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藺相如

(政治家、外交家)

鎖定
藺相如(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趙國上卿,趙國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個事件: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1] 
藺相如原為宦者令繆賢的舍人。趙惠文王時,秦昭襄王寫信給趙王,願以十五個城池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和氏璧來到秦國,據理力爭,機智周旋,終於完璧歸趙。公元前279年,秦王與趙王相會於澠池,他隨侍趙惠文王,當面斥責強大的秦國,不辱國體,使趙王沒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為上卿,居官於廉頗之上。廉頗居功自恃,不服相如,恥居其下,並揚言要羞辱相如。藺相如為保持將相和睦,不使外敵有隙可乘,始終迴避忍讓。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善自謙抑的精神感動了廉頗,於是親自到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二人成為刎頸之交
圖片來源:
所處時代
戰國時期(趙國)
民族族羣
華夏族
主要成就
完璧歸趙
主要成就
澠池之會
最高官職
上卿
本    名
藺相如
職    業
政治家、外交家

藺相如人物生平

藺相如繆賢舉薦

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到了楚國和氏璧。秦昭王聽説了這件事,就派人給趙惠文王一封書信,表示願意用十五座城交換這塊寶玉。趙惠文王同大將軍廉頗及大臣們商量:要是把寶玉給了秦國,秦國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騙;要是不給呢,就怕秦軍馬上來攻打。怎麼解決沒有確定,想找一個能派到秦國去回覆的使者,沒能找到。 [2] 
宦者令繆賢説:“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派去。”趙惠文王問:“你怎麼知道他可以呢?”繆賢回答説:“為臣曾犯過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説:‘您怎麼會了解燕王呢?’我對他説:‘我曾隨從大王在國境上與燕王會見,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説“願意跟您交個朋友”。因此我就瞭解他了,所以想往他那裏去。’藺相如對我説:‘趙國強,燕國弱,而您受寵於趙惠文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結交。現在您是逃出趙國奔到燕國,燕國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還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請求治罪,這樣也許僥倖被赦免。’臣聽從了他的意見,大王也開恩赦免了為臣。為臣私下認為這人是個勇士,有智謀,派他出使很適宜。”
於是趙惠文王立即召見,問藺相如説:“秦昭王用十五座城請求交換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給他?”藺相如説:“秦國強,趙國弱,不能不答應它。”趙惠文王説:“得了我的寶璧,不給我城邑,怎麼辦?”藺相如説:“秦國請求用城換璧,趙國如不答應,趙國理虧;趙國給了璧而秦國不給趙國城邑,秦國理虧。兩種對策衡量一下,寧可答應它,讓秦國來承擔理虧的責任。”趙惠文王説:“誰可以派為使臣?”藺相如説:“大王如果確實無人可派,臣願捧護寶璧前往出使。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寶璧留給秦國;城邑不能歸趙國,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趙惠文王於是就派遣藺相如帶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3] 

藺相如完璧歸趙

藺相如
藺相如(4張)
秦昭王坐在章台上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璧獻給秦昭王。秦昭王大喜,把寶璧給妻妾和左右侍從傳看,左右都高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昭王沒有用城邑給趙國抵償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説:“璧上有個小紅斑,讓我指給大王看。”
秦昭王把璧交給他,藺相如於是手持璧玉退後幾步站定,身體靠在柱子上,怒髮衝冠,對秦昭王説:“大王想得到寶璧,派人送信給趙惠文王,趙惠文王召集全體大臣商議,大家都説:‘秦國貪得無厭,倚仗它的強大,想用空話得到寶璧,給我們的城邑恐怕是不能得到的。’商議的結果不想把寶璧給秦國。我認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是大國呢!況且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就使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該的。於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寶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國書。為什麼要這樣呢?是尊重大國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來到貴國,大王卻在一般的台觀接見我,禮節非常傲慢;得到寶璧後,傳給姬妾們觀看,這樣來戲弄我。我觀察大王沒有給趙王十五城的誠意,所以我又收回寶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頭今天就同寶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藺相如手持寶璧,斜視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昭王怕他真把寶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如此,並召來主管的官員查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交割給趙國。
藺相如估計秦昭王不過用欺詐手段假裝給趙國城邑,實際上趙國是不可能得到的,於是就對秦昭王説:“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物,趙王懼怕貴國,不敢不奉獻出來。趙王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應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賓大典,我才敢獻上寶璧。”秦昭王估量此事,畢竟不可強力奪取,於是就答應齋戒五天,請藺相如住在廣成賓館。藺相如估計秦昭王雖然答應齋戒,但必定背約不給城邑,便派他的隨從穿上粗麻布衣服,懷中藏好寶璧,從小路逃出,把寶璧送回趙國。 [4] 
秦昭王齋戒五天後,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賓大典,去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後,對秦昭王説:“秦國從穆公以來的二十幾位君主,從沒有一個堅守盟約的。我實在是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惠文王,所以派人帶着寶璧回去,從小路已到趙國了。況且秦強趙弱,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趙國,趙國立即就把寶璧送來。如今憑您秦國的強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讓給趙國,趙國怎麼敢留下寶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之罪應被誅殺,我情願下油鍋被烹,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細考慮此事。”秦昭王和羣臣面面相覷並有驚怪之聲。侍從有人要把藺相如拉下去,秦昭王趁機説:“如今殺了藺相如,終歸還是得不到寶璧,反而破壞了秦趙兩國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趙國,趙惠文王難道會為了一塊璧玉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最終還是在殿堂上接見藺相如,完成了大禮讓他回國。 [5] 
藺相如回國後,趙惠文王認為他是一位稱職的大夫,身為使臣不受諸侯的欺辱,於是封藺相如為上大夫。秦國沒有把城邑給趙國,趙國也始終不給秦國和氏璧。 [6] 

