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藺家莊村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鳳城街道下轄村)

鎖定
藺家莊村隸屬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鳳城街道 [2]  ,位於萊蕪區西北2公里處,風景秀麗的雅魯山之陰。山南是泰山鋼鐵總公司,村西南為萊礦醫院,西面與方下鎮張公清村為鄰,北與古石溝村相接,市區西環路由村西而過。藺家莊村交通便利,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全村420户,1276口人,耕地面積1400畝。 [1] 
中文名
藺家莊村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鳳城街道
地理位置
萊蕪區西北2公里
人口數量
1276人
耕地面積
1400畝

藺家莊村歷史沿革

村碑記載:藺家莊,明朝初年穀姓由河北棗強縣遷此,藺姓早居,原名豐穩莊,後改稱藺家莊。
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藺家莊屬萊東縣礦山區;1945年10月,恢復原萊蕪縣建制,全縣劃為13區,藺家莊屬礦山區;1958年3月屬城關鎮管轄;同年10月屬城關人民公社管轄;翌年2月改稱礦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銷礦山人民公社,改為萊城辦事處;1985年11月改稱城區辦事處;1993年1月改稱城市街道辦事處;2001年1月原城市街道辦事處與原北孝義鄉合併成立鳳城街道辦事處 [1]  2019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藺家莊村隸屬於濟南市萊蕪區鳳城街道。 [2] 

藺家莊村經濟生活

藺家莊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野生的喬木、灌木類有酸棗、黃杏、荊、杜梨、枸杞、迎春柳等。另外還有金針、沙蓬、薺菜、掃帚菜、黃草、刺蝟皮草等。可作藥材用的有柴胡、白朮、生薑、白茅根、青蒿、雞冠花、野菊花、大棗、山楂、核桃等。
此外,地下礦藏主要有煤、鐵、銅、石灰石等。在雅魯山上曾發現有先人鍊鐵的遺址。現山前建有城區鐵礦,前些年開採出大量的高品位的鐵礦石,供應萊鋼總廠。
藺家莊地質屬棕壤土類。南面是山,地勢東陡西緩,東部、北部為丘陵,西部是平原和梯田。土壤適宜種植生薑、大蒜、土豆、大葱、地瓜、旱煙等農作物。其中藺家莊旱煙最為有名,曾是萊蕪盛極一時的名產。其煙葉肥厚,葉多梗少,經精心烤制而成的成品旱煙,具有色澤金黃、軟硬適中、吸時煙灰潔白、長時不吸不截火、其味辛辣中暗透清香等特點,遂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主要品種有小柳葉、大柳葉、垛葉子、大青橋等。20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大多吸省時省力的機制捲煙,藺家莊煙葉逐步退出市場,現旱煙已不再種植。
藺家莊自古以來水源奇缺。昔日有句順口溜:伸钁石頭蛋,神仙難改變,十年九年旱,離鄉去要飯。
建國後,為使村人用上當家水,曾修塘3座,挖深溝2000餘米(引大冶水庫水)、掘嶺修儲水池1座(佔地10畝),打深井2眼,共開工調水大小工程6項,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缺水的難題。1971年“農業學大寨”期間,藺家莊除完成公社分配的“戰山河”會戰任務外,結合本村實際深翻土地800畝,把原來凸凹不平的山溝變成了良田,人均耕地達到1畝。1990年經辦事處主要領導聯繫,“二勘”打井隊為該村在曹東打深井1眼。1993年在村北修一方塘,能儲水萬方,並且還在村東嶺、南嶺修建3000立方方塘兩個,從而大大改善了用水條件。從1997年開始先後投資近40萬元,延伸輸水管道近萬米,使水澆地面積擴大到1000畝。2002年遇到特大幹旱,但莊稼基本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仍然獲得了好收成。
藺家莊出產生薑、大蒜、大葱、土豆,生薑質量優、產量高、耐儲存,年產量達3000噸,主要銷往新疆、蘭州、重慶、廣州、深圳、東北三省及北京等市地。前些年賣出生薑增加了收入,幾乎家家都有電話,很多人買上了手機,還有兩户上了互聯網。
在發展傳統農業的同時,藺家莊還大力發展民營企業。20世紀70年代,就成立了建築隊、磨麪坊、彈花坊、粉皮坊、麪條加工、饃饃坊、油坊等。1986年村裏投資10萬元,建磚廠1處,年產紅磚3000萬塊。特別是近10年來,除建起了泰華化工廠、汽車配件廠外,還發展木器加工廠3個、洗姜廠4個、奶牛廠2個、大型養雞廠5個、大型養豬廠1個、製藥廠1個、養狐廠1個,其它批發部、營銷點10多個,從業人員250多人。2000年投資400萬元,在西環路興建商業樓28座,現已投入經營。
2001年農曆八月六日,藺家莊投資建起農貿市場一處,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及周邊羣眾售貨購物。每逢集日,日成交額4萬多元。 [1] 

