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薩克迪納制

鎖定
泰國的封建等級制。亦稱食田制度。在泰語中,“薩克迪納”可直譯為“對稻田的權利”。薩克迪納制規定了泰國全體世俗社會成員佔有土地的級別,這些級別體現着人們各自在泰國封建社會中的地位。
中文名
薩迪納制
外文名
Sakdi Na system
地    區
泰國

薩克迪納制簡介

泰國的封建等級制。又稱食田制度,可直譯為對稻田的權利。薩迪納制是本着土地王有的原則而建立的。1466年頒行的《文職官員土地佔有法令》和《武官及地方官員土地佔有法令》,對於全國的王族、各級文武官員(貴族)、王室各種扈從僕役以至所有的農奴和奴婢,詳細規定反映他們各自不同的社會地位和身份的級別。這一種級別是以國王授田的等級為標誌。
19世紀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加緊向東南亞地區滲透。
1855年泰國接受《泰英友好通商條約》(《鮑林條約》)後,被迫取消進出口貿易的一切限制,從而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大米銷售市場。泰國政府相繼採取措施獎勵墾荒種稻,導致繳納貨幣租税代替勞役。土地私有和土地買賣日益盛行,逐漸破壞了薩克迪納制關於土地使用權和人身依附的種種規定,促成了農奴地位的變化和奴婢制度的廢除。
1874~1908年,泰國政府逐步禁止以人為奴婢,使的大批奴婢先後變成生產商品稻米的小農。
1856年~1908年,王有土地逐漸變成了私有,封建義務變成貨幣租税,農奴和奴婢掙脱人身依附,薩克迪納制終於解體。

薩克迪納制內容

人類要生存和發展, 首先應解決兩大基本問題, 即生活資料的生產和人的再生產。泰族先民也不例外。對於泰民族統治者來説, 控制生活資料和人, 也就掌控了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命脈, 統治者的治國方略體現在歷史上暹羅一直實施的薩迪納制度上。薩迪納制度就是泰國曆史上按等級授田的土地分封制。在泰語中/ 薩迪指權利、德望, / 納指田。泰國是一個有農耕傳統的國家。對於早期生產生活圍繞着農業耕作的泰人來説, 土地的佔有量意味着財富、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的擁有程度。
薩迪納制度始於何時, 至今學界眾説紛紜。史料記載, 大城王朝( 1350- 1767年) 八世王戴萊羅迦納( 1448- 1488年) 立法改革薩迪納制度, 此後一直作為統治制度的核心, 直到19世紀末解體。在薩迪納制度中, 國王擁有全國的土地, 官員和王室成員無俸祿, 國王按爵位賜數量不等的土地。王儲佔有土地高達10萬萊, 親王、公爵、侯爵、伯爵、鑾、比丘、萬户候、沙彌、文書逐級遞減,人數較多的平民有25萊, 奴隸也有5萊。不過, 各階層人土地實際佔有量與規定量是不相等的,
19 世紀以前泰國土地制度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 土地不能自由買賣, 地主只是享有土地的使用權和對依附於該土地的相應數量的人口的控制權, 所以薩迪納制度實際上也是依附民制度, 爵銜不同, 依附民數量不等。依附民的多少也就意味着財富、地位和權力的差別。薩迪納制中的依附民就是平民和奴隸。奴隸的職責是為乃( 長官) 服雜役, 做家務, 來源以戰俘和債務奴隸為主。平民則是最主要的依附民, 兵役和徭役的責任主要落到他們身上。大城王朝規定國內平民年滿18歲徵為新兵, 服役兩年成為現役兵, 直到60歲退役為止。無戰事時, 現役兵必須每年服役 6 個月, 為乃耕種土地, 還要自備糧食。實行薩迪納統治制度的泰族社會歷史上一直存在對依附民的需求。800多年前泰民族第一個政治國家素可泰(1238- 1438年) 建立時, 人口還十分稀少。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 人口數量與政治權力、國家財富有直接關係, 歷代王朝都將保護、擴大人力資源視為大事。/
在泰國曆史上發生的與鄰國的衝突中, 勝者總是要掠去大量的俘虜和居民, 有時整村的村民被裹脅至戰勝國定居, 直至與當地人通婚, 繁衍後代。為了進一步彌補依附民的不足, 統治者把定居的外籍人列入平民的行列中, 這些外籍人主要是華人和印度人。每一個平民必須向一個乃登記, 服從其管轄, 外國人可以用納税代替服役。由於實施薩迪納制的泰族社會對外籍人有着潛在的需求, 初來暹羅的華人很容易被當地社會接受並由於制度的規定找到自己的合法位置。暹羅華人在當地的合法地位保證華人與原住民歷史上一直相安無事, 甚至關係和睦融洽, 5東西洋考6卷 2 暹羅條中記載當地/ 國人禮華甚摯。華人移民與暹羅地當地人和睦相處的結果或者説是現象之一就是族際通婚普遍發生
.20世紀初期以前, 由於傳統觀念束縛、旅行條件艱辛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漂洋過海來到東南亞的中國人中基本上沒有女性, 所以華人與當地人的通婚一般發生在華人男子與當地女性之間。雖然族際通婚在東南亞各國都常見, 但泰國華人與當地民族通婚的比例是最高的。究其根源, 就是因為泰國實行獨特的薩迪納制度。薩迪納制中的平民依附民, 包括了女性平民。兵役和每年6個月的徭役則是男性平民的義務, 嚴重束縛了本族男性平民, 而且泰國有史以來戰爭頻仍, 兵役必然引起本族社會女比例失調; 而女性則留守家中, 做一個完全的自由人, 自然與不用服役的華人男子有較多接觸的機會, 在本族男女比例失調的情況下, 華泰通婚自然非常普遍。

