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藝術解釋的向度

鎖定
《藝術解釋的向度》是2004年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清民。
書    名
藝術解釋的向度
作    者
張清民
出版社
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12月1日
頁    數
320 頁
定    價
18 元
裝    幀
簡裝本
ISBN
10位[7810913204] 13位[9787810913201]

藝術解釋的向度內容簡介

全書內容跨度雖大,但在內在的精神脈動上,有一線貫穿其間,那就是我對人生與文藝意義和價值的理解。這些理解具全落實在下運面:在現代文化語境下關注人生的意義,個體存在的價值與尊嚴,藝術、藝術家在社會中的角色、位置與作用,現代藝術的處境與藝術解釋的向度,文學創作的精神維度與終極關懷,現代審美理論對藝術、文學的整合與闡釋能力,古典理論在現代的再生能力等等。 [1] 
這本書為我的學習歷程畫了一個句號,儘管這句號畫得不夠圓,畫得歪歪斜斜。但也正如西哲所言:密涅瓦的貓頭鷹到黃昏時才起飛。思想的成熟需要時間與人生經驗的歷練,既然這些文字屬於學步之作,我想尊敬的讀者諸君一定會原諒其間存在的稚嫩與粗糙。
本書主要分為藝術解釋與哲學追問、藝術解釋與當代語境、藝術解釋的個案分析三部分內容,可供文學藝術專業學生選修。

藝術解釋的向度圖書目錄

批評的文體(代序)
上篇 藝術解釋與哲學追問
存在哲學與中國古代道家精神的遇合
陽明哲學是東方存在主義現象學
言與德:意義建構的限度與可能
階級意識:超越異化之途
——盧卡契異化觀再認識
文化工業:意識形態無盡頭
法蘭克福學派文化工業理論再認識
藝術解釋的向度
藝術·人生·真理
——評伽達默爾的藝術真理觀
解釋視界中的藝術功能
建國前我國知識分子改造的文化言路分析
試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科學結構與內涵.
中篇 藝術解釋與當代語境
技術時代的藝術處境
——本雅明與藝術現代性問題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創造
——本雅明美學思想的當代意義
後現代景觀下的藝術生產
現代性與中國語境
20世紀40年代:中國現代文藝理論形態的確立
20世紀40年代中國文學理論主潮
傳統詩學的三種現代轉換模式
模仿説的發展與古希臘理性精神的嬗變
文學理論形態學芻議
轉型期文藝功能的嬗變
市場經濟下的藝術生產規律新探
市場化:藝術之路向“錢”方?
——與張來民先生商榷
下篇 藝術解釋的個案分析
生命世界的感悟與探索
——對夢陽詩的一種解讀
生·死·愛·夢
——壽靜心小説《心臟病》釋讀
敍事、反諷與包容詩的理想
——評靜心長篇小説《迷旎花園》
博客文學現象批判
自我改寫的寫作
敍事研究與社會學立場
生命的尊嚴依然是問題
走出傳統觀念的藩籬
——評張來民著《作為商品的藝術》
“名家”的失範
並非必要的疑問
懷古與創新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