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東海

(原中國革命博物館陳列部主任)

鎖定
蘇東海,(1927年2月-2021年8月16日 [3]  ),原中國革命博物館陳列部主任,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著名博物館學家、中國博物館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者。曾應邀在《團結報》開闢“歷史的沉思”專欄,發表多篇歷史論文。 [6] 
蘇東海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8月16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5] 
中文名
蘇東海
籍    貫
北京
出生日期
1927年2月
逝世日期
2021年8月16日 [3]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
曾應邀在《團結報》開闢“歷史的沉思”專欄
代表作品
《論1927年東下北上之爭》
職    務
中國革命博物館陳列部主任
性    別

蘇東海人物簡介

蘇東海(1927年2月出生),男,北京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原中國革命博物館陳列部主任,研究館員。
初識博物館 參與革博創建
蘇東海先生祖籍徐州,1927年出生在北京。在那個“無處安放一張平靜書桌”的年代,他輾轉南京、徐州和北平多地才讀完小學。從初中到高中,他又先後在北平、重慶、貴陽和昆明等地就讀。回到北平上大學時,他有幸聽到了胡適先生的課。現在提及此事,他會不由得感慨:聽過胡適先生課的人,現在在世的還有幾個人啊。 [4] 
新中國成立前蘇先生在北京大學哲學系讀書時就堅信了馬克思主義,積極參加黨組織的活動。1949年2月,蘇先生帶着十幾個大中學生參加了華北野戰軍,後來又踏上抗美援朝戰場,歷時4年5個月,經受了殘酷的血與火的考驗,為祖國立了功。10年軍旅生涯,他多次徘徊於生死之間,不止一次目睹戰友在身邊倒下,磨鍊出了超人的堅強意志。 [4] 
1959年2月,蘇先生服從組織安排,到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報到。 [4] 
“我們要在國慶十週年前把陳列搞出來,向國慶十週年獻禮。”蘇先生説,那時大家的工作熱情都非常高漲,但博物館陳列該怎麼搞卻不知道。他所在的陳列部只有兩個人之前接觸過博物館和展覽。大傢伙就按照蘇聯陳列模式,根據中國實際情況,擬定了主題,構建了陳列大綱。 [4] 
陳列製作開始後,蘇先生負責的木工組任務很重,大至陳列屏風,小到説明牌,都是木工活。白天黑夜跟木頭打交道,後來他風趣地對人説,自己研究博物館就是從木材開始的。 [4] 
1959年8月,中國革命博物館在天安門廣場落成,蘇先生和同事們進駐現場開始展覽佈置,那是真正的大會戰和攻堅戰。蘇先生還清楚地記得,人們在現場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夜裏仍燈火通明。終於,趕在“十一”之前完成了陳列施工。後中央研究決定革命史陳列暫不開放,又經過二次重大陳列修改,於1961年7月1日建黨40週年之際正式對社會開放。 [4] 
深入研究博物館 國際交流中找靈感
中國革命博物館開館後,全館工作的重點逐步向保管工作轉移。最初可以説是從零開始,蘇東海先生接受了建立藏品目錄卡的任務。一本《蘇聯博物館學基礎》成了他的重點參考書。除學習蘇聯經驗外,他還向瞭解美國博物館的同行取經。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視野,他又去了北京圖書館瞭解圖書分類卡的辦法,甚至還去了協和醫院病案室,參閲了檢索卡片的設立方法。 [4] 
經過一系列努力,《革命博物館藏品卡片目錄系統》終於製作完成,包括順序卡、來源卡、物名卡、人名卡、事件卡、單位卡、時期卡及庫藏卡八套卡片,為每件藏品提供了基本信息。在這項工作中,與文物藏品更深入的親密接觸,讓蘇先生感到自己對博物館職業的情感越來越深了。後來,蘇先生在《中國文物報》發表了寫給年輕博物館同行們的一封信,裏面寫到“要在博物館持久工作下去是要有一種行業的吸引力才行。我是從親近文物中奠定行業感情的。從親近文物到傳播文物越做越有味道。” [4] 
可惜“十年動盪”的到來,讓他不得不離開自己喜愛的博物館。直到粉碎“四人幫”之後,他才得以重回革博陳列部。 [4]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千家萬户,也將博物館內的陰霾一掃而光。1981年10月,“中國共產黨60週年”展覽在南斯拉夫展出,蘇先生接受了這個首次出國辦展的任務。這也讓他有機會看到國外博物館的高水平展陳設計,一些細節讓他印象深刻,比如在展品説明牌上設置館章。他對博物館的功能開始深入思考和研究。 [4] 
隨着博物館界國際交流越來越多,蘇先生感受到了大量的文化碰撞,這些外來的文化也影響了他對國內博物館建設的思考。“只有理解自己才能吸收外來的有益的東西,創建有中國特色的博物館。”他認為,從文化角度看,博物館最終應該達到收藏珍品、科學研究和社會教育三種職能複合的形態。 [4]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我國博物館經歷了大發展到理論繁榮的階段,為了提高中國博物館學會的學術水平以適應博物館建設的需要,蘇先生又主持創辦了《中國博物館》和《中國博物館通訊》兩本會刊,讓更多博物館研究工作有了交流和推進的平台。 [4] 
從宣傳到實踐 創建首個生態博物館
在不斷的國際交流中,蘇東海先生接觸到了一個全新的博物館概念——生態博物館。訪問挪威時,他發現一座生態博物館就是一個農村社區文化中心,檔案室存放着社區的檔案和私人寄放的紀念品。這個社區就是一個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不同,生態博物館是“活”的,它保存着一種鮮活的文化。這讓他感到震撼,於是他決定在國內做生態博物館實踐。這時的蘇先生已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4] 
經過反覆考察,我國第一座生態博物館選址在了貴州梭嘎苗族山寨。蘇先生回憶説,梭嘎苗寨在深山老林之中,與外界隔離。他們至今仍過着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生活,在這裏建立生態博物館,對傳統文化保護和生態環境保護都具有典型意義。從1997年動工到1998年10月建成開館,在蘇先生的多方奔走之下,我國第一座生態博物館誕生了。博物館主體建築與村寨渾然一體,村民可以在這裏活動,展示各種文化產品,遊客也可以在這裏參觀。 [4] 
蘇先生認為,在國內建設生態博物館,要把國際化的種子,種在中國的土壤裏。既要符合生態博物館的國際化標準,也要有本土特色。生態博物館要保護環境的歷史風貌和文化特色,要保持村寨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要樹立村民的主人意識,提高村寨文化水平。 [4] 
在蘇先生的推動和指導下,貴州又成功續建了鎮山布依族生態博物館、隆裏生態博物館等,內蒙古、廣西和雲南也相繼創建了各自的生態博物館,並逐漸建設成為生態博物館羣,為保護各地區的特色文化和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4] 
心繫《中國文物報》 關注報紙的內容和質量
蘇東海先生是《中國文物報》的老作者、老讀者、老先生、老朋友了。《中國文物報》創刊34年來,蘇先生為報紙寫來數不清的好文章,其中很多是飽含他思想智慧的精品力作,在文博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4] 
蘇先生也非常關注《中國文物報》的內容和質量,一般出報當天他就能在家看到報紙,每期報紙都看得很細、很認真,如果收不到報紙,他往往當天就會打電話來問能不能補給他一張,很多時候,他還會針對報紙刊發文章的內容優劣,打電話給報社有關領導説説他的看法和意見。 [4] 
談到後來,蘇先生的狀態越來越好。他還特別提到了《中國文物報》“工藝專刊”和“文旅專刊”的創刊,説他讀了柳士發社長寫的創刊致辭,感覺非常好,祝賀報社拓展了新的領域。 [4] 
今年是《中國文物報》遷京30週年。蘇先生祝願《中國文物報》越辦越好。 [4] 
臨別時,他緊緊握住他的“小朋友”李讓副總編輯的手,久久不肯鬆開…… [4] 

