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仁山

鎖定
蘇仁山(1814—1850),又説生卒年為(1821-1861),字靜甫、仁山,號長春,又號菩提再生身尊者魜潺,又自署教圃、嶺南道人等。廣東順德人。清代畫家。曾二考秀才,均落第,棄絕舉業而寄情書畫。清高絕俗,性格孤僻,不肯因金錢或勢利而為人作畫,自稱“進金求畫是不知畫者。” [1] 
中文名
蘇仁山
外文名
Su Renshan
別    名
靜甫 長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14年
逝世日期
1850年
職    業
畫家
出生地
廣東順德
代表作品
《五羊仙蹟圖軸》《坐觀十八壽相羅漢像》等
性    別

蘇仁山藝術風格、門類

他創作的畫尤以人物畫見長,筆下的人物線條簡練,人物造型與體態動作處處隨意點畫勾勒,無一處不與社會生活中的眾生相相吻合。其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多是歷史的愛國名人、歸隱者以及仙家道人。
畫作喜用線條,不多作渲染,山水畫幾乎都不事皴擦和點苔,在構圖和章法上重視“三遠”山關係和虛實處理,特別看重“高遠”法。人物畫充分運用線條的粗細和運筆的輕重,或古拙質樸,或充暢清雅,把人物的意趣和神態描寫得真切動人。有時在造型結構上奇醜古怪,如老人的唇、額頭、眼角等處的皺紋一經誇張,便顯得凝重突出。人物不管是文人、士高、羅漢、觀音、道士、尼姑,其實都是南方農民村婦的形象,他們聚合的場畫,也是廣東農村常見的場面。

蘇仁山生平經歷

仁山在兄弟六人中排行老大,厭惡八股文章,藐視傳統的觀念和秩序,熱烈追求個性解放,是封建禮法的叛逆者。出於對封建包辦婚姻的不滿而憤世嫉俗,時而哭笑無常,時而數日不語。開口、下筆多為離經叛道之言,時人稱為“畫怪”。
自幼資質聰穎過人,他在《仿文衡山畫意跋》中自敍:
四歲開始讀書識字,
五六歲好練字,把家中的門扇牆壁都塗遍;
七八歲“能畫山水景物,題句頗能道説景中意”;
十二歲畫名傳遍鄉里;
十三歲文名傾動縣學;
十四歲往廣州求學;
十五歲“嗜臨盈尺漢隸”;
十六歲肄業“大館”(省城培訓科舉應試的高等書塾);
此後數年,在課餘着意研習書法、詩賦及宋明理學,博覽羣書,才華過人。但由於醉心書畫藝術,厭惡八股文章,他兩次應考生員(秀才)都沒考上。雖然從未師從名家學藝,但其繪畫天賦甚高,僅從觀摩的畫稿畫譜中即自行悟解了畫道而漸有所成。及至成年後因與家人不和而被逐出家族,他遂流寓於廣州、佛山等地,以賣畫與講課授徒為生。
二十三歲後,仁山毅然放棄舉子業而專攻書畫、
廿四五歲遠遊廣西梧州、桂林一帶。早年,父母為他訂了一門親事,他很不滿意,一直不肯完婚。
廿七歲,終於拗不過父母和族人,被迫就範。自此,他憤世嫉俗的性格激化,時而哭笑無常,時而數日不語;開口、下筆多為離經叛道、觸犯時忌之言。父親和族中父老恐受株連,將其出族。
三十歲左右,被迫流寓佛山、廣州及廣西梧州等地,以教書授徒為生。
三十五歲回鄉後,他性格言行更加孤僻憤激,族人上報縣官,將他拘禁縣牢以期收斂改悔,仁山傲然不屈,用炭條在牢房四壁繪寫五百戴枷羅漢、五百殺頭羅漢以示抗議。未久,由於他在詩畫中屢有憤世嫉俗、不滿封建王朝專制的情緒流現,引起其親屬與族人的恐慌,被其父以“不孝”為名扭送入縣獄關押以免受株連。
約道光三十年(1850),同年冬天(一説翌年初春)蘇仁山病死獄中,年僅三十六歲左右。死後逐漸為人遺忘,連專門記載廣東畫家傳紀的《嶺南畫徵略》都未編入他的事蹟。這位畫壇怪傑,幾乎被埋沒一個世紀,直到本世紀的20年代才重新獲得了人們的認識。

蘇仁山作品集

蘇仁山作品
蘇仁山作品(5張)
蘇仁山代表作《五羊仙蹟圖軸》與《坐觀十八壽相羅漢像》等名作至今仍深受後人稱譽。 [1-2] 

