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藥學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藥學(pharmacy)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藥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4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 
藥學是一門以化學、生物學和醫學為主要理論,指導,研發、生產、使用和管理藥物的學科;該專業培養具備藥學學科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藥物研發、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領域,從事藥物發現與評價、藥物製劑設計與製備、藥品質量標準研究與質量控制、藥品管理以及藥學服務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1] 
中文名
藥學
外文名
pharmacy
專業代碼
100701
專業層次
本科
學科門類
醫學
專業類別
藥學類
修業年限
4年
授予學位
理學學士

藥學設置背景

藥學事業直接關係人民生命健康和國民經濟發展。一方面,藥品與人民生命健康休相關,在預防診斷、治療疾病和延長人類平均壽命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以合理用藥為核心的藥學服務越來越受到社會和民眾的重視;另一方面,藥品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許多國家都把醫藥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和支柱產業。
在中國,受龐大人口基數及老齡化趨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與用藥需求提升、國家藥品戰略安全、醫藥產業經濟迅速增長等因素推動,藥學專業人才在經濟建設與社會生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1] 
藥學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備的科學知識體系,包含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藥理學、藥劑學、生藥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臨牀藥學、藥事管理等主幹學科。 [1] 

藥學發展歷程

1998年,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藥學位列其中,專業代碼為100801,與中藥學藥物製劑共同組成藥學類專業,其中藥學、中藥學專業可授予醫學或理學學士學位,藥物製劑專業可授予醫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4] 
2012年,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版)》,藥學與藥物製劑共同組成藥學類專業,其中藥學專業代碼為100701,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5]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了《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藥學專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學制為4年。 [1] 
2020年,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版)》,藥學與藥物製劑臨牀藥學藥事管理藥物分析藥物化學海洋藥學化妝品科學與技術共同組成醫學門類藥學類專業,其中藥學專業代碼為100701。 [6] 

藥學培養目標

該專業培養具備藥學學科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在藥物研發、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領域,從事藥物發現與評價、藥物製劑設計與製備、藥品質量標準研究與質量控制、藥品管理以及藥學服務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1] 

藥學培養規格

  • 學位與學制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修業年限:4年
參考總學分:140~180學分(各高校可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調整)
  • 思想政治與德育要求
學生應達到國家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以及職業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較強的創新和創業意識、人際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 業務水平要求
(1)掌握藥學基礎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掌握與藥學相關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2)掌握藥學的基本知識與實驗技能,掌握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等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受到各學科實驗技能、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藥物研發、生產、流通、管理、質量控制和藥學服務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3)掌握藥學相關方面的知識及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夠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瞭解藥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動態和前沿信息,熟悉藥事法規、政策,熟練應用1門外語。
  • 體育能力要求
掌握體育運動的一般知識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衞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心理健康。 [1] 

藥學課程體系

藥學總體框架

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由通識類課程、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實踐環節等構成。
藥學專業教學內容應涵蓋以下所列課程的知識或技能,同時鼓勵高校設置體現學校、地域或者行業特色的相關選修課程,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建立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要、有特色的課程體系,並應高度重視專業實踐環節,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類課程在總學分中所佔的比例不低於25%,主要包括實驗、實訓、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等。鼓勵高校多途徑、多形式完成相關實踐教學內容。實驗教學中除基本教學內容外,還應有一定的綜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和特色實驗項目,每位教師指導學生數不超過35人。每位教師指導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人數原則上不超過6人。 [1] 

藥學理論課程

  • 通識類課程
除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外,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數學、物理學等)、外語、計算機與信息技術、體育、藝術等內容由高校根據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應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
  • 基礎課程
主要包括化學類、生物學類、醫學類課程。主要包含基礎化學課程羣(含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等,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單獨投課或合併投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等。
  • 專業核心課程
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事管理等。 [1] 

藥學實踐教學

主要包括實驗、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科研訓練、社會實踐等。
化學類、生物學類、醫學類基礎課程和藥學類專業課程的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學時比高於等於0.8:1,或實驗課總學時不少於550學時。
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的時間不少於16周。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應符合醫藥行業人才能力素質目標要求,並結合藥學科研與藥品生產的實際問題;綜述不能作為畢業論文選題。保證一人一題,使學生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實驗性論文選題佔該專業全部論文選題的比例不低於90%。所有學生均須通過客辯獲得畢業論文成績。答辯程序規範。 [1] 

