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藤牌

(古代武器)

鎖定
藤牌,指藤製的盾牌。古代作戰時用以遮擋敵方兵刃矢石等的護身武器。圓形,中心突向外,內有上下兩藤環,可容手臂挽入,並有橫木,便於執持。
中文名
藤牌 
拼    音
téng pái
注    音
ㄊㄥˊ ㄆㄞˊ
出    處
《廣陽雜記》卷二

目錄

藤牌解釋

指藤製的盾牌。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 興珠 今老,然持藤牌而舞,辟易萬夫,前躍八尺,後退一丈,不可敵也。” 沈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兵》:“他們學的是翻斤斗,打藤牌。” [1] 
清代藤牌兵 清代藤牌兵
藤牌是一種用藤條編織的盾牌。商周時期,盾多用於車戰和步戰,用木、革製做或者用藤條編制的盾是軍隊中的重要防衞武器。這時的盾,形狀近似長方形,前面鑲嵌青銅盾飾,有虎頭、獅面等,個個面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藉以恐嚇敵人,增強盾牌的防護效能。藤牌也是軍隊中常用的一種盾牌。最早出產於福建,明代中葉傳人內地。藤牌是採集山上老粗藤製作的,一般編製成圓盤狀,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圓徑約三尺,重不過九斤,牌內用藤條編成上下兩環以容手臂執持。這種藤牌,編制簡單,使用輕便,加上藤本身質堅而富有伸縮性,圓滑堅韌,不易兵器砍射破入。

藤牌其它相關

戚繼光鴛鴦陣中的藤牌
明代南軍藤牌 明代南軍藤牌
明代槍、炮已有相當威力,但使用有限,盾牌仍然發揮其作用。尤其在抗倭戰場上,戚繼光採用輕捷的藤牌兵屢勝倭寇。戚繼光《紀效新書》:盾牌「其來尚矣,主衞而不主刺,國初本加以革,重而不利步」,故改「以藤為牌,銃子雖不御,而矢石槍刀皆可蔽」。至於演練藤牌的方法,何良臣《陣紀》説道:「賴禮衣勢、斜行勢、仙人指路勢、滾進勢、躍起勢、低平勢、金雞闖步勢、埋伏勢」八種,至於姿勢,則要求「盾牌如壁,閃牌如電,遮蔽活潑,起伏得宜」。都是靈活的上步、退步、小跳步等。
明代南軍藤牌兵 明代南軍藤牌兵
鴛鴦陣陣形以12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重箭、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笑,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鋭的枝椏杈,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接着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進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長槍手未刺中敵人,短兵手即持短刀衝上前去劈殺敵人。最後一名為負責伙食的火兵。“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
廣東省湛江市藤牌
藤牌:一種掩護身體,抵禦刀、槍、矢、石的防禦性武器,屬佐兵器,俗稱擋箭牌。北方多是木、鐵、皮革製作,長方形或梯形,稱盾牌。
廣東湛江民間多是圓形藤製,稱藤牌。藤牌盛行與各種兵器對練,既防禦又進攻,要求膽勇氣力,輕足便捷。一般習武,用矛盾對打,單刀盾牌進攻,三節棍與盾牌刀對抗等。湛江民間藤牌多與三叉並用,三叉也稱馬叉,緣於“湛江人民抗法鬥爭”。
一百多年前,湛江人民不畏強暴,用收攏稻草穀物的農叉,手持藤牌與法帝國殖民主義者搏鬥(1899年法國強租廣州灣(今湛江)),流傳至今,成為湛江武術中的常見傳統習武項目。吳川民間用藤牌層層搭架,疊羅漢舞獅,稱舞貔貅,武術與舞獅合一,氣勢宏偉。
徐聞縣邁陳鎮東莞村,用藤牌操練藤牌古陣,十分壯觀。一人指揮,三人鑼鼓配合。64人分攻守雙方,各32人組成4隊,攻方使用32件長短兵器,攻上襲下;守方用32個藤牌佈防應對。陣式多變,剛柔相濟,疏密相通,動靜結合,用兵靈巧。陣式內容:單龍出海、雙龍出海、四象陣、八卦頭、四面埋伏、十字陣、剪刀陣、走園山,已有五百餘年曆史。
藤牌軍
明代大將戚繼光十分重視盾牌的使用。他非常善於量才用兵,選拔“少壯便捷”的士兵擔任藤牌手,“健大雄偉”的壯士則當長牌手。步戰時,他指揮隊伍,前面“二牌並列,狼筅各跟一牌,以防拿牌人身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