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鎖定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坐落在辦學百年、風景秀麗的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校本部,蘇州市古城區),其前身為創辦於1979年的蘇州大學激光研究室。2014年1月,在原現代光學技術研究所、原信息光學工程研究所和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光電技術系的基礎上合併組建成立了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5月,學院獨立設置,並更名為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1] 
中文名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Opt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簡    稱
蘇大光電學院
創辦時間
2018年5月
主管部門
蘇州大學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本科專業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
碩士點
光學工程學術學位;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術學位;控制工程專業學位;光電信息工程專業學位
博士點
光學工程
博士後
光學工程
地    址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十梓街1號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120餘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獲國際永久性小行星命名專家)、CJ學者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5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二等獎獲得者 2名、全國模範教師1名、全國先進工作者1名,以及江蘇省傑青、特聘教授、雙創、333工程等省級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近20名。學院專任教師在美國光學學會Applied OpticsIEEEPhotonics JournalFunctional Materials LettersMaterialsTechnologyElectronicsPhotoniXScience Bulletin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rmophysics、《紅外與激光工程》、《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等多個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任副主編、編委等職。學院還從海內外知名學府或科研機構聘請多位院士、著名學者、企業家擔任講座、客座及產業教授。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三個本科專業,在校生近600人,專注於信息技術類人才培養。本科生就業率96%以上,每年大批優秀畢業生被行業頂尖企業錄用,如華為、中國電科、大疆創新等。畢業生遍佈各國各地,特別是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學院升學率保持在50%以上,優秀畢業生推免至清華、北大、浙大、東南等國內知名高校,每年均有學生前往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帝國理工等國際知名高校深造。 [2]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研究生300餘名,碩士點4個(光學工程學術學位、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學術學位、光電信息工程專業學位、控制工程專業學位)和1個博士點(光學工程學術學位)。學院注重研究生工程實踐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已獲批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8家。近三年,學院研究生就業率(含升學)達100%,畢業生在相關領域的黨政機關、高等院校、科研設計單位、大型國有與外資企業等從事研究、設計、開發和管理工作。學院每年均有研究生赴國外知名學府深造,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日本駐波大學、丹麥科技大學等。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後流動站

學院光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設立於2003年。研究方向有:(1)光子器件物理與設計;(2)柔性納米光學制造;(3)光學集成設計與製造檢測;(4)新能源與顯示光子材料。一直以來,學院不斷擴大博士後隊伍招收規模,通過師資博士後、校企合作博士後等着力探索博士後特色化培養體系,鼓勵、支持博士後申報國家和江蘇省的各類博士後人才項目和研究項目,對於優秀的博士後積極推薦留院任教。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平台

光學工程是蘇州大學傳統優勢學科。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為B+(前11%,9/80)。光學工程是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國家級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江蘇省“優勢學科”(一期、二期、三期)、GF特色學科、國家 “雙一流”學科建設“材料科學與工程”支撐學科(第一輪、第二輪),同時光學工程是“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支撐學科,承擔“微納柔性製造研究中心”建設。學科擁有光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
學院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現代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現代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現代光學技術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先進光學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數碼激光成像與顯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蘇大維格為承建單位)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數碼激光成像與顯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數碼激光圖像與新型印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微納柔性製造研究分中心
其他科研平台: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範基地、蘇州大學高技術產業研究院、蘇州大學——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空間精密光學工程中心、蘇州大學捷美生物醫學工程儀器聯合重點實驗室、蘇州大學現代光學技術研究所、蘇州大學信息光學工程研究所、蘇州市激光與光學工程學會。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創新

學院科研基礎雄厚、條件優越,現有儀器設備原值達2.2億元,學院實驗室總面積8000平米,其中超淨實驗室3000平米。擁有國內最大全息光學平台、最大口徑全息曝光裝置和國內高校領先的光學設計和加工檢測實驗室。學院下設微納光學公共平台,擁有電子束刻蝕系統(EBL)、聚焦離子束刻蝕系統(FIB)、感應耦合等離子刻蝕機(ICP)、原子層沉積系統(ALD)、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原子力顯微鏡(AFM)等精密微納加工、表徵和測試設備,面向學院全體教師和社會開放。
近五年,學院承擔了973計劃、863計劃、GF重大專項、科技部重大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00餘項,獲資助超1.2億元;承擔各類橫向項目340餘項,獲得經費超過1.6億元。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Advanced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光學學報等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 SCI論文400餘篇。專利授權400餘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近200項、歐盟發明專利10項。學院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獎1項(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以上獎勵10餘項。
學院歷來注重高新技術研究的轉化和產學研合作,建有“維格光電”、“維旺科技”、“維業達觸控”等緊密型成果轉化基地,已成功培育2家光學企業公開上市。學院科研成果已廣泛應用於我國第二代身份證、駕駛證、新能源汽車號牌等國家重要證卡和航空航天、GF等國家重大領域和戰略工程,多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中國專利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等。

蘇州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交流合作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推進國內外合作交流,與浙江大學、長春光機所、西安光機所、上海光機所、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俄羅斯聖光機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光電領域知名研究院所加強溝通聯繫,開展前瞻性科學研究,參與區域性重大科學計劃和工程,選派優秀青年師生出國進修,鼓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提升蘇大光電的國際學術影響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