藥學教學條件

藥學教師隊伍

  • 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要求
藥學專業應具有滿足專業教學需要的教師數量以及符合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師資結構。專任教師數量和結構滿足該專業教學需要,生師比應不高於18:1。新開辦專業的專任教師總數不少於15名。摺合在校生數大於120名時,每增加20名學生,至少應增加1名專任教師。所有專任教師必須取得教師資格證書。每1萬實驗教學人時數配備1名實驗技術人員。專任教師中70%以上具有碩士、博士學位。3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比例不低於30%。
  • 教師背景和水平要求
應有具備藥學類學歷教育背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且學術造詣較高的藥學專業負責人。專業核心課程教師中80%以上必須具備藥學類學歷教育背景。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3門課程每門至少有1名具有藥學類學歷教育背景及高級職稱的課程負責人,藥理學課程至少有1名具有醫學或藥學學歷教育背景及高級職稱的課程負責人。聘請知名科學家、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等各行各業優秀人才,兼職擔任專業課程、創新創業課程授課或指導教師。
教師應具有該專業類教學所需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教師在本科教學活動中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承擔一定的教學工作量。學生對教師教學工作總體評價良好。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應從事一定的教學研究,不斷改進教學工作,提升教學質量。
專任全職教師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3年平均發表該專業教學論文學術論文或主編(或副主編)正式出版教材數至少達到人均1篇(部)。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理學課程負責人應有相應的科研方向,具有主持省級及以上藥學科研項目的經歷。
  • 教師發展環境
高校應為教師發展提供機會和條件,促進教師素質持續提升。從組織和制度上保證教師專業發展,各專業應建立基層教學組織,健全資深師傳幫帶、集體備課和定期教學研討等機制。
有專業教師隊伍教學、科研能力發展規劃,並執行良好。主動為教師建立教學培訓計劃,重視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培訓,提出明確的培訓學時、學分要求。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全國藥學類專業師資培訓活動、講課競賽和職業技能競賽等。注重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和培養,為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建立通道和保障機制,有專門的青年教師培養髮展計劃和舉措。 [1] 

藥學設備資源

  • 基本條件
藥學專業的基本辦學條件參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試行)》規定的醫學院校的合格標準執行。
  • 教學設施
為教學提供足夠數量和功能的教室、自習室、實驗室以及各類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的課內外活動提供充足的設施保障。在制度和經費上保證實驗室對本科生開放。
  • 教學實驗室
(1)單項實驗教學時,生均使用面積不小於2.5平方米。
(2)照明、通風設施良好,水、電、氣管道及網絡走線等佈局安全、合理,符合國家規範。實驗台應耐化學腐蝕,並具有防水和阻燃性能。
(3)實驗室消防安全符合國家標準。實驗室配備數量充足的消防設施,有警示標誌,安全出口暢通,備有急救藥箱和常規藥品,並有各種緊急情況發生後的應急設施和措施。
(4)具有符合環保要求的三廢收集和處理措施。
(5)實驗用藥品的購置、存放和管理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 教學實驗儀器
(1)建有化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等實驗室或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儀器配備充足,能夠滿足教學需要。
(2)儀器設備台套數要求:基礎藥學實驗常用玻璃儀器應滿足每人1套;大部分實驗的儀器台套數滿足每組實驗不超過4人的需要;綜合實驗、大型儀器實驗的台套數(如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滿足每組實驗不超過6人的需要。
  • 實踐基地
有能夠滿足教學要求的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畢業實習的指導教師必須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如在校外實習基地完成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每人帶教學生不超過3人。
充分利用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業園等社會資源,作為創業教育實踐平台,建設一定數量的、形式多樣的創業實踐基地。
  • 信息資源要求
為學生推薦高質量的教材、參考資料和工具書,為師生提供充足的圖書資料、電子資料等信息資源。專業所在學校圖書館或所屬學院的資料室中應具有一定數量與該專業有關的中外文圖書、期刊、電子資源等各類資料,且各類資料的利用率高。訂閲藥學類核心期刊種類數不少於30種,其中外文期刊應占一定比例。
建設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課程網站,提供必要的網絡教學資源。 [1] 

