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

鎖定
《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作品原文

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
千佛堂轉輪經藏者,先是郡太守居易發心,蜀沙門清閒、矢謨、吳僧常敬、宏正、神益等亻孱功,檀主鄧子成、梁華等施財,院僧法宏、惠滿、契元、惠雅等蕆事,太和三年秋作,開成元年春成。堂之費計緡萬,藏與經之費計緡三千六百。堂之中上蓋下藏。蓋之間輪九層,佛千龕,彩繪金碧以為飾,環蓋懸鏡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門,丹漆銅鍇以為固,環藏敷座六十有四。藏之內轉以輪,止以尼,經函二百五十有六,經卷五千五十有八。藏成經具之明年,蘇之緇白徒聚謀曰:“今功德如是,誰其屍之?宜請有福智僧越之妙喜寺長老元遂禪師為之主,宜請初發心人前本郡守白少傅為之記。”僉曰然。師既來,教行如流,僧至如歸。供施達襯,隨日而集,堂有羨食,路無飢僧,遊者學者得以安給,惠利饒益,不可思量。師又日與(闕一字)芻眾升堂,焚香合十,指禮千佛,然後啓藏發函,鳴犍椎,唱伽陀,授持讀諷十二部經。經聲洋洋,充滿虛空,上下近遠,有情識者,法音所及,無不蒙福,法力所攝,鮮不歸心。佻然巽風,一變至道,所得功德,不自覺知。繇是而言,是堂、是藏、是經之用,信有以表旌覺路也,脂轄法輪也,示火宅長者子之便門也,開毛道凡夫生之大竇也,然其然乎。瑩銦年,院之僧徒,三詣雒都,請予為記。夫記者,不唯記年月,述作為,亦在乎辨興廢,示勸戒也。我釋迦如來有言:“一切佛及一切法,皆從經出。”然則法依於經,經依於藏,藏依於堂。若堂壞則藏廢,藏廢則經墜,經墜則法隱,法隱則無上之道,幾乎息矣。嗚呼!凡我國土宰官、支提上首、暨摩摩帝輩,得不虔奉而護念之乎?得不維持而增修之乎?經有缺必補,藏有隙貝梯,堂有壞必支,若然者,真佛弟子,得福無量,反是者,非佛弟子,得罪如律。開成四年二月一日記。 [1]  [1] 

蘇州南禪院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居為下邦(今陝西渭南)人,生於鄭州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十八年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補盞屋(今陝西周至)縣尉。不久人為翰林學士,改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稱“白傅”、“白太傅”。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4766頁
  • 2.    王振軍,俞閲主編,中國古代文學精品導讀,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7.01,第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