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薩師俊

鎖定
薩師俊(1895年-1938年10月24日)(概述圖來源:[1]) [1]  ,字翼仲,福建閩侯(今福建福州)人。早年考入煙台海軍學校學習,畢業後服役於中國海軍,歷任江貞、建安兩艦艦副,公勝、順勝、威勝、楚泰四艦艦長,海軍第一艦隊中山艦二等中校艦長。抗日戰爭爆發後,薩師俊於1938年6月參加武漢會戰,率部在長江水域擔任施放水雷及運輸任務,歷經各次戰鬥,重創日軍。是年10月下旬,國民政府決定有計劃地撤守武漢,遷往重慶後,薩師俊受命以中山艦擔任警戒及運輸任務。10月24日,薩師俊奉令到金口封鎖航道,自凌晨起與大批進犯日機展開了戰鬥,激戰達數小時之久,擊退了日機的數十次進攻,並擊落日機3架。當日下午,薩師俊被再次來犯的日機炸斷雙腿後,仍拒絕離艦,繼續指揮戰鬥。最後,薩師俊在日機的低空掃射下,身中數彈壯烈殉國。中山艦亦沉沒。國民政府特追贈為海軍上校。 [2] 
2014年9月,薩師俊被列入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3] 
中文名
薩師俊
別    名
字翼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38年10月24日
畢業院校
煙台海軍學校
職    業
軍人
出生地
福建閩侯(今福建福州)

薩師俊人物生平

薩師俊,字翼仲,1895年出生於福建閩侯海軍世家,是中國近代海軍名將薩鎮冰的侄孫。在其堂祖父的薰陶下,他立志投身海軍,報效國家。他曾對部下説:“強國莫急於海防,忠勇莫大於衞國,我兄弟宜習海軍,亦我民族武德之傳統也。
1913年7月,薩師俊畢業後被分配到海軍艦隊實習,不久升任通濟號練習艦三副。他常以“服役海軍,必須勤奮忠勇,力爭上游”的座右銘鞭策自己。此後,歷任江貞、建安兩艦副艦長,公勝、青天、順勝、威勝等艦艦長,海軍閩廈警備司令部副官處長,海軍第一艦隊司令部參謀等職。1932年2月,調任“楚泰號”炮艦艦長,升任二等海軍中校。1935年2月,薩師俊奉命代理中山艦艦長,不久被正式任命為該艦第13任艦長。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重振海軍的產物。1925年4月,廣州國民政府將“永豐艦”命名為“中山艦”,以紀念孫中山當年在此避難。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船艦總噸位不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的中國海軍也投入到這場關係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斗爭中。在保衞上海的淞滬會戰中,薩師俊雖然沒直接參與前線作戰,但他率中山艦參加了海軍封鎖長江的任務。
1937年9月,在江陰海戰的危急關頭,薩師俊率中山艦護送海軍部長陳紹寬上將親赴前線重新部署防禦。由於實力相差懸殊,經過兩個月的苦戰,中國海軍大部分艦艇被擊毀,剩餘船艦沿江撤往武漢,以繼續抵抗西進的日軍。
1938年10月下旬,日軍逼近武漢,海軍總司令部命薩師俊率中山艦擔負護送軍政要員、轉移軍民和戰略物資等任務。10月24日,日軍大舉出動,在武漢金口與城陵磯之間的長江航道搜尋中國艦艇,對航行中的“中山”、“楚同”、“楚謙”等艦艇進行轟炸。下午3時許,6架敵機飛臨中山艦上空進行進攻,中山艦隨即進行猛烈還擊。由於艦隻缺乏空中飛機的保護,在日機的轟炸下,中山艦屢屢處於劣勢。不久,日機一枚炸彈擊中艦的左觸,江水頓時湧進鍋爐,導致中山艦喪失了動力。隨後,又一枚炸彈擊中艦尾,輪機長和一名輪機兵當場陣亡。激戰中,敵機一枚炸彈命中駕駛台,薩師俊右腿被炸斷,左腿遭巨創,左臂亦受重傷,但他仍然強忍着劇痛在甲板上指揮作戰,面對前來挽扶他撤離的官兵,他厲聲説道:“我還能指揮作戰,你們不許這樣!我身任艦長,職責所在,應與艦共存亡!”
不久,受創嚴重的中山艦艦體嚴重傾斜,即將沉沒。接替指揮的副艦長呂叔奮見薩師俊傷勢嚴重,便下令放下僅有的兩艘舶板,欲將薩師俊及受傷士兵送至岸上治療,不料,觸板劃出不遠,日機便對運送傷員的舶板進行輪番掃射,兩艘板上包括艦長薩師俊在內的共計16名官兵全部壯烈犧牲。鑑於薩師俊的英勇事蹟,國民政府特追授他為海軍上校,薩師俊也是抗戰時期陣亡將士中職銜最高的海軍將領。 [4] 

薩師俊後世紀念

2000年3月,薩師俊之侄薩支天將薩師俊犧牲前留在福州家中的遺物兩枚印章捐贈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那段歷史。這兩枚印章分別攜刻了薩師俊的名號“翼仲”“薩翼仲印”字樣。當我們欣賞這兩枚方印時,能夠再一次體味薩師俊熾熱的愛國情懷,感受那段血雨星風的歷史。他的事蹟將彪炳史冊,其精神也必將激勵後人奮發圖強、報效祖國。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