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藏棒錘瓜

鎖定
藏棒錘瓜(Neoalsomitra clavigera (Wall.) Hutch.)屬葫蘆科棒錘瓜屬攀援藤本。莖枝細弱,具縱條紋,無毛或節上被微柔毛。生於海拔900米的山坡闊葉林中。產西藏東南部(墨脱)。
中文名
藏棒錘瓜
拉丁學名
Neoalsomitra clavigera (Wall.) Hutch.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葫蘆目
葫蘆科
棒錘瓜屬
棒錘瓜種

藏棒錘瓜形態特徵

藏棒錘瓜整體

攀援藤本 [1] 

藏棒錘瓜莖葉

藏棒錘瓜
藏棒錘瓜(15張)
莖枝細弱,具縱條紋,無毛或節上被微柔毛。 [1-2] 
葉膜質至薄紙質,具3小葉,葉柄長約2釐米,被短柔毛;小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3釐米,寬4.5-7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稍急尖,通常具1腺體,側生小葉基部常不對稱,邊緣全緣,上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除沿主脈、側脈疏被微柔毛外,餘無毛,側脈4-5對,弧曲上升,於邊緣處網結,細脈疏鬆網狀,在上面不明顯,背面稍凸起;小葉柄長約1釐米,被短柔毛。卷鬚細長,無毛,先端2歧。 [1] 

藏棒錘瓜花果

雌雄異株。雄花序側生或頂生,總梗纖細,長12-30釐米,分枝長10-15釐米,無毛,多花;花梗毛髮狀,無毛或被微柔毛,長4-8毫米;花萼裂片披針狀線形,長1.5-2毫米,被微柔毛;花冠裂片卵形,長2-2.5毫米,急尖,具5脈,被微柔毛。 [1] 
雌花花萼及花冠同雄花;子房棍棒狀,基部長漸狹。 [1] 
果實近圓柱形,長8-8.5釐米,徑約2釐米,綠色,頂端截形,基部近圓形,平滑,無毛,內有多數種子。種子近星狀,灰褐色,長12-14毫米,寬8-10毫米,厚1.5-2毫米,邊緣具4-5個粗齒,基部偏斜,漸狹,中部稍凸起,兩面均具細皺紋,頂端具淡褐色半透明翅,翅長圓形,長17-22毫米,寬7-8毫米,先端圓形。 [1] 
果期9月。 [1] 

藏棒錘瓜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900米的山坡闊葉林中。 [1] 

藏棒錘瓜分佈範圍

產西藏東南部(墨脱)。分佈於印度北部、孟加拉、錫金、緬甸和馬來西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