藥學教學經費

  • 教學經費總額和生均教學經費
教學經費投入充足,每年的教學經費不低於學校該專業學費收入的20%。生均年教學日常運行支出不少於1200元,且應隨着教育事業經費的增長而穩步增長。
  • 新開辦專業的教學儀器設備價值
新開辦的藥學專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不少於300萬元,且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不少於5000元。
  • 新增儀器設備價值及儀器設備維護
從專業開始招生起5年內,設備總值1000萬元以內的專業,平均每年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不低於設備總值的10%。設備總值超過1000萬元的專業,平均每年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不少於20萬元。每年應有一定的教學科研儀器增長費和儀器設備維護費。 [1] 

藥學質量保障

  • 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要求
高校應對主要教學環節(包括理論課、實驗課等)建立比較完善的教學過程質量控制與評價機制,有明確的質量控制內容和要求,有完善的教學信息反饋機制,使主要教學環節的實施過程處於有效監控狀態。高校應形成專業基本狀態數據監測評估體系,定期開展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積極參加外部的專業認證或評估,強化學生的評估主體地位,吸納畢業生、用人單位、校外專家等共同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完善以及專業教學質量評價活動。
  • 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要求
高校應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及時掌握畢業生就業去向和就業質量、畢業生職業滿意度和工作成就感、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等。應採用科學的方法,發揮校友、用人單位和畢業後續教育機構的作用,結合社會和行業的評價,對畢業生跟蹤反饋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並形成分析報告,作為後續質量改進的主要依據。
  • 專業的持續改進機制要求
高校應建立持續改進機制,充分利用學生評教、管理人員聽課、督導評教、同行評議、畢業生和社會用人單位評價等教學評價反饋信息,針對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採取有效的預防與糾正措施,持續推動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手段等改革;完善教學規劃與管理制度;調整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加強教學工作整改建設力度;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以適應中國內外藥學事業和醫藥行業的發展需求。 [1] 

藥學學生髮展

  • 招生
藥學專業招生符合教育主管部門招生政策,招生章程公開,招生規模合理,能滿足招生計劃。關注學生羣體的多元性,積極採取措施吸引優秀生源,生源質量較高。
  • 畢業和就業
畢業考核及學位授予制度健全,學位授予程序嚴謹無誤、執行嚴格。該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3年平均就業率不低於80%。建立學生質量綜合評價體系,跟蹤畢業生髮展。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較高。
  • 學生支持
具有學生學習指導、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創業指導、心理輔導等方面的措施,具有較為完善的“獎助貸勤補免”體系,並能有效執行落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活動。在專業建設、教學改革、課程計劃的制訂和評估以及其他與學生有關的事務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支持學生依法成立學生組織。 [1] 