蘇仁山人物關係

父親:蘇引壽 [3] 

蘇仁山個人生活

“忤逆狂悖”一先知
在中國曆代的藝術家當中,蘇仁山兀傲不羈的思想性格是相當突出的,當代學界有人稱他為中國的凡·高。他自少年時代起藐視封建觀念和秩序,熱烈追求個性解放。而在他生活的時代,朝廷為了鞏固統治,把主張“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家朱熹抬上孔門“十哲”之列,要求世人“非朱子之傳義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禮不敢行”(魯迅語)。
蘇仁山看透這套愚民把戲,常以言論和文字予以抨擊鞭撻,他指斥朝廷“剝削天下之民以自滿私慾”,“六藝之文(按:科舉應試的八股文)害人害物”。蘇仁山畫過這樣一幅畫:陰森的巖洞裏,站着一個方巾長袍、道貌岸然的人物,正打開一幅畫軸觀看,畫中蒼黑的山石上,用焦墨寫着“但有朱熹成地獄”七個草字。 [2] 
在家中,他拒絕為父親畫畫應酬權貴,並且斷然放棄科舉仕進、光宗耀祖的道路,因而令父親和族人大失所望,也得罪了縣中頭面人物、被斥為“忤逆狂悖”之子。 [2] 
綜觀有關資料和作品,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都有較深的見解,他憎恨恃強凌弱、爾虞我詐的醜惡現象,主張仁德為本,要“視天下之飢如己飢、視天下之溺如己溺”,修己安人,從個人做起。他沉默孤傲的外表中,跳動着一顆熾熱善良的心。道光二十三年,他在一副七言聯中寫道:“撥亂反正勝人治,起死回生醫者功。”指斥“人治”是製造社會災難的根由。他觀察周圍的事物,尋求“醫國”的途徑。 [2] 
在一張扇面的題跋中,蘇仁山記述自己曾到“紅毛館”(教堂)去聽教士傳經,並寫下一首詩:“況且滄洲筆,丹黃染輪青。秋風蕭瑟瑟,步聽外洋經。”據此詩,可知他已經意識到在海外,有許多與大清國截然不同的新鮮事物,值得中國人去師法吸取。其時,鴉片戰爭的炮火尚未轟開中國的大門,仁山思想敏鋭,於此可見一斑。 [2] 

蘇仁山評價

國畫史專家謝文勇在專著中提及:“蘇六朋終生以賣畫為生,尚為大家知名;而蘇仁山死後卻默默無聞,連專載廣東畫人小傳的《嶺南畫徵略》都未編入,及後,續錄中也只引李啓隆《留庵隨筆》以不足一百字的篇幅補入。……這個一代畫壇怪傑,幾乎被埋沒一個世紀之久,直至北伐戰爭時期,日本駐廣州領事須磨彌吉郎,偶然在廣州一家鋪子裏看見蘇仁山的畫,大為驚奇,並接連進行蒐購,足足收購了近一百件作品,高興而歸,由此才逐漸引起人們注意。着意研究廣東文化的簡又文教授也集得仁山作品一百六十餘件(現藏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在他和葉恭綽等人主持的廣東文物展覽會中,蘇仁山的作品獲得當時藝壇名家一致賞識,高劍父、李鐵夫、黃苗子等人都交口稱讚。簡又文還把歷年所蒐羅的有關資料在香港出版。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李克曼教授也編寫了一本英文本《蘇長春畫》出版。蘇仁山的畫……便在國外傳播開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畫家叢書,蘇仁山蘇六朋》) [3] 
在中國曆代的藝術家當中,蘇仁山兀傲不羈的思想性格是相當突出的,當代學界有人稱他為中國的梵高。他自少年時代起藐視封建觀念和秩序,熱烈追求個性解放,並以實際行動大膽撞擊封建社會桎梏。而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朝廷為了鞏固封建統治,不遺餘力地把主張“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家朱熹抬上孔門“十哲”之列,要求世人“非朱子之傳義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禮不敢行。”(魯迅語) [3] 
工山水、人物,兼寫花卉,用筆構圖,自成一家,古樸高逸,有金石味。其作品衝破傳統畫法,自闢蹊徑,故一般士大夫之畫傳不載。《工餘談藝》

蘇仁山後世影響

他獨創一格的清新畫風,對時尚摹古崇古的清代畫壇帶來了較強的衝擊力,從而為嶺南畫風的嬗變倡導了先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