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藤原行成

鎖定
藤原行成(ふじわら の ゆきなり,972年 - 1028年1月3日),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朝臣,書法家。一條天皇時代四納言之一。右少將藤原義孝之子,攝政藤原伊尹之孫。官居正二位、權大納言。
藤原行成也是日本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世尊寺家的代表人物、書道世尊寺流的創立者。藤原行成繼承了小野道風王羲之的風格,創立日本風格的書法,是日本書法之集大成者。行成的書法温雅、幹練,代表作有《白樂天詩卷》等。
概述圖來源 [1] 
所處時代
平安時代
出生日期
天祿3年(972年
逝世日期
萬壽4年12月4日1028年1月3日
本    名
藤原行成
官    位
正二位・權大納言
父    親
右少將藤原義孝

目錄

藤原行成生平

藤原行成是當時的右近衞少將藤原義孝之子,祖父是攝政藤原伊尹。行成也是攝政家藤原氏家族的一員。伊尹作為攝政太政大臣,是一位掌握宮廷權力的實力派人物,然而在行成出生那年的年底,伊尹便去世。而在行成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義孝也因病辭逝,時年不過二十一歲。行成只能靠外祖父源保光撫養。行成是在保光的桃園宅邸長大成人的。
在行成出生的那年,二十九歲的參議併兼任藏人頭之職的藤原佐理剛剛晉升為左中弁,而小野道風已去世六年,從而行成和道風兩位大師終生無緣相識。
永觀二年(984年)敍從五位下,行成由此踏上了仕途。
寬和元年(985年),行成樁任命為侍從。
長德元年(995年),因源俊賢(960—1027)的推舉,晉升為藏人頭、左中弁,繼而為備前守,兼任大和權守之職。
長保三年(1001年),年方三十歲的行成就已經身肩參議要職了,雖在幼年時經歷過祖父和父親相繼去世等家庭變故,但行成是在保光的庇護下成長的,加上他沮厚的性格和寬宏雅量,使得他比起三跡中的其他兩逾——道風和佐理來,官運通達得多了。
寬弘六年(1009年),為權中納言
寬仁三年(1019年),任大宰權帥,翌年提拔為權大納言
萬壽四年(1027年)十二月,藤原行成因病急逝,享年五十六歲。

藤原行成主要影響

藤原行成 藤原行成
藤原行成的書法後世稱之為“權跡”(取“權大納言的筆跡”之意),與小野道風的“野跡”、藤原佐理的“佐跡”合成書道三跡”。行成的書法活動,可根據他的日記《權記》(傳存正歷二年至寬弘八年)來進行考察。長保三年(1001)七月,二十九歲的行成為內裏殿舍諸門揮毫題字,是關於他書法活動的最初記錄。長保五年七月,題額新建的紫宸殿、承明門、仙華門;十月,題字世尊寺;寬弘二年(1005)揮毫題寫淨妙寺。美福門及法性寺的南門、北野宮的大學寮等。寬仁元年(1017)題寫興福寺龍華樹院(現存東京國立博物館)等等,不勝枚舉.此外,還寫了大量的佛事供養願文、屏風色紙等。
現存的遺墨有:
  1. 《白氏詩卷》一卷,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2. 《本能寺切》一卷,本能寺藏;
  3. 《書狀》一幅,個人藏;
  4. 《陳定定文案》一卷,個人藏;
  5. 《詩稿》十頁,個人藏;
  6. 《後嵯峨院本白氏詩卷》一卷,正木美術館藏。
此外,行成還有王羲之尺牘臨本,《詩懷紙》《四言八句偈》《古文孝經·孔子傳》等,以及草假名風格的和漢朗詠集、色紙、集切等諸多樣式的書法。
從傳存下來的行成的墨跡中可以看出,其書風富有洗練、均衡及中和之美,點畫粗壯處顯得富有充實感,內含筋骨,纖細處筆致精到入微,格調高古,後世稱之為“權跡”。可以説,和樣書風由小野道風始見萌芽,經佐理進一步得到深化,至行成才宣告完成。當然,推進和樣化書風不應僅僅歸功於三跡,也是這個時代的要求使然,是王朝貴族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行成所完成的和樣書風,又由他的子孫所繼承,這一家傳的書風被稱之為“世尊寺流”,一直延續到室町時代。“世尊寺”名稱的由來,是因為行成的祖父伊尹將自家的桃圓別墅改稱為世尊寺。進入鎌倉時代之後,第八代子孫行能(1179—1251)又將其家名發揚光大。平安末期,從“世尊寺流”分離出來的藤原忠通(1097—1164)作為“法性寺流”的代表人物活躍於書壇。之後,又經過他的孫子良經(1169—1206)作為“後京極流”而得以展開。此外,伏見天皇(1265—1317)的書法也繼承了道風和行成的衣缽,被譽為歷代天皇中首屈一指的能書家。其第六子尊圓親王(1298—1356)承其家學創立“尊圓流”,亦稱“青漣院流”。從鎌倉時代至室町時代書法蓬勃發展起來,流派林立,“尊圓流”又承繼青漣院的各門派,至江户時代成為幕府官方書體——“御家流”。凡此種種,都可以説是從行成的書風中派生出來的。“三跡”創立和樣書風,功不可沒,它為以後的假名書法的展開奠定了基礎,形成了與中國的“唐樣”書法相對立的“和樣”書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