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藩后街

鎖定
藩后街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被稱為“三湘第一官巷”。 [1-2]  全長244米。 [1]  因藩司(湖南布政司)而得名。 [8]  這裏一直是湖湘重要衙門所在之地,清代湖南布政使司衙門,民國時期作過省長公署和省參議會。 [6] 
中文名
藩后街
別    名
三湘第一官巷 [1-2] 
地理位置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藩后街社區 [4-5] 

藩后街區域位置

南臨解放中路,北靠五一大道,東以東慶街、落星田背街小巷為界,西達蔡鍔中路。 [7] 

藩后街歷史沿革

藩后街及其周邊街道的格局,是明代以後形成的。明英宗第七子受封吉王於長沙就藩,將原潭王府故址改建吉王府,形成了自司門口、八角亭、走馬樓、藩正街到藩后街的基本建設格局,藩后街因其位於當時的行政機構布政司之後而得名。 [1-2] 
清朝在此設置湖南布政使司衙門。 [1-2]  [6] 
1926年蔣介石北伐軍進入長沙,這裏是北伐軍的總司令部。 [6] 
歷史上的藩后街
歷史上的藩后街(2張)
1938年“文夕大火”將其夷為平地。 [1-2] 
1949年10月,長沙市人民政府成立,首任市長閻子祥,機關設在長沙市東區(今芙蓉區)藩后街。 [6] 
2005年11月27日,藩后街全面改造完畢。 [1-2] 
2016年起,藩后街社區對老街進行了提質改造,在街道西頭興建了一座牌樓。 [7] 

藩后街主要景觀

藩后街藩后街仿古牌樓

藩后街-仿古牌樓
藩后街-仿古牌樓(2張)
仿古牌樓位於藩后街西大門,全用整條上等麻石鑲嵌而成。牌樓的正面與背面設計完全一樣,所不同的是正面兩側有雌雄一對獅子把守。牌樓上方正反兩面鐫刻着“藩后街”字樣。 [1-2]  總重量達13噸。 [7] 

藩后街藩后街文化牆

藩后街-文化牆
藩后街-文化牆(15張)
文化牆由29塊用陶瓷燒製的浮雕組成,集中展示長沙的民俗文化和名勝古蹟,包括《水陸洲橘農》、《營盤連角》、《天心閣》、《火宮殿》、《開福寺曉鍾》、《八角亭商賈》、《市井文化》等,文化牆的每兩塊浮雕之間,均設置了一個玻璃櫥窗。25個櫥窗內陳列着25種銅官窯傳人燒製的仿古陶瓷,包括《雙魚形壺》、《花釉水壺》、《龍提手壺》、《頂盆力士俑》、《獸嘴壺》、《騎獸陶俑》等。 [1-2]  “廉政文化牆”佔據了藩后街近一半的長度,有廉政人物、廉政故事、廉政漫畫等。 [5] 
藩后街文化牆兩側的每個玻璃窗頂上,還裝了一盞仿古六角燈。燈泡裝在六角燈內,每個面都有一個“藩”字,六角燈連成一線構成一道風景線。 [1-2] 

藩后街藩后街古井

藩后街古井
藩后街古井(1張)
這口井的歷史可追溯到清代, [3]  在鋪滿仿古麻石的藩后街西段南側,有一口一直為當地市民提供飲用水源的古井。 [1]  古井有兩個圓孔,由一條指寬的細縫連接。井蓋是一塊厚厚的麻石板,足有20釐米高。 [3]  井內是用楠木架構起來的,還沉積了不少官銀,從這個孔將桶子放進去,沿着中間的縫隙一拉,到那個孔,水就打好了, [3] 
而今市民雖然不再飲用古井裏的水,但芙蓉區街巷提質改造辦仍然修建仿古護井亭保護古井。古井東側設置了兩條仿古木凳。 [1-2]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