藺家莊村人文歷史

村前的雅魯山,又名九頂雅鹿山,因其有九個山崮頂而得名,其上花果飄香,自然景點甚多,是萊蕪名勝景點之一。
據惠普橋碑記載,“雅鹿山原名鹿鳴山”。關於“鹿鳴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説。
古時候,山上蒼松翠柏,茂密成林,百花競豔,百鳥爭鳴,成羣的梅花鹿無拘無束地在山上繁衍生息,山前山後居住的人家時常可以聽到鹿的叫聲,人們皆稱之為“吉祥之兆”。不知什麼原因,若干年後,山上只剩下一隻梅花鹿,且修煉成仙。仙鹿樂於助人,十里八鄉的村民如遇難事,便求仙鹿指點迷津,有求必應,異常靈驗。為報仙鹿大恩大德,村民稱此山為“鹿鳴山”。
村東一里處有母雞嶺。傳説在很早以前,附近村莊有一村民上嶺割草,忽聞不遠處的草叢中有母雞“咯、咯、咯”和小雞“喳、喳、喳”的叫聲,該村民尋聲望去,見一老母雞領着一羣小雞正在草叢中覓食,他見在這荒山野嶺中有這筆意外之財,遂猛地撲上去抓住一隻小雞,氣急的老母雞猛地跳起狠狠地啄了此人屁股一口,此人“哎喲”一聲撲倒在地。待醒過神來,母雞、小雞都不見了,而手裏的小雞竟然變成了一隻金雞。此人喜出望外,被雞啄過的屁股也不覺疼了,但回家後屁股上就長了一個瘡,因無錢醫治,只好把金雞賣掉。後來瘡治好了,錢也花光了,到頭來還是空歡喜一場。
藺家莊村西南原有廟宇一座。北面大殿五間,東西配房,南面是土地廟,東南有鐘樓一座,每逢村內大事撞鐘告示。土地廟前有一國槐,樹幹須五人環抱,樹冠高四丈開外,遮陰四畝地,是平日村民休憩之處。該樹建國前被砍掉,解成200條枕木,運到章丘修膠濟鐵路,支援前線。廟前有惠普橋。1922年村民集資在廟裏辦小學一處,培養了不少文化人才。後廟、橋都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拆除,現僅存其遺址。
村西北兩華里處,有怪石一尊,名“蛤蟆石”。據傳説很早以前,南蠻子發現該石裏面有個金蛤蟆,隨後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把金蛤蟆偷走了。只留有蛤蟆石和巨石中的哈蟆窩。 [1]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守城部隊龜縮於雅魯山上,把滿山的柏樹全部砍掉,用於扎木寨修碉堡,使碗口粗的柏樹毀於一旦。1947年2月萊蕪戰役打響。解放軍多次發起猛攻,國民黨部隊損失慘重,雅魯山成了國民黨部隊的葬身之地。革命就會有犧牲。戰役結束,我軍烈士的遺體,都安葬在村南一塊大地裏。為讓後人永遠銘記這些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1952年12月,萊蕪縣人民政府在雅魯山南麓修建了烈士陵園,烈士的遺骨都遷到此處掩埋。 [1] 

藺家莊村文化教育

藺家莊村歷來文化生活活躍。建國以前就成立了萊蕪梆子劇團。演出的古裝戲有《豹頭山》、《對松關》、《破洪州》、《鍘趙王》、《兩狼山》、《拾玉鐲》等。每逢節日在本村或到外面演出,頗受羣眾歡迎。在1957年萊蕪業餘劇團匯演中,演員王希聚獲得一等獎。20世紀60年代藺家莊萊蕪梆子劇團編排了現代戲《奪印》、《焦裕祿》、《紅燈記》、《三定樁》等,並自編自演了計劃生育題材的《新式結婚記》。1969年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期間,由女演員張桂華自編自演的萊蕪梆子《慶九大》,曾在全縣錄音播放。
藺家莊在建國前還成立了一支民間樂隊。1997年元宵節,全縣在萊城進行文藝匯演,藺家莊樂隊是一個嗩吶隊。
在藺家莊村,尊師重教已形成良好風氣,他們年年投入教育資金搞設施建設。過去本村小學教學設施落後,院牆殘缺不全,教室門窗玻璃七漏風八漏氣,辦公室也只能湊合着用。經過幾年的不斷建設,院牆、校門、教室煥然一新。藺家莊小學在辦事處內第一個使用上熱氣爐,近百名師生告別了“苦讀寒窗”的歷史。每年教師節,各企業、運銷專業户,都拿出錢來,與教師共度節日。2002年六·一兒童節,村裏撥專款為全體師生每人購置了一套衣服。教師節又拿出專門獎金,獎勵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受到師生及社會各界好評,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藺家莊村尊師重教已結出碩果。村裏一共有大學生25人,其中碩士生、博士生4人。 [1] 

藺家莊村人物事件

一、烈士英名錄
王希元
二、歷任村支書
1949年1月-1967年2月 秦繼庚
1971年1月-1971年12月 王訓芝
1972年1月-1983年12月 秦繼庚
1984年1月-1988年 亓廷梓
1989年 閆長明
1990年 張學利
1991年 曹延忠
1992年1月- 王懷利
三、歷任村主任
1950年-1954年12月 亓廷祥
1955年-1956年 谷現玲
1957年-1960年 王懷同
1961年-1965年1月 王懷芝
1965年2月-1967年2月 王懷同
1969年-1971年 秦繼庚
1972年-1975年 王懷同
1976年-1983年12月 閆長明
1984年1月-1987年2月 張其中
1987年8月-1988年l2月 閆長明
1989年 張學利
1991年 王懷利
1992年 亓希之
1996年1月-1999年4月 谷增臣
1999年4月-2002年2月 谷增柱
2002年2月- 谷增臣
四、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段明玉 原北京市宣武區武裝部長,已退休
王榮生 原解放軍某部副團長,已退休
秦學興 原萊蕪市國税局總會計師,已退休
五、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王偉華 萊蕪市十七中高級教師
六、亓書田
建國前在村裏開藥鋪,他醫道高明,治好了不少疑難病症。他惜乎窮人,經營宗旨是:窮人吃藥,富人拿錢。藥鋪常年掛着一副對聯:但願世間人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他的醫德在萊城以西廣為流傳,請他看病的人天天絡繹不絕。
同時,為杜絕青壯年農閒時犯罪,他出錢買鑼鼓及戲裝成立戲班子,把人攏起來學戲,穩定了村風,樹起了正氣,這在當時是對藺家莊村的一大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