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

鎖定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51年12月,法院審判辦公樓坐落於蘇州市吳江區高新路788號。全院現有人員308人,正式在編人員171人。正式在編人員中,具有審判職稱的102人,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佔93%,其中碩士研究生58人。
中文名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
區    位
蘇州市吳江區
地    址
蘇州市吳江區高新路788號
郵政編碼
215200
聯繫電話
0512-63493894
成立時間
1951年12月01日
全院人數
308
現任領導
裘實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法院簡介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51年12月,法院審判辦公樓坐落於蘇州市吳江區高新路788號。全院現有人員308人,正式在編人員171人。正式在編人員中,具有審判職稱的102人,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佔93%,其中碩士研究生58人。近年來,該院以實施“九零”工程、建設“六型”法院為抓手,狠抓執法辦案、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和隊伍建設等主要工作,穩步提升整體工作水平,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優質法律服務。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機構設置

內設機構18個: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行政審判庭、執行局、立案庭、審判監督庭、司法警察大隊、政治處、紀檢組、監察科、辦公室、行政裝備科、調查研究室、審判管理辦公室、司法鑑定科、未成年審判綜合庭、知識產權審判庭;派出人民法庭5個:盛澤人民法庭、震澤人民法庭、汾湖人民法庭和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庭、太湖新城人民法庭。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主要領導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裘實 [3-5]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法院建設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成立於1951年12月,現有在編幹警及聘用人員274人,有內設機構18個、派出人民法庭5個。近年來,該院以實施“九零”工程、建設“六型”法院為抓手,狠抓執法辦案、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和隊伍建設等主要工作,穩步提升整體工作水平,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優質法律服務。先後榮獲“全省法院系統先進集體”、“集體一等功”、省級“公正司法示範點”等榮譽,得到來院視察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等領導的高度肯定。一、全面履行審判職能,努力維護公平正義始終堅持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從2008年起每年新收各類案件均過萬件,今年截至5月已新收9564件,同比上升22.14%,審執結6950件,同比上升23.95%,審判績效連續三年位居蘇州基層法院首位。一是準確適用法律,堅守公平正義。刑事審判工作中,寬嚴相濟懲處犯罪,嚴格量刑程序,加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調解和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民事審判工作中,調判結合關注民生,高度關注直接關係民生權益的糾紛案件,積極應對社會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新問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行政審判工作中,依法審查規範協調,認真梳理問題,及時提出意見,力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執行工作中,破解難題保障權益,創新執行方法,強化執行威懾力,開展集中執行,突出工作成效。二是創新管理機制,優化審判質效。強化院庭長辦案制度,要求院庭長帶頭辦理重大、疑難、複雜以及新類型案件,充分發揮“領頭雁”的指導示範作用。以人均收結案數為依據,合理確定法官的飽和工作量,增加對辦案部門的資源配置,促進案件審理的整體推進。切實加強案件流程管理,實施繁簡分流,做到簡案快辦,繁案精辦。建立庭審質量隨機評查機制,加大質量評查力度,促進案件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三是加大司法改革,促進科學發展。積極探索書記員管理體制改革,啓動法官助理機制,2013年通過考核選拔產生14名法官助理人選,同時確定14名配對法官,按照“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書記員”的模式明確職責定位和分工,有效提高辦案效率,緩解案多人少矛盾。二、主動圍繞中心工作,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緊緊圍繞區委中心工作,及時更新司法理念,切實提升服務品質,努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一是依法服務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司法審判對經濟轉型升級和企業健康發展的服務保障功能,制定出台《服務經濟轉型升級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得到區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努力服務全區“四五六”戰略,鼓勵支持創新經濟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區“1058”工程,依法保障各項民生工程的順利推進。