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藥物分析學

(藥學學科中的二級學科)

鎖定
藥物分析學是有個從20世紀初的一種專門技術逐步發展成的學科。該學科涉及的研究範圍包括藥品質量控制、臨牀藥學、中藥與天然藥物分析、藥物代謝分析、法醫毒物分析、興奮劑檢測和藥物製劑分析等。隨着藥物科學的迅猛發展,各相關學科對藥物分析學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它已不再僅僅侷限於對藥物進行靜態的質量控制,而是發展到對製藥過程、生物體內和代謝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和動態分析研究。
中文名
藥物分析學
外文名
Drug analysis
定    義
藥學學科中的一門二級學科
性    質
學術學科概念

藥物分析學研究內容及方向

藥物分析學是藥學學科中的一門二級學科。它是運用物理學,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和微生物學等的方法和技術,研究藥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藥物的質量控制和新藥開發研究的一門科學。現階段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化學藥物和生物技術藥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藥物質量標準的制定。
2.藥物分析中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及其在藥學和生物醫學中的 應用。
3.體內藥物分析。
4.中藥分析和新藥開發研究。

藥物分析學研究任務

藥物分析在藥品的質量控制中擔任着最主要的任務。包括藥物成品的理化檢驗,藥物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藥物貯存過程中的質量考察,醫院調配製劑的快速分析,新藥研究開發中的質量標準制訂以及體內藥物分析等。
首先,是藥物成品的理化檢驗,通過檢驗,判斷藥品是否符合藥品質量標準的要求,合格的藥品方能銷售和使用。在藥物的生產過程中,為保證產品的質量,需要對原料、中間體、副產物等進行分析監控。對貯存過程中的藥品需要定期進行質量考察,以便採用合理的貯存條件和管理方法,保證藥品在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的質量穩定。在醫院調配製劑的快速分析檢驗同樣需要藥物分析的手段,以保證其製劑的質量。
其次,在新藥的研製開發中,除對新藥的合成路線、藥理毒理、製劑工藝等進行研究外,還需要進行質量標準和穩定性研究。即根據藥物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和可能影響質量的因素,設計出藥品真偽的鑑別、純度檢查和含量測定的方法,並建立新藥的質量標難。
此外,在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製劑生物利用度、臨牀藥理學以及臨牀血藥濃度監調中,同樣需要藥物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對血液、組織、器官中的藥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瞭解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消除等一系列過程,研究藥物的作用特性和作用機制,為臨牀合理用藥,尋找活性代謝物,發現先導化合物提供必要的信息。
由此可見,從藥物的研製、生產、貯藏、供應、使用到臨牀血藥濃度監測一系列過程都離不開藥物分析的方法和手段。所以藥物分析不僅僅是靜態的常規檢驗,而且要深入到生物體內、代謝過程、工藝流程、反應歷程和綜合評價上進行動態的分析監控,分析方法朝着更加準確、靈敏、專屬、快速、多種方法聯用,以及連續化、自動化、最優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將使藥物分析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各種新技術、新方法的發展將會為藥物分析工作者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所有這些進展,無疑將大大促進藥品質量的提高,進一步確保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滿足人民羣眾對身體健康日益迫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