薩克迪納制形成

薩迪納制是泰國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逐漸形成的。14世紀已略見端倪。及至國王戴萊洛迦納統治期間,隨着國王、王族和貴族對村社土地的佔有和村社成員的控制進一步強化,薩克迪納制也就由國王用法令的形式予以確立。薩克迪納制是本着土地王有的原則而建立的。66年頒行的《文職官員土地佔有法令》和《武官及地方官員土地佔有法令》,對於全國的王族、各級文武官員(貴族)、王室各種扈從僕役(包括王室成員的保姆在內)以至所有的農奴和奴婢,詳細規定了反映他們各自不同的社會地位和身份的級別。這種級別是以國王授田的等級為標誌。在王族中,最高可以達到授田10萬萊(每萊約合2.4中國市畝)的級別。最高武官和重要的地方官員的授田級別為 1萬萊。最低的貴族授田 400萊。鄉村小吏100~300萊。對於各種農奴規定有授田30、25、20、15、10萊共五級。各種奴婢一律5萊。授田級別與實際佔有或使用的土地數量並不完全相等,但舉國上下卻以此區分尊卑。

薩克迪納制社會影響

薩克迪納制確立以後,泰國社會鮮明地分成兩大階級:封建主階級和農奴階級。
  • 封建主階級
佔有全國的土地,掌握着國家全部的軍事、行政和司法權力,享有各種特權,不事勞動,依靠農奴和奴婢無償提供的實物貢賦和勞務為生。他們受封於國王,以國王為總代表,並向國王承擔一定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義務。
這個階級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王族,一部分是貴族。最初的貴族主要是由部落和村社的首領轉化而來的。貴族是終身的,但不是世襲的,其子孫須另行請求國王授予薩克迪納級別。貴族在各級政權中擔任職務,成為泰國封建國家機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各個時期的貴族級別不盡相同,或為五級(昭披耶、披耶、帕、鑾、坤),或為六級(在最前面加頌德昭披耶一級)。
另外,授田級別在100~300萊之間的農村基層小官史、小頭領,其經濟收入主要得自農奴的勞役和貢賦,他們在當時的社會中雖不算貴族,但實際上是封建主階級的最下層。由此可見,薩克迪納制使大大小小的統治者集政治軍事權力和經濟利益於一身,因而官吏、軍官和封建主是合一的,大封建主必須是大軍官,大官吏,小封建主必須是小軍官、小官吏。
  • 農奴階級
佔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其中由兩部分人組成。
一部分是被稱為“派”的農奴,包括直接隸屬於國王的農奴、專門從事手工業的農奴和隸屬於封建主的農奴。他們按照五個授田級別,通過村社,從封建主那裏取得一份土地耕種,同時承擔着向特定的封建主繳納實物貢賦、服勞役和服兵役的義務。年幼的或年老的農奴無力承擔封建義務,也就沒有份地。按照規定,每個成年的男子農奴都必須向一個封建主登記,否則將受到嚴厲處罰。就農奴承擔的封建義務而言,租與税是合一的,當兵和務農也是合一的。勞役地租和實物地租自始至終都是泰國封建社會中經濟剝削的基本形式。
另一部分是奴僕或奴婢,按其來源可以分為債務奴婢、戰俘奴婢、家生奴婢三類。按佔有關係則可分為私有奴婢、官有奴婢、寺院奴婢三種。一切奴婢均被當成主人的財產,必須無償地為主人做各種家務,耕田種地。主人可以毆打或轉賣奴婢。但不能打死或殺死奴婢。奴婢可以有私人財產,可以由他們的親屬繼承其私有財產,可以同別人訂立契約。他們還有一些自己支配的時間,用於從事屬於自己的生產活動。奴婢還可以用自身原先的身價來贖身。一旦贖身,也就返回到前一種農奴的行列中去了。

薩克迪納制瓦解

19世紀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加緊向東南亞地區滲透。1855年泰國接受《泰英友好通商條約》(鮑林條約)後,被迫取消進出口貿易的一切限制。同時,隨着西方對東方的侵略,在泰國形成一個不斷擴大的大米銷售市場。因此,泰國出現大米出口的增長和稻田面積擴大的狀況。1858年以後,泰國政府相繼採取措施獎勵墾荒種稻,並長期實行低租税政策,因而在此之後,特別在1880~1905年間,掀起了一個開荒種稻熱潮,嚴重地破壞了薩克迪納制關於土地使用權和人身依附的種種規定。泰國大米大量出口,又逐漸在全國範圍內造成用貨幣繳納租税以代替勞役,使各種農奴對封建主的人身依附關係逐漸演化為貨幣契約關係。土地私有和土地買賣日益盛行,促成了農奴地位的變化和奴婢制度的廢除。1874~1908年,泰國逐步實行全面禁止以人為奴婢,使大批奴婢先後變成生產商品稻米的小農。1856~1908年,王有土地逐漸變成私有,封建義務變成了貨幣租税,農奴和奴婢掙脱了人身依附,薩克迪納制終於解體。它規定的各種稱號(除王族稱號以外),在泰國1932年革命後才廢除,但其影響至今並未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