藥學培養模式

  • 基礎學科(藥學)拔尖學生培養模式
中國藥科大學的拔尖計劃人才選拔方法,特別採用“在訓練中選拔、在選拔中培養”的模式。考核過程以拔尖計劃訓練營為載體,通過學術研討、強體計劃、素質拓展、專題辯論等多種形式,豐富過程化考核機制。強調考察並挖掘學生創新思維、自主學習、拓展延伸以及統籌領導能力,以全面評價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其最終目的是遴選出真正有膽識、有潛力的學生,培養成為未來中國醫藥創新事業的中堅力量。
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拔尖計劃學生進入學院培養後科研熱情飽滿、綜合能力優越、科研能力提升顯著截至2022年10月,孟目的學院共計培養學生197名,所有學生均進入世界知名科研院所進行進一步深造,充分彰顯出拔尖計劃學生優秀的科研能力和過硬的綜合素質。
代表院校:中國藥科大學 [7] 
  • 創新創業藥學教育教學育人模式
天津醫科大學藥學院凝聚新引進海外人才和十餘位行業專家資源,圍繞生物醫藥發展國內外前沿動態,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增設《生物醫藥前沿導論》《藥物設計學》等課程,部分課程納入南開大學共享遠程課程,同時將課程思政元素、產教協同教學深化融入《藥物分析》《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臨牀藥理學》等藥學市級一流建設課程和市級虛擬仿真建設課程中,2門課程入選天津市大中小學黨史專題課程思政精品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藥學院注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高質量內涵發展,積極實現科技創新與現代藥學教育的相互融合。截至2022年3月,藥學院先後與天津藥物研究院、細胞生態學海河實驗室等多家單位進行合作洽談,搭建高水平創新創業合作平台,提升大學生服務生物健康產業的能力。攜手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共建血液系統與循環醫學創新學院,該平台已納入天津市“十四五”全面創新改革揭榜任務。
代表院校:天津醫科大學 [8] 
  • “四共建五協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共建管理團隊,為藥學人才培養提供重要保障
成立以學校主導、地方政企醫共同參與的藥學專業建設委員會,建立定期會商機制、議事決策機制、隨時溝通機制,協調解決校企合作中的人、財、物等關鍵問題,考核評估師資隊伍人才績效,確保“專業對接產業”,讓“供需對接、產學聯合”深度融合。
共建師資隊伍,建設藥學人才培養質量核心
秉承“引育並重”原則,一方面要求學校藥學專業教師必須到產業企業掛職鍛鍊,另一方面選聘行業專家、技術骨幹和企業高管等高端人才擔任產業教師,建立學校教師與產業教師“結對”指導本科生的雙導師激勵機制,把雙方合作共建教學資源、實施教學改革、指導創新創業質量作為考核、晉升、獎勵的重要指標,將“理實一體、培養聯動”落實落細。
共建科創平台,激發藥學人才創新動力
着眼教學、科研和生產、臨牀融合,以績效激勵為槓桿,促進校企醫等教研人員共同組建科研團隊或課題組,積極進行省部級及以上課題項目申請、開展橫向課題項目合作、申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共建不同類型方向的校地融合科研創新平台,推進教師科研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的同時,促進科研與教學互動,及時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以“平台共建、利益聯結”驅動創新。
共建產教基地,構建藥學人才培養多元生態
打造省級“現代產業學院”、建設GMP“校內車間”、聯合開辦“校企合作3+1藥學班”,改變過去單一“企業基地”為“校內實訓平台、校外基地、校內外科研實驗室”的多元產教基地,共同明確統一管理要求、統一教學目標、統一考核標準,將過去實習基地單一的“做中學”為“教學做合一”,使本科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使“人才共用、學生聯管”內涵提升。
協同確定培養方案
組建以教學副院長為負責人,由學校、醫院與企業名師共同組成的藥學專業教學委員會,建立藥學專業與醫藥產業融合發展動態調整機制,以“立德樹人、醫藥融合、懂醫精藥”為目標引領,將“產業基因”融入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醫院和藥企行業標準、崗位職業資格標準與課程設置、教學內容、類型結構形成耦合效應,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過程,形成藥學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系統設計。
協同開發課程資源
以增強實踐能力和契合產業需求為目標,推動藥學與醫學、工學、管理學等學科融合,促進“理論教學一體化、理論實踐教學一體化、校內課堂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一體化”,結合藥品生產設計、研發到質量監控、藥事管理等實際要求,合併交叉重複課程內容,合編實踐教材、開設企業課程、舉辦專家講座、打造“雲課程”,注重應用性、實踐性,突出新技術、新進展,規範建設藥學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關鍵核心。
協同實施培養過程
發揮專任教師教學科研經驗和產業教師科技生產實踐經驗優勢,共建共享教學方法、教學資源等諸要素,共同構建從大一到大四循序漸進的“序貫式”實踐教學模式,使學生從認知教育、接觸科研到參與導師項目課題開展專業實踐,最後結合實踐、實習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培養過程實現生產流程、科研過程與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場景之間協同互補,創新建構藥學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措施手段。
協同推進創新創業
學校與醫院、藥企、科研院所共建通識類雙創課程,定期舉辦創新創業論壇和比賽,指導大學生申報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參加各級各類藥學類賽事,引導學生進大學科技園、進“雙創空間”、進科技孵化基地等,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活力,培養學生科技創新思維能力,促進藥學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協同評估教學質量
校企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教學質量共同評價辦法》《本科生專業實習管理辦法》《校企共建實踐基地相關規定》等制度,注重對學生專業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個人職業素養等進行多角度綜合評價,其中產業專家評價佔30%、校內教師評價佔30%、學生評價佔40%,切實做到目標同定、過程齊管、考核多元和反饋雙向的教學評估,建立健全藥學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評價機制。
