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藤金合歡

(中藥)

鎖定
藤金合歡,中藥名。為豆科金合歡屬植物藤金合歡Acacia sinuata (Lour.) Merr.的葉。分佈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具有解毒消腫之功效。用於腹痛,牙痛,口腔潰瘍,外傷腫痛等。
別    名
小葉南蛇簕
南蛇公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金合歡屬
藤金合歡
分佈區域
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中文名
藤金合歡
採收時間
全年

藤金合歡入藥部位

葉。

藤金合歡性味

味甘、淡,性涼。

藤金合歡歸經

歸脾經。

藤金合歡功效

解毒消腫。

藤金合歡主治

用於腹痛,牙痛,口腔潰瘍,外傷腫痛等。

藤金合歡相關配伍

1、急劇腹痛:鮮藤金合歡嫩葉搗爛取汁,衝酒服。
2、牙痛:鮮藤金合歡嫩葉搗爛,雄黃、酒、水各一半,放於雞蛋殼內在爐上加熱外擦。
3、跌打腫痛:藤金合歡適量,研末,沸水浸半小時後洗敷患處。(1-3方出自《常用中草藥彙編 原植物彩色圖鑑上》)

藤金合歡用法用量

鮮品30-60g;或搗爛取汁,衝酒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搽,或取汁口含。

藤金合歡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多鮮用。

藤金合歡形態特性

攀援藤本;小枝、葉軸被灰色短茸毛,有散生、多而小的倒刺。托葉卵狀心形,早落。二回羽狀複葉,長10-20釐米;羽片6-10對,長8-12釐米;總葉柄近基部及最頂1-2對羽片之間有1個腺體;小葉15-25對,線狀長圓形,長8-12毫米,寬2-3毫米,上面淡綠,下面粉白,兩面被粗毛或變無毛,具緣毛;中脈偏於上緣。頭狀花序球形,直徑9-12毫米,再排成圓錐花序,花序分枝被茸毛;花白色或淡黃,芳香;花萼漏斗狀,長2毫米;花冠稍突出。莢果帶形,長8-15釐米,寬2-3釐米,邊緣直或微波狀,干時褐色,有種子6-10顆。花期4-6月;果期7-12月。

藤金合歡生長環境

生於疏林灌叢中及河邊。分佈於江西、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1-3] 
參考資料
  • 1.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3.    邱文清.《常用中草藥彙編 原植物彩色圖鑑 上》:中醫古籍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