藺相如澠池會盟

公元前282年,秦國派大將白起攻取了趙國的兩塊地方。第二年,秦國又派兵攻佔了趙國的石城;又過了一年,再向趙國進攻,兩國交戰,趙國損失了兩萬多軍隊,但秦軍的攻勢也被遏止了。 [7]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集中力量攻擊楚國,於是派使者到趙國,約趙惠文王西河外的澠池見面,互修友好。
藺相如與廉頗 藺相如與廉頗
趙惠文王害怕秦國,想不去。廉頗、藺相如商議道:“大王如果不去,就顯得趙國既軟弱又膽小。”趙惠文王於是前往赴會,相如隨行。廉頗送到邊境,和趙惠文王訣別説:“大王此行,估計路程和會見禮儀結束,再加上返回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十天。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就請您允許我們立太子為王,以斷絕秦國的妄想。”趙惠文王同意這個意見,便去澠池與秦昭王會見。 [8] 
秦昭王飲到酒興正濃時,説:“寡人私下裏聽説趙王愛好音樂,請您彈瑟吧!”趙惠文王就彈起瑟來。秦國的史官上前來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一起飲酒,令趙王彈瑟。”藺相如上前説:“趙王私下裏聽説秦王擅長秦地土樂,請讓我給秦昭王捧上盆缶,以便互相娛樂。”秦昭王發怒,不答應。這時藺相如向前遞上瓦缶,並跪下請秦昭王演奏。秦昭王不肯擊缶,相如説:“在這五步之內,我藺相如要把脖頸裏的血濺在大王身上了!”侍從們想要殺藺相如,藺相如圓睜雙眼大喝一聲,侍從們都嚇得倒退。
當時秦昭王不大高興,也只好敲了一下缶。相如回頭招呼趙國史官寫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敲缶。”秦國的大臣們説:“請你們用趙國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獻禮。”藺相如也説:“請你們用秦國的咸陽向趙惠文王獻禮。”秦昭王直到酒宴結束,始終也未能壓倒趙國。趙國原來也部署了大批軍隊來防備秦國,因而秦國也不敢有什麼舉動。 [9] 

藺相如將相和

澠池會結束以後,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9] 
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
廉頗説:“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説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卑賤之人,我感到羞恥,在他下面我難以忍受。”並且揚言説:“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藺相如聽到後,不肯和他相會。藺相如每到上朝時,常常推説有病,不願和廉頗去爭位次的先後。沒過多久,相如外出,遠遠看到廉頗,相如就掉轉車子迴避。 [10] 
於是相如的門客就一起來直言進諫説:“我們所以離開親人來侍奉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節義呀。如今您與廉頗官位相同,廉將軍口出惡言,而您卻害怕躲避他,您怕得也太過分了,平庸的人尚且感到羞恥,何況是身為將相的人呢!我們這些人沒出息,請讓我們告辭吧!”
藺相如堅決地挽留他們,説:“諸位認為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厲害?”回答説:“廉將軍比不了秦王。”相如説:“以秦王的威勢,而我卻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羣臣,我藺相如雖然無能,難道會怕廉將軍嗎?但是我想到,強秦所以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呀,如今兩虎相鬥,勢必不能共存。我所以這樣忍讓,就是為了要把國家的急難擺在前面,而把個人的私怨放在後面。”廉頗聽説了這些話,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揹着荊條,由賓客帶引,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説:“我是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您是如此的寬厚啊!”二人終於相互交歡和好,成為生死與共的好友。 [11] 