代表院校:濱州醫學院 [10] 
  • 創新型藥學人才培養模式
科學定位培養目標
實現高素質藥學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實現三個轉變,即:以“學科為本”的教育觀念轉變為“學生為本”,“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向轉變為“能力素質提升”,“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培養出適應中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的創新型專業人才。針對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通過遞進式的指導工作環節,引導學生了解藥學的培養目標。
優化藥學課程體系
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瀋陽醫學院藥學院依據創新型藥學人才培養目標,從方法和實踐入手,整合藥學實驗教學體系,構建了符合藥學人才培養需求、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模式。同時調整部分課程培養方案的學分學時,藥學、化學設置為主幹課程,開設多門相關選修課程,積極融入學科前沿,不斷的拓展知識面,最終能夠實現個性化培養。授課教師適時調整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將創新精神不斷的融入課程教學中,促進學生紮實掌握藥學相關專業知識,相關專業技能。多元化的課程體系更加註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有利於實現創新型藥學人才的培養。立德樹人乃是高校之根本,結合藥學課程的特點,在教學大綱中適當增加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多角度多層面地設計鮮明突出的或潛移默化的立德樹人環節,教師抓準合適的切入點進行思政教育引導,培養學生樹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科學、熱愛社會主義的愛國情感,使學生具有高尚的情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多元化教學模式相融合
(1)“多教學平台”相融合
線上教學平台與線下課堂教學方式有效銜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達到拓寬學習空間的目的。教師首先依託智慧平台“雨課堂”,通過系統化的“課前、課中、課後”三段式的“先學後教”模式,然後利用在線通訊平台,可以進行課前諮詢、討論以及教師課後答疑。利用超星平台進行隨堂測試、章節測試,實時監測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多平台交互使用下的活力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2)教學方法多樣化
深入開展案例法、對比法、歸納總結法、啓發法、PBL教學法、TBL教學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避免單純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根據藥學課程教學的特點,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學科前沿知識融入學生的教學當中激發學生創造潛力。“線上”依託技術發展和教育需求,從慕課到“雨課堂”,使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權則由教師逐漸轉向學生,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利於教與學的交互性。實驗課教學倡導開放性和真實性,教師主要以引導為主,啓發學生認真思考,勤於動手,通過查閲資料,相互討論,使學生對實驗原理、操作步驟深刻理解。
(3)多考核評價方式相結合
加強過程考核,增加平時成績的比例,依據藥學專業課程特點及教學要求探索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方式:融合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佔比30%,由以下幾部分組成:課前線上自學、互動討論、小測試,佔比10%;課中線上小測、互動討論,佔比10%;課後完成作業情況、與教師和同學的互動討論情況,佔比10%。終結性評價為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和實驗最終成績,分別佔總成績的50%和20%。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教學評價主要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邏輯思維的擴展以及創新思維的提高。
完善科研實踐
(1)夯實基礎實驗教學
學院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辦學方針,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避免課程重複建設,浪費資源和時間,使學生獲得標準和規範化的基本操作訓練。在基礎實驗的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通過遇到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
(2)提升科學研究在教學中實踐
注重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開設藥學前沿與進展、藥學導論等課程,將學科前沿知識、科研進展和行業發展方向等引入課堂,減少教師課堂講授學時,增加學生研討學時,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討論,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開闊實習活動
藥學專業實習可以拓展野外教學、探秘百藥,參觀藥用植物園,通過現場採藥、藥材的鑑別,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提升學生生藥學、藥用植物學等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也可以組織學生進入社區,開展“安全用藥”“醫藥常識”等社會服務活動。系統整合各類資源,增加創新性的實習活動,通過專業實習及社會實踐活動,讓藥學本科學生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代表院校:瀋陽醫學院 [9] 

