
作品出處
戰國策
文學體裁
記敍文
年    代
戰國時代
主人公
蘇秦齊宣王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作品原文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曰:“齊南有太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若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太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户,臣竊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殺遠縣,而臨淄之卒,固以二十一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蹹踘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夫以大王之賢是與齊之強,天下不能當。今乃西面事秦,竊為大王羞之。 [1] 
“且夫韓、魏之所以畏秦者,以與秦接界也。兵出而向當,不至十日,而戰勝存亡之機決矣。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境不守;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是故韓、魏之所以重與秦戰而輕為之臣也。
“今秦攻齊則不然,倍韓、魏之地,至闈陽晉之道,徑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馬不得並行,百人守險,千人不能過也。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韓、魏之議其後也。是故恫疑虛猲,高躍而不敢進,則秦不能害齊,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羣臣之計過也。今無臣事秦之名,而有強國之實,臣固願大王少留計。”
齊王曰:“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趙王之教詔之,敬奉社稷以從。”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作品譯文

蘇秦為趙國合縱的事去遊説齊宣王道:“齊國南有泰山,東有琅邪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正是有四面要塞的金城湯池之國。齊國地方2000裏,將士有幾十萬,軍糧堆積如山。齊國戰車精良,又有五國軍隊的支援,作戰集結會像飛箭一般快速,戰鬥像閃電一般的兇猛,解散時像風停雨止一樣快捷;即使發生對外戰爭,敵軍也從沒有越過過泰山,渡過清河,跨過渤海。首都臨淄有7萬户人家,平均每户有3名壯士,三七就是21萬人,根本不必徵調遠方的兵力,光是臨淄一城就可以組成21萬大軍。臨淄人民非常富庶,平常人都會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賽狗、賭博、踢球,可見臨淄人民的生活多麼講究。臨淄的街道上車水馬龍、車軸相接、摩肩接踵,把衣襟連起來可成帷帳,把衣袖舉起來可成幔幕,擦一把汗可以形成雨。家家生活都非常富裕,人人志氣極為高昂。憑大王的賢明和齊國的富強,天下諸侯都不敢跟齊國對抗。不料如今齊國竟然往西去作秦國的附庸,臣私下實在為大王感到羞愧。 [1] 
況且韓、魏所以恐懼秦國,是由於跟秦國搭界的緣故。秦國出兵攻打韓、魏,不到10天就可以決定勝敗存亡的命運。假如韓、魏能夠戰勝秦軍,那韓、魏軍必然要損失大半,四面的邊境就無法防守;假如韓、魏一戰而敗,那接踵而來的就是滅亡,所以韓、魏不敢輕易向秦國挑戰,只好忍氣吞聲當秦的附庸國。
現在秦假如攻打齊國,情形就有所不同,因為在秦國的背後有韓、魏扯秦的後腿,同時秦軍必然經過衞地陽晉的要道和亢父的險阻,在那裏車馬都不能並行,只要有100個人守住天險即使1000人也無法通過。秦國雖然想發兵深入,但是又必須顧及到後方,惟恐韓、魏從後偷襲。所以秦兵只是虛張聲勢威脅向齊出兵,實際上卻猶疑不定不敢進攻,可見秦國不能攻齊已經很明顯。大王不仔細估量秦國並不敢對齊國如何,反倒想要往西給秦國當附庸國,這就是羣臣在謀劃上的錯誤。現在齊國並無臣事秦國的名分,而是具有強國的實力,但願大王多加考慮!”
齊宣王回答説:“寡人愚鈍,幸得先生奉趙王之命賜教於齊,寡人願舉國聽從你的指揮。”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作品評析

齊國是戰國中的強國,曾一度打算與秦國東西稱帝,是有實力與秦國對抗的少數大國,具有很高的戰略地位。對於合縱派來説,是一定要爭取的國家,所以無論是陳軫、還是蘇秦,都不費口舌地説服齊宣王加入聯合抗秦的陣營。
蘇秦為自己的事業四處奔波、極力遊説,充滿了熱忱和力量。所以他不吝詞語、滔滔不絕、極盡誇張鋪陳渲染之能事。語言的堆砌和重複可以加強話語的力度,加重受眾的判斷,顯示説話者的熱情和力量。所以話語的鋪陳不是浪費,是十分必要的説話技巧。不善言辭者以為把一個事情講清楚明白就可以了,實際上他們沒有明白除了説服人的理性外,還要在感情上打動受眾,用熱情、強烈的關心來感染受眾。如果蘇秦不大肆渲染、鋪陳齊國的民殷國富、兵強馬壯,齊王就不一定會很快聽從。 [2]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作品出處

《蘇秦為趙合從説齊宣王》出自《戰國策 [1] 
戰國策 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是戰國時期遊説之士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衞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即策士〕遊説之辭的彙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爭綿延,政權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佔有重要地位。
《戰國策》是我國一部優秀散文集,它文筆恣肆,語言流暢,論事透闢,寫人傳神,還善於運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來説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學趣味。《戰國策》對我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展都產生過積極影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