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藍衣少年

鎖定
《藍衣少年》原題為《約拿丹·布托》,又名《憂鬱的男孩》,是英國肖像畫家托馬斯·庚斯博羅於1770年創作的一幅帆布油畫,現收藏在美國亨廷頓美術陳列館。 [1] 
畫中描繪了一位衣飾華麗的貴族少年,身穿寶石藍色的緞子面料的服裝,畫家運用奔放流暢的筆觸,把少年的風流瀟灑的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 [2] 
中文名
藍衣少年
外文名
The Blue Boy
作    者
托馬斯·庚斯博羅
創作年代
1770年
畫作類型
帆布油畫
規    格
橫123cm,縱178cm
題    材
人物肖像
材    質
布,油彩
現收藏地
美國亨廷頓美術陳列館
作品別名
《約拿丹·布托》《憂鬱的男孩》

藍衣少年畫作內容

畫作表現的是一個打扮成王子模樣的服裝華麗的少年。他目光平視,態度嚴肅,神情自信,左手叉着腰,以稍息姿勢站在那裏。這個少年實際並不是一個王子,而是一個富有工廠主的兒子。 [3] 

藍衣少年創作背景

庚斯博羅33歲以後,肖像畫聲譽已馳名國內外。1768年升任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的雷諾茲也是一位肖像畫家。他看到庚斯博羅肖像畫藝術的巨大成就,心生嫉妒,常常出言不遜。於是,雷諾茲和庚斯博羅形成了對立的兩派,彼此貶抑。英國畫壇和藝術愛好者也因為他們分成了兩派,經常發生爭執。
有一次,雷諾茲在學院裏給學生上課的時候,説到冷顏色特別是藍顏色不能多用,更不能用到畫面中間的主要位置上。庚斯博羅得知後,為表示蔑視這種“法規”,於1770年用大量藍色畫了這幅《藍衣少年》。 [4] 

藍衣少年藝術鑑賞

藍衣少年色調

藍衣少年(局部)
藍衣少年(局部)(3張)
整幅畫以藍色為主調,且夾雜了許多淡黃、淡紅的暖色,調解了過於寒冷的感覺。活潑、跳躍的藍色綢緞,變幻莫測的衣紋和高光,與含蓄的黃灰、藍灰、綠灰、紅灰的背景形成了奇妙的和諧對比,使這一片藍色暈成一匹光滑柔軟的綢緞,新穎別緻,沒有讓人感到任何不適,反而使人覺得出奇制勝。作者用奔放的畫筆,輕快流暢地表現了少年的倜儻風度,充分發揮了寶石藍的光色之美。 [5-6] 

藍衣少年人物形象

畫中的少年是一個身穿貴族服裝的大工場主的兒子。閃閃發光的藍色衣服,被一片優美的銀灰色調子所村託着,顯得更加光燦奪目,人物也更有生氣。在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過程中,這種形象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18世紀英國資產階級探索世界時所顯示的積極進取精神。 [7] 

藍衣少年手法

《藍衣少年》運用了將穿天藍色衣服的男孩的形象、銀灰調的背景進行有效對比的手法。 [7] 

藍衣少年名家點評

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周益民《外國美術史》:《藍衣少年》是繪畫史上有益的探索,也是對想以固定的模式限定藝術發展的雷諾茲的有力反駁。 [1] 
《聽傅雷講藝術》(作者:李雲雷) [13]  :這是不相信定律、規條和傳統的最大成功。 [8] 

藍衣少年歷史傳承

1921年,本多爾公爵把《藍衣少年》賣給了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亨利·亨廷頓,1922年,《藍衣少年》離開英國國家美術館,前往加利福尼亞。現收藏於美國亨廷頓美術陳列館。 [9-10] 

藍衣少年重要展覽

1922年亨利·亨廷頓以728800元的天價拍下《藍衣少年》,破了當時藝術品拍賣的紀錄。離開英國前往加州之前,倫敦國家美術館特別展出了這幅作品。 [11] 

藍衣少年作者簡介

托馬斯·庚斯勃羅( Thomas Gainsborough,1727-1788),與雷諾茲同時代並齊名的肖像畫家,同時又是雷諾茲的競爭者。他還是英國風景畫的奠基人之一。庚斯物羅1740年在倫敦接受早期藝術教育,1750年自立門户,曾長時間在巴斯活動,成為著名的肖像和風景畫家,1774年後定居倫敦。和雷諾茲相比,他的風格主要是在法國和荷蘭、佛蘭德斯風格影響下形成的,並具有一定的羅可可特徵,色彩絢爛,用筆瀟灑,人物氣質優雅而極富神韻,還創造了把人物放入風景中的全身像形式。他的風景畫則是充滿田園牧歌情調的古典風景。代表作有《安德魯斯和他的妻子瑪麗亞》、《藍衣少年》、《格拉漢姆・愛丁堡夫人像》等。 [12] 
參考資料
  • 1.    周益民等.外國美術史:湖北美術出版社,2011.12:第163頁
  • 2.    石曉峯,逄增玉.青少年素質教育叢書 德藝修養: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01:第26頁
  • 3.    海童.天堂聖火 學院派繪畫(2):濟南出版社,1998.09:第89頁
  • 4.    李盟.名畫的故事:中國言實出版社,2012.04:第78頁
  • 5.    燕泥.學生必知的西方繪畫常識: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07:第92頁
  • 6.    魏守忠,白光耀.各國國寶:華齡出版社,1996年01月第1版:第421頁
  • 7.    李新生.永恆藝術魅力的探尋:中西繪畫鑑賞比較: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08:第451頁
  • 8.    李雲雷.聽傅雷講藝術:安徽人民出版社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2.06:第63頁
  • 9.    (美)馬德森.香奈兒 舉世無雙的傳奇女性: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04:第204頁
  • 10.    (英)卡羅爾·梅弗.幽藍之神 一種色彩的自我拆解=Blue Mythologies Reflections on a Colour: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9:第47頁
  • 11.    中國美術家協會.建構美術的國際視野 2011年度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彙編=Constructing the global honrizon of Art : Collected Papers by Middle-aged and Young Chinese Artists and Scholars of 2011 Overseas Research Scheme:榮寶齋出版社,2013.05 :第313頁
  • 12.    李丕宇,馬延嶽 .外國美術史 :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08 :第161頁
  • 13.    聽傅雷講藝術  .網易閲讀[引用日期2021-04-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