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薜荔汁

(中藥材)

鎖定
薜荔汁常綠攀援或匍匐灌木。葉二型;營養枝上生不定根,攀援於牆壁或樹上,葉小而薄長約2.5cm,膜質,基部稍不對稱,先端漸尖,葉柄很短;繁殖枝上無不定根,葉較大,葉柄長5-10mm;托葉2,披針形,被黃色絲狀毛。
中文學名
薜荔汁
拉丁學名
Ficus pumila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唇形科
薜荔汁

薜荔汁形態特徵

常綠攀援或匍匐灌木。葉二型;營養枝上生不定根,攀援於牆壁或樹上,葉小而薄,葉片卵狀心形,長約2.5cm,膜質,基部稍不對稱,先端漸尖,葉柄很短;繁殖枝上無不定根,葉較大,互生,葉柄長5-10mm;托葉2,披針形,被黃色絲狀毛;葉片厚紙質,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2-3.5cm,先端急尖至鈍形,基部圓形至淺心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被黃色柔毛;基出脈3條,側脈4-5對,在表面下陷,背面突起,網脈蜂窩狀。花序託單生於葉腋,梨形或倒卵形,長3-6cm,寬3-5cm,頂部截平,略其短鈍頭或為臍狀突起,基部有時收縮成一短柄,幼時被黃色短柔毛,成熟時綠帶淺黃色或微紅,基生苞片宿存,密被長柔毛;雄花和癭花同生於一花序託內壁口部,多數,排成數行,有梗,花被片2-3;雄蕊2,花絲短;癭花具梗,花被片3,花柱側生;雌花生於另一植株花序託內壁,花梗長,花被片4-5。瘦果近球形,有粘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1] 

薜荔汁生長環境

生於曠野樹上或村邊殘牆破壁上或石灰岩山坡上。

薜荔汁分佈範圍

分佈於華東、中南、西南等地。 [1] 

薜荔汁主要價值

原植物-薜荔(圖1) 原植物-薜荔(圖1)
藥用部位 植物的乳汁。功效分類 祛風殺蟲止癢藥;壯陽固精藥。 [2] 
附註 植物描述,詳見:薜荔

薜荔汁中藥藥性

功效
祛風殺蟲止癢;壯陽固精。 [2] 
主治
白癜風;癧瘍;疥癬瘙癢;疣贅;陽痿;遺精。
⑴《日華子》:“敷白癜、癧瘍及風惡疥癬。”
⑵《天目山藥用植物誌》:“作激性藥,能壯陽固精。”
⑶《福建藥物志》:“治疣贅。” [2] 
用法
外用:適量,塗搽。 [2] 

薜荔汁藥材基源

桑科植物薜荔的Ficus pumila L.乳汁。 [2] 

薜荔汁採收儲藏

隨時可採。割破莖皮,待乳汁流出後收集。也可取自葉中。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