藺相如阻用趙括

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去世,太子趙孝成王即位。
公元前259年,秦軍與趙軍在長平對陣,那時趙奢已死,藺相如也已病危,趙孝成王派廉頗率兵攻打秦軍,秦軍幾次打敗趙軍,趙軍堅守營壘不出戰。秦軍屢次挑戰。廉頗置之不理。趙王聽信秦軍間諜散佈的謠言。秦軍間諜説:“秦軍所厭惡忌諱的,就是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來做將軍。”趙孝成王因此就以趙括為將軍,取代了廉頗。藺相如説:“大王只憑名聲來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把調絃的柱粘死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趙括只會讀他父親留下的書,不懂得靈活應變。”趙王不聽,還是命趙括為將。後來,趙括果然慘敗,四十萬趙軍被坑殺,趙國幾乎滅亡,幸得五國出兵相救,藺相如大約在這一個時期去世。 [12] 

藺相如歷史評價

繆賢:“其人勇士,有智謀。” [13] 
司馬遷:①“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13]  ;②能信意彊秦,而屈體廉子,用徇其君,俱重於諸侯。 [14] 
劉向:“趙任藺相如,秦兵不敢出鄢陵;任唐睢,國獨特立。”
世説新語》:“廉頗、藺相如雖千載上死人,懍懍恆如有生氣。”
司馬貞:“清梠凜凜,壯氣熊熊。各竭誠義,遞為雌雄。和璧聘返,澠池好通。負荊知懼,屈節推工。” [13] 
司馬光:“相如抗節不撓,視死如歸,卒欺秦王而歸璧於趙。”
黃義剛:”藺相如其始能勇於制秦,其終能和以待廉頗,可謂賢矣。但以義剛觀之,使相如能以待廉之術待秦,乃為善謀。蓋柔乃能制剛,弱乃能勝強。今乃欲以匹夫之勇,恃區區之趙而鬥強秦。若秦奮其虎狼之威,將何以處之?今能使秦不加兵者,特幸而成事耳。“
陳普:“長年霜骨白皚皚,廉藺羞顏似濕灰。白起殺心如未謝,二家隨璧獻章台。”
徐鈞:“擊何分秦勝負,璧還不是趙存亡。最憐恃勇偏輕舉,直挾君王冒虎狼。”
王世貞:“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錢謙益:“危計難成五步間,置君虎口幸全還。世人莫笑三閭懦,不勸懷王會武關。”

藺相如人物爭議

藺相如埋葬地點

  • 河北説
藺相如墓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城北40華里的南城鄉羌村。原有古廟三楹,廟有塑像,藺相如墓在其廟後。後歷經戰亂。1997年3月重修,2000年8月完工。現藺相如墓佔地20餘畝,墓前有石碑一座,大殿三間。殿內塑有藺相如像,牆壁繪有完璧歸趙、秦王擊缶、負荊請罪、小巷回車等壁畫。
  • 山西説
藺相如墓地位於山西省古縣東北約50公里處的藺子坪村,村南200米許,墓高約8米,圍約50餘米;墓前有一石碑,其碑文歷千年歲月已不可辨,然其正而之“趙上卿藺相如墓”幾個大字猶十分清晰。周圍有不少古樹,墓地前豎立着民國時建的相如墓碑、《藺相如墓告示碑》和《藺相如墓誌銘》三塊碑。
  • 陝西説
藺相如墓地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東15公里,戲河之西,臨馬道北,有座佔地6600平方米,高15米,呈方形隆頂的古冢。據清·康熙《臨潼縣誌》載:“相如墓在馬崖道上”。清代著名考古學家,陝西巡撫畢沅亦為之樹碑曰:“趙大夫藺相如之墓”(1952年,戲河人在戲河橋下撈出此碑,後一直保存在戲河小學,“文革”期間被毀壞)。
藺氏後人為逃避災難改姓為門,祖祖輩輩居住在墓之西北,名門家村,現代的門家村人仍尊藺相如為其祖先,每年掃墓祭奠。

