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薰然

鎖定
薰然,漢語詞語,拼音為xūn rán,釋義是指温和貌,和順貌。
中文名
薰然
拼    音
xūn rán
注    音
ㄒㄩㄣ ㄖㄢˊ
釋    義
温和貌;和順貌
出    處
《莊子·天下》

目錄

薰然釋義

温和貌;和順貌 [1] 

薰然出處

《莊子·天下》:“薰然慈仁,謂之君子。” 陸德明 釋文:“薰然,温和貌。”
唐 韓愈 《送陳秀才彤序》:“ 潁川 陳彤 ,始吾見之 楊湖南 門下,頎然其長,薰然其和。”
唐 李逢吉 《享惠昭太子廟樂章》:“展矣禮典,薰然德馨。”
唐 羅隱 《贈先輩令狐補闕》:中間聲跡早薰然,阻避鈞衡過十年。碧海浪高終濟物,蒼梧雲好已歸天。
宋 司馬光 《陪始平公燕柳溪》詩:“桃李歸時應盛發,薰然和氣滿春城。”
明 方孝孺 《宋處士碑陰銘》:“見公四子二孫……皆恭敬樂易,薰然有君子之行。”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