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家壟墓羣

鎖定
蘇家壟墓羣,位於湖北省京山市坪壩鎮蘇家壟村,坐落於漳水兩條支流交匯的三角洲內的丘陵崗地上,整個墓羣佔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是東周時期的古遺址。 [3]  [6] 
1966年7月,發現了蘇家壟墓羣。2016年~2017年,進行了挖掘。蘇家壟墓羣已清理墓葬106座、車馬坑2座。較大墓葬沿崗地脊頂排列,小墓則在兩側分。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漸晚的趨勢,墓葬之間不見打破關係,反映了較為嚴謹的墓地佈局。墓葬保存完好,出土青銅禮器500餘件,大多放置有序,組合關係明確。大型墓M79、M88為“曾伯桼”及夫人墓。蘇家壟墓羣發現了與墓地同期的大型曾國遺址和首次發現同期的大規模曾國冶銅遺存,以及墓地出土的大批帶銘重要青銅禮器是研究周王朝經營南方和管理礦產資源的重要資料。 [3-4]  [6] 
2013年5月,蘇家壟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蘇家壟墓羣
地理位置
湖北省京山市坪壩鎮蘇家壟村
所處時代
東周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621-2-10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蘇家壟墓羣歷史沿革

1966年7月,在開挖鄭家河水庫乾渠時發現了蘇家壟墓羣。 [4]  [5] 
2014年開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蘇家壟墓羣及其附近區域進行了調查、勘探和發掘,最終確認這是一處包括墓地、居址、冶煉作坊的曾國大型城邑。 [3] 
2016年~2017年,京山蘇家壟墓地發掘一批春秋早、中期的曾國墓葬,其中曾伯漆墓出土“金道錫行”等銘文確認了曾國銅料來源問題,並且在墓地南側發現了春秋時期冶銅遺址。 [2]  [4] 
蘇家壟墓羣南區全景 蘇家壟墓羣南區全景
2017年,國家文物局正式發文命名該遺址為蘇家壟遺址。 [3] 

蘇家壟墓羣遺址特點

綜述
蘇家壟墓羣位置圖
蘇家壟墓羣位置圖(2張)
蘇家壟墓羣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坪壩鎮蘇家壟村四、五組,地處大洪山餘脈,坐落於漳水兩條支流交匯的三角地帶的丘陵崗地上。蘇家壟墓羣發現了大規模與墓地同期的遺址及冶銅遺存,具體年代為兩週之際至春秋早中期之際。蘇家壟墓羣已清理墓葬106座、車馬坑2座。較大墓葬沿崗地脊頂排列,小墓則在兩側分。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漸晚的趨勢,墓葬之間不見打破關係,反映了較為嚴謹的墓地佈局。墓葬保存完好,幾乎沒有被盜。出土青銅禮器500餘件,大多放置有序,組合關係明確。大型墓M79、M88為“曾伯桼”及夫人墓。 [3]  [6] 
M85
M85平面圖
M85平面圖(2張)
M85位於蘇家壟墓羣的西南部。開口於耕土層下,直接打破生土。平面呈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東西向,頭向145°。墓口東西長360釐米、南北寬258釐米,墓口距地表深30~40釐米、距墓底深185~210釐米。墓壁較為陡直,表面較粗糙,坑底平坦,未見加工痕跡。墓底東西長360釐米、南北寬240釐米。墓坑內填較鬆軟的紅、褐、黃、黑混合五花土,填土內未發現任何遺蹟或遺物。葬具置於墓坑底中部,已朽,據痕跡判定為一槨一棺。槨東西長200釐米、南北寬120釐米;棺東西長172釐米、南北寬52釐米、殘高34釐米。墊木痕跡長162釐米、寬10釐米。人骨腐朽嚴重,未見人骨痕跡。隨葬的青銅器和陶器置於棺槨之間,玉器則出土於棺內。 [4] 

蘇家壟墓羣文物遺存

綜述
蘇家壟墓羣出土文物
蘇家壟墓羣出土文物(8張)
蘇家壟墓羣出土有銘青銅器多達50餘件,其中多篇銘文涉及重要史料。有鼎、鬲、甗、簋、簠、壺、盤、匜。鼎包括升鼎、附耳鼎,分別與簋、簠搭配。鬲、簋、壺等多件銅器有銘文“曾伯桼”。“曾伯桼”壺銘文有“克逖淮夷”等重要內容。 [3]  [5] 

蘇家壟墓羣研究價值

蘇家壟墓羣發現了與墓地同期的大型曾國遺址和首次發現同期的大規模曾國冶銅遺存,以及墓地出土的大批帶銘重要青銅禮器是研究周王朝經營南方和管理礦產資源的重要資料。 [3-4] 

蘇家壟墓羣保護措施

2013年5月,蘇家壟墓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蘇家壟墓羣旅遊信息

蘇家壟墓羣地理位置

蘇家壟墓羣位於湖北省京山市坪壩鎮蘇家壟村。

蘇家壟墓羣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北省京山市坪壩鎮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蘇家壟墓羣,路程約2.1千米,用時約4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