藺相如故里之爭

  • 邯鄲説
據民國28年刊《邯鄲縣誌》“地理志。古蹟”載:“藺相如宅:在縣西南二十里。今其地名藺家河。”(台灣成文出版社影印本239頁)。
《廣平府志》、《邯鄲縣誌》、民間傳説及一九九五年由大名人士張建華先生主編的《邯鄲辭典》均有文字記述。村史悠久,沿襲至今,公元前279年已有文字記載,千古無可爭議之名相、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生於斯。
又據《史記藺相如廉頗列傳》注:“藺相如墓:在邯鄲西南六里。”(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九冊,第2449頁)。又據《史記正義》載:“藺相如墓在邯鄲西南二十三里。”又據民國28年刊《邯鄲縣誌》“地理志。古蹟”載:“藺相如墓:距城西南三十五里。相傳有相如墓,已湮沒。”(台灣成文出版社影印本239頁)。
  • 安陽説
藺相如廟 藺相如廟
據《安陽縣誌》記載:“相村在水冶西南,戰國時藺相如故里,有碑文可考。世傳藺相如生於漸平崗村,後移此村,因以相名。”相村、漸平崗、崗西村,均為相府宅地。藺相如故居,在崗西村有一個樓院,原庭堂寬敞,秀麗豪華。崗西村正北大路,直通藺相如祖墳塋地,兩旁松柏成蔭,石人石馬石羊石象成對,前有殿宇靈堂,後有蓮花池塘,由玉帶石橋連接。但因年久失修,現僅存樓院房基,蓮花池也變成了蓮花地。崗西村西頭,還有藺氏祠堂,家譜是布帛掛軸,上面畫着藺相如彩色遺像,下面排列着後世宗室,現已近百代世孫。藺氏每家操辦喪事,都要到祠堂先燒箔焚香祭奠祖宗,然後才殯埋下葬,直到如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葬禮儀式。 [15] 

藺相如官職爭議

京劇中有一個著名的傳統劇目《將相和》,這裏的“將”就是廉頗,這裏的“相”自然就是藺相如了,於是,許多人就以為歷史上藺相如的官職就是宰相。其實,藺相如從來就沒有做過相。
戰國時代,趙國最高的官職稱為“相邦”,西漢司馬遷寫《史記》時,因為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改“邦”為“國”,從此“相邦”稱為“相國”,簡稱為“相”。《荀子·王霸》中説,相國是“百官之長”。在當時,相是整個官僚機構的首腦,是國王的輔弼,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藺相如原來是趙國宦者令繆賢的舍人,出身低微。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他因完璧歸趙,被趙惠文王拜為上大夫。澠池會上,藺相如力挫強秦,為趙國保住了尊嚴,趙惠文王“以藺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這是《史記》對藺相如的最後記載,可能不久他就病故了。從藺相如嶄露頭角到“病篤”,這期間並沒有過為相的記載,只知道他位在上卿,與趙奢、廉頗同列。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載“平原君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複位”。可見,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才是趙國的相。平原君為趙相在藺相如當了上大夫之前,卒於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在藺相如病篤之後。平原君“三去相,三複位”的“三”應該是實數。《史記·趙世家》記,趙惠文王“十四年,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取靈丘”。《樂毅列傳》也説“以相國印授樂毅”。《史記·趙世家》又記,趙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魏冉來相趙”。又説“齊安平君田單將趙師而攻燕中陽,拔之。又攻韓注人,拔之。二年,惠文後卒。田單為相”。樂毅、魏冉、田單這三人全是“外國人”,授之相印都是一種臨時的政治手段,他們為趙相的時間都很短,實權仍在平原君趙勝的手中。以上所述證明,藺相如活動的時代內,平原君是趙國的相。即使在平原君“三去相”的時間內,為相的也不是藺相如。
相反,廉頗倒是當過相的。《史記·趙世家》載,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以尉文封相國廉頗為信平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也説“趙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假,意為代理,暫時的。廉頗做的是代理之相,這時平原君剛死不久,由廉頗暫理國政。

藺相如影視形象

謝園飾演的藺相如 謝園飾演的藺相如 [16]
1994年電視劇《東方小故事之完璧歸趙》、《東方小故事之將相和》:張孝中飾演藺相如。
2004年電視劇《西風烈》(又名《鐵血長平》):謝園飾演藺相如。
2012年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焦俊翔飾藺相如。
2013年電影《澠池會》:牟鳳彬飾藺相如。
2015年電視劇《羋月傳》:譚洋飾演藺相如。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09-25]
  • 2.    《史記》: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 3.    《史記》: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脱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 4.    《史記》: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彊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 5.    《史記》: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彊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 6.    《史記》: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 7.    《史記》: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 8.    《史記》: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 9.    《史記》: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羣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 10.    《史記》: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
  • 11.    《史記》: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 12.    《史記》:後四年,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將之。
  • 13.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2-13]
  • 14.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能信意彊秦,而屈體廉子,用徇其君,俱重於諸侯。作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國學導航.2006-09-12[引用日期2023-09-25]
  • 15.    “藺相如故里”尋蹤:洪洞縣許村藺姓是後裔  .中新網[引用日期2014-02-14]
  • 16.    圖文:《鐵血長平》主要演員簡介-謝園(飾藺相如)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2-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