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蘆笙筒

鎖定
自由簧氣鳴樂器,亦稱“地筒”“莽筒”“蘆笙筒”“果董”“董果木”“筒卜”“咚的”。
中文名
蘆笙筒
別    名
地筒
類    型
自由簧氣鳴樂器
流傳範圍
貴州、雲南、廣西等地的苗族
流傳貴州、雲南、廣西、湖南等地的苗族、侗族、水族、瑤族中。竹製,規格不一。由一根蘆笙管和共鳴筒組成。蘆笙管取材細竹,底節稍上管壁開長方形孔,用蜂蠟粘制簧片,發音原理與常見蘆笙管相同。管上端為吹口,把蘆笙管插入粗毛竹共鳴發音,粗毛竹內的氣柱固有頻率與蘆笙管共鳴。有用樹木刳成的共鳴管,長度可達2米。發音宏亮。
吹奏時,呈站姿,筒斜擱於地,將蘆笙管插至筒底,吹髮單音。有用兩根蘆笙管的,兩者音高為五度。通常作為蘆笙樂隊的低音,由小、中、次中、大、最大等五個聲部組成,一般A1至a。音色渾厚。常於節慶時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