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藏器待時

鎖定
藏器待時是一則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周易·繫辭下》。 [1] 
藏器待時的意思是比喻懷才以等待施展的時機。該成語構詞方式是偏正式;在句中作謂語、定語。 [1] 
中文名
藏器待時 [1] 
拼    音
cáng qì dài shí [1] 
注    音
ㄘㄤˊ ㄑㄧˋ ㄉㄞˋ ㄕㄧˊ [1] 
出    處
《周易·繫辭下》 [1] 
用    法
在句中作謂語、定語

藏器待時成語出處

周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1]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藏器待時”。 [1] 

藏器待時成語典故

民間崇尚的周朝開國功臣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其祖先受封於呂,故又稱呂尚。他起初輔佐周文王,文王認為他是周的先祖太公所預言的聖人,故稱他為太公望;後來又輔佐周武王,武王稱他為師尚父。傳説他不但在人間輔佐文王、武王滅掉殷朝,而且在陰間主持了封神大典,奠定了天國的基本秩序,是一位具有神力的傳奇人物。
單就中國古代史來説,姜尚的確是一位影響久遠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稱其為“百家宗師”但是,據説他生前曾長期懷才不遇,飄遊不定。不過他極有耐心,一直密切地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當他發現周文王胸懷大志,堪為人主時,便不顧八十多歲高齡,從殷朝的國都朝歌來到周國境內,於磻溪隱居,一邊以釣魚謀生,一邊等待文王來訪。
果然,有一天周文王外出打獵,在水邊與姜尚相遇。兩人一談話,感到十分相契。文王高興地説:“我祖父在世時曾經對我説過,‘將來會有個了不起的能人幫助你把周族興盛起來’,您正是這個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經很久了。”説罷,就請姜尚與他一起回宮。後來,姜尚作為軍師,主持伐紂大業,滅殷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他被封為齊國君主,創建了泱泱大國,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基礎。 [2] 

藏器待時成語寓意

學好本領,等待施展的時機。凡是有遠大志向、有才能的人,不但有苦學知識和刻苦磨礪的精神,更具備審時度勢的才幹,而且具備隱忍的處世胸懷。具備這些優點的人,猶如具備藏之於身的利器,一旦時機成熟便可做出一番大事業。“藝高人膽大”雖然着重於武行的話,但也印證着“藏器待時”的客觀道理。 [3] 

藏器待時成語運用

藏器待時成文用法

該成語構詞方式是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懷才等待時機。 [1] 

藏器待時成語示例

南梁·王僧孺《詹事徐府君集序》:“君藏器待時,合猶虎符……故位隨德顯,任與事隆。” [4] 
唐·姚思廉《梁書》《梁書·武帝紀中》:“若有確然鄉黨,獨行州閭,肥遁丘園,不求聞達,藏器待時,未加收採。” [1] 
宋·蘇軾《乞擢用程遵彥狀》:“而端靜之土,雖有過人之行,應務之才,又皆藏器待時,恥以自獻,朝廷莫得而知之。” [5] 
明·李贄《續焚書·與焦弱侯》:“李如真四月二十六日書到黃安,知兄已到家,藏器待時,最喜最喜。” [1] 
參考資料
  • 1.    藏器待時的解釋  .漢典[引用日期2021-10-04]
  • 2.    張永芳著.大中華成語 4[M].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0.04:22-23
  • 3.    李子丹著.成語詩歌全集 上[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7.08:446
  • 4.    閆秀文編著.中華成語探源 白金典藏版[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2:82
  • 5.    趙應鐸主編.漢語典故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