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薩哈電離方程

鎖定
薩哈電離方程(Saha ionization equation),又稱為薩哈-朗繆爾方程(Saha-Langmuir equation),由印度物理學家米格納德·薩哈(Megh Nad Saha)(1920年)和歐文·朗繆爾(1923年)發現。這個方程的一個最重要的應用,是解釋恆星的光譜分類。該方程是結合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的想法的結果。
中文名
薩哈電離方程
外文名
Saha ionization equation
又稱為
薩哈-朗繆爾方程
發    現
印度物理學家
對於足夠高的温度下的氣體,原子之間的碰撞將使某些原子電離。通常束縛於原子的一個或更多個電子將從原子射出來,形成一團電子氣體,與電離的原子和中性原子的氣體共存。這個狀態稱為等離子體。薩哈方程把這個等離子體的電離程度用温度、密度與原子的電離能的函數來描述。該方程只對德拜長度較大的等離子體成立。這就是説,離子和電子對其它離子和電子的庫侖電荷的屏蔽是可以忽略的。因此,隨後的電離勢的下降,以及配分函數的“截止”也是可以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