二是助力企業爬坡過坎。密切關注經濟發展動態,積極探索司法服務企業的切入點和着力點。切實服務小微企業,通過案件審理和調研,分析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並提出對策,制定解決小微企業糾紛的訴前調解、綜合協調、保全應急和財產處置等機制,盡力營造良好司法環境。針對企業主“棄企避債”現象有所增多的情況,認真梳理分析已經受理案件,及時向相關部門通報,通過案件審理等渠道全面掌握相關糾紛的情況,建立預警機制,加強與各鎮區和其他職能部門的聯繫溝通,共促社會穩定。三是和諧共建服務基層。深入開展和諧共建工作,更好預防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構建“五點五員”矛盾糾紛化解網絡,以訴訟服務站為基點,在全區各個鎮區和部分社區、村居、企業設立訴訟服務點、巡迴審判(調解)點、固定接訪點、法官聯繫點和法制宣傳點,藉助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司法協理員、專家諮詢員、審判監督員的力量與優勢,有效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合力。三、積極拓寬便民渠道,提升司法服務質量堅持司法服務“零距離”目標,增強司法透明度,滿足人民羣眾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為羣眾提供更優質、更貼心的司法服務。一是加大公開力度,迴應羣眾需求。在全國首創建立案卷檔案信息公開查詢制度,充分利用法院案卷檔案資源,將案卷檔案信息查詢的範圍擴大到除執法機關和律師以外的社會公眾,有助於查詢人瞭解相對方的信用情況,在從事民事行為時理性作出選擇,促進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和“誠信吳江”建設。強化信息公開,開展網絡庭審直播,開通官方微博,為公眾接近法院、瞭解法院、監督法院開闢渠道,完善法院互聯網站建設,全面升級、定期更新網站內容,耐心解答網民提出的各種問題諮詢。2012年被省高院命名為全省司法公開示範法院。二是豐富便民舉措,保障民生權益。積極打造人性化訴訟服務,推出“清涼訴訟”、“温暖訴訟”等便民服務措施,被省高院命名為全省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示範單位。打造星空法律志願者服務團隊,青年法官發揮專業特長開展特色法律課堂、街頭法制宣傳等法律服務,被評為區“志願之星”十佳團隊。完善司法救助體系,積極籌措救助資金,加大執行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司法鑑定救助、涉少案件救助的力度,做好訴訟費減緩免工作,保障弱勢羣體合法權益。三是推進青少年維權,預防減少犯罪。成功爭創國家級“青少年維權崗”,不斷創新開展青少年維權工作,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以庭前、判後的縱向線和家長、學校、社會的橫向線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幫教延伸服務,打造“陽光家園”青少年觀護幫教基地、推出“法潤校園、律動青春”特色法制教育品牌、落實涉少案件司法專項救助資金等,維權工作取得顯著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四、切實加強隊伍建設,築牢公正司法根基緊緊抓牢隊伍建設根本,努力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強化法官職業道德建設,為實現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夯實基礎。一是高度重視能力培養。組織開展法官論壇、法官講壇、法苑法壇的“三壇”活動,以“微型法官講壇”、“法官午後沙龍”等活躍活動形式,為法官探討法學理論、交流辦案心得提供平台,“法官午後沙龍”還給最高法院院長周強留下深刻印象。結合“黨員幹部進萬家”等活動,提升法官做好羣眾工作的能力。加強青年法官的培養力度,推出青年法官導師制度,以以師帶徒、以案促學、因材施教、結對互動為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優秀資深法官的帶教、示範和傳承作用。二是深化規範作風建設。結合各類警示教育活動,深入查找作風和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提高幹警思想純度、道德高度和認識深度。強化“一崗雙責”制度,嚴肅追究領導疏於管理、怠於管理的責任,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重點加強案件流程管理。深入推進廉潔司法建設,以正面教育與警示教育相結合、自我學習與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努力加強職業主題教育,抓好廉政風險排查,樹立法院良好形象。在全區機關作風效能建設考核中連續三年被評為第一板塊優秀單位。三是加大法院文化建設。立足吳江地域特色和法院實際,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及廉政文化五方面積極豐富院內文化建設。開展文化建設大討論,積極打造“清風長廊”、法官牆、榜樣牆等文化載體,激勵幹警積極投入工作、努力爭當先進。主動凝聚智慧結晶,編印《“羣眾觀點大討論”文集》、《軟實力——法院文化建設大家談》、《提升》等專題文集。在全院組織實施以“建書香法院、做睿智法官”為主題的讀書活動,不斷推進學習型法院建設。2012年被省高院確定為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

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所獲榮譽

2011年以來,該院先後獲得“國家級青少年維權崗”、“全國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系統先進集體”等國家級、省級集體榮譽20餘個,在蘇州市基層法院審判績效綜合考評中獲得“三連冠”,在區機關作風效能建設考核中獲得“三連勝”,連續兩年榮獲集體一等功,得到前來視察的最高院院長周強等領導的充分肯定。2019年1月,獲得全國優秀法院榮譽。 [1] 
2022年1月26日,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審判擬表彰為江蘇省三八紅旗集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