藥學發展前景

藥學人才需求

該專業培養具有化學生物學與基礎醫學背景,掌握必需的人文社科知識以及化學生物學與相關基礎醫學知識、較紮實的自然科學理論和系統的藥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科研思維能力與實踐技能,適應研究生生源培養的要求,能夠從事與藥物合成、藥物製劑、藥物檢驗、藥品生產與營銷、新藥研究與開發、質量控制,以及藥學管理和教學工作的具有理學學士學位藥學專門人才。 [3] 

藥學考研方向

生物與醫藥、藥學、藥物化學、藥劑學 [3] 

藥學就業方向

藥房管理、藥劑師、事業單位人員、藥品研發、公務員、醫藥化學分析、藥品生產、質量管理、銷售代表 [3] 

藥學開設院校

地區
開設院校
北京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北京城市學院



天津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天獅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臨牀醫學院

河北
河北大學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北方學院
承德醫學院
河北師範大學
華北理工大學冀唐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
河北中醫藥大學
張家口學院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山西
山西醫科大學
長治醫學院
山西中醫藥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科技大學
內蒙古醫科大學
赤峯學院

遼寧
大連理工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
錦州醫科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
瀋陽藥科大學
瀋陽醫學院
錦州醫科大學醫療學院
遼寧何氏醫學院



吉林
吉林大學
延邊大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
北華大學
吉林醫藥學院



黑龍江
佳木斯大學
哈爾濱醫科大學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牡丹江醫學院
哈爾濱商業大學
齊齊哈爾醫學院


上海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健康醫學院
上海中醫藥大學
海軍軍醫大學


浙江
浙江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海洋大學
温州醫科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
杭州師範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嘉興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
浙大城市學院
杭州醫學院
温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
紹興文理學院元培學院

安徽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
蚌埠醫科大學
皖南醫學院
安徽中醫藥大學
宿州學院
安徽新華學院
亳州學院
安徽醫科大學臨牀醫學院


福建
廈門大學
華僑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福建中醫藥大學
寧德師範學院
莆田學院
廈門醫學院

江西
南昌大學
江西中醫藥大學
贛南醫科大學
宜春學院
井岡山大學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
九江學院
南昌醫學院
山東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濟南大學
齊魯工業大學
青島農業大學
山東第二醫科大學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濱州醫學院
山東中醫藥大學
濟寧醫學院
聊城大學
臨沂大學
菏澤學院
齊魯醫藥學院
青島大學
煙台大學
山東現代學院
煙台理工學院


河南
鄭州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河南中醫藥大學
新鄉醫學院
河南大學
平頂山學院
新鄉學院
黃河科技學院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
湖北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輕工大學
湖北中醫藥大學
湖北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湖北工程學院
湖北理工學院
湖北科技學院
湖北醫藥學院
江漢大學
三峽大學
武昌理工學院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城市學院
武漢文理學院
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


湖南
吉首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中醫藥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
湘南學院
邵陽學院
南華大學
長沙醫學院
湖南醫藥學院
南華大學船山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樹達學院
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
廣東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汕頭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
廣東醫科大學
廣州中醫藥大學
廣東藥科大學
韶關學院
嘉應學院
深圳大學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南方醫科大學
廣州華商學院
廣州新華學院
深圳技術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廣西
廣西大學
廣西科技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
右江民族醫學院
廣西中醫藥大學
桂林醫學院
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

海南
海南大學
海南醫學院


重慶
重慶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
西南大學
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
陸軍軍醫大學

四川
四川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醫科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
川北醫學院
西南民族大學
成都大學
成都醫學院
貴州
貴州大學
貴州醫科大學
遵義醫科大學
貴州中醫藥大學
凱里學院
貴州民族大學
貴陽學院
遵義醫科大學醫學與科技學院
貴州醫科大學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雲南
昆明醫科大學
大理大學
雲南中醫藥大學
昆明學院
雲南經濟管理學院
麗江文化旅遊學院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西藏
西藏大學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陝西中醫藥大學
西安培華學院
西安醫學院
西安外事學院
陝西國際商貿學院
空軍軍醫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甘肅中醫藥大學
河西學院
甘肅醫學院
青海
青海大學
青海民族大學


寧夏
寧夏醫科大學



新疆
新疆農業大學
石河子大學
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第二醫學院
新疆科技學院
新疆政法學院


2024年4月4日摘錄 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