蘇東海研究方向

中共黨史研究方面,致力於周恩來研究及“論1958年”等專題研究。曾應邀在《團結報》開闢“歷史的沉思”專欄,發表多篇歷史論文。
在博物館學方面,致力於博物館哲學的研究和博物館的發展研究。在國際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挪威博物館學》雜誌系統刊登了“蘇東海論文選”。在中外交流中堅持“和而不同”的學術立場。1986年開始在中國傳播和實踐國際生態博物館思想,2005年組織並主持了貴州生態博物館國際論壇。在國外被稱為“中國生態博物館之父”(The "father" of the Chinese ecomuseums)。主編《中國博物館》19年,並同時任《中國博物館通訊》主編。

蘇東海著作

主要著作論文:《論1927年東下北上之爭》、《博物館演變史綱》、《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風雲實錄》、《中國博物館哲學》、《蘇東海論文選登》、《博物館的沉思——蘇東海論文選》、《中國文物報》“東海雜談”專欄共22篇、《貴州國際生態博物館論壇論文集》等。 [1] 

蘇東海文物捐贈

2014年5月10日蘇東海、王迪夫婦文物捐贈儀式今天上午在首都博物館貴賓廳舉行。北京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崔學諳,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哈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首都博物館黨委書記郝東晨,首都博物館館長郭小凌等有關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此次捐贈儀式。
蘇東海、王迪夫婦將他們近一個世紀的收藏,共108件套文物無償捐贈給首都博物館。這些文物的年代跨度從上個世紀20年代至本世紀初。文物中有民國時期北京孔德學校的獎章、燕京大學的校徽,有蘇先生從淪陷區前往國統區的路條,有抗戰勝利、日軍投降後,日軍家屬出售的日用品,有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戰利品,有六七十年代的奢侈品——凱歌牌黑白電視機,有蘇先生參加國宴的請柬……這些老物件,講述着他們人生的坎坎坷坷,也記錄着社會的風風雨雨,觀之親切生動,讀之藴藉豐富,而且隨着時間的流逝將更加珍貴。蘇先生説:“老同志把自己的紀念品捐獻給博物館,可以增加博物館的館藏;而這些紀念品在博物館中可以得到很好地保護和利用,變‘活’了,可以説是賦予了新的‘生命’”。 [2] 
蘇東海 蘇東海

蘇東海紀念活動

2022年8月18日上午,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博物館協會於國博共同舉辦了“蘇東海先生追思會”。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