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鎮

鎖定
薛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地處富平縣東北部,東與美原鎮老廟鎮相鄰,南與小惠鎮相連,西與曹村鎮相接,北與銅川市印台區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9.5千米 [1]  ,總面積154.69平方千米。 [2] 
截至2020年6月,薛鎮下轄24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薛鎮户籍人口78073人 [2]  。2011年,薛鎮農業總產值達3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億元。 [1] 
中文名
薛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
地理位置
富平縣東北部
面    積
154.69 km²
下轄地區
2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薛鎮街
電話區號
0913
郵政編碼
711708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金粟山國家森林公園
明月山
車牌代碼
陝E
人    口
78073人(2018年)

薛鎮歷史沿革

相傳薛姓在此居住最早,因名薛家村,後為薛家鎮。以駐地自然鎮而得名。
明洪武三年(1370年),設鎮立集,稱薛家鎮,簡稱薛鎮。
清時屬北鄉第十六聯。
民國八年(1919年),屬安字七聯。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實行保甲制,改安字七聯為禮治鄉。
1949年10月後,屬薛鎮區,後改為富平縣第8區。
1956年,改屬美原區。
1958年,改為薛鎮管理區,屬美原公社。
1961年,全縣行政區劃調整改為薛鎮公社。
1984年,政社分設改為薛鎮鄉。
1996年12月,改為建制鎮。
2001年,將趙老峪鄉及轄地併入該鎮。
2010年12月,又將底店鄉及轄地併入該鎮。 [1] 
薛鎮電子地圖 薛鎮電子地圖

薛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薛鎮轄薛鎮、鐵爐、十二盤、新豐、山橋、紅火、武嶺、青蘭、雷家、王馬、前坡、灣裏、湘子、兩門、安黨、北李、盤石、宏化、楊範、韓村、溝龍、底店、達坡、九龍、下溝、康莊、瓦李、草灘、下莊29個行政村;下設138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薛鎮下轄24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薛鎮街。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528109200
121
薛鎮村
610528109201
220
宏化村
610528109202
220
盤石村
610528109203
220
兩門村
610528109204
220
北李村
610528109205
220
安黨村
610528109206
220
前坡村
610528109207
220
王馬村
610528109208
220
雷家村
610528109209
220
湘子村
610528109210
121
溝龍村
610528109211
220
韓村
610528109212
220
楊範村
610528109213
220
灣裏村
610528109221
121
底店村
610528109222
220
下莊村
610528109223
220
草灘村
610528109224
220
瓦李村
610528109225
220
康莊村
610528109226
220
下溝村
610528109227
220
九龍村
610528109228
220
達坡村
610528109229
220
趙老峪南村
610528109230
220
趙老峪北村

薛鎮地理環境

薛鎮位置境域

薛鎮地處富平縣東北部,東與美原鎮老廟鎮相鄰,南與小惠鎮相連,西與曹村鎮相接,北與銅川市印台區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9.5千米 [1]  ,總面積154.69平方千米。 [2] 

薛鎮地形地貌

薛鎮地處山前洪積扇區,地勢北高南低。境內主要山峯有明月山、玉鏡山。 [1] 

薛鎮氣候特徵

薛鎮氣候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其中以9月最多。 [1] 

薛鎮水系水文

薛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趙老峪河、蔣溝河、清水峪河、車風峪河、黑水峪、盆傾峪、月泉峪、九龍峪等9條支流彙集順陽河,流域面積124平方千米,境內總流長11千米,歷史最大流量230立方米/秒。 [1] 

薛鎮自然災害

薛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低温、霜凍、冰雹、滑坡等。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災害發生在1984年5月27日,受災面積44352畝。1983年發生滑坡30餘處,受災羣眾42户,傷亡5人。 [1] 

薛鎮自然資源

薛鎮生物資源

薛鎮境內有野雞、黃鸝、狼、鹿、野豬等野生動物40餘種,喬木、灌木綠色植被百餘種,野生草本藥材百餘種。 [1] 

薛鎮礦產資源

薛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資源主要有石灰岩、煤炭、鐵、鉛、鋁、銅、黏土等,其中石灰石儲量約15億立方米,墨玉石儲量1億立方米。 [1] 

薛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薛鎮轄區總人口6011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8萬人,城鎮化率13.3%。另有流動人口1426人。總人口中,男性31003人,佔51.56%;女性29116人,佔48.44%;14歲以下5950人,佔9.90%;15—64歲46373人,佔77.14%;65歲以上7796人,佔12.96%。2011年,薛鎮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27人。 [1] 
截至2018年,薛鎮户籍人口78073人 [2] 

薛鎮經濟

薛鎮綜述

2011年,薛鎮財政總收入2551.8萬元,比上年增長5%。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10萬元,企業所得税1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4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50元。 [1] 
2018年,薛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0個。 [2] 

薛鎮第一產業

2011年,薛鎮農業總產值達3億元,比上年增長18%。農業耕地面積8.2萬畝,人均1.4畝;林地面積4.1萬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2011年,薛鎮糧食生產17983噸,人均299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蘋果、油料作物等。2011年,薛鎮蘋果種植面積3.3萬畝。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2萬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薛鎮生豬飼養量3.48萬頭,年末存欄2.5萬頭;羊飼養量1.6萬隻,年末存欄1.5萬隻;牛飼養量500頭,年末存欄500頭;家禽飼養量31萬羽。2011年,薛鎮生產肉類3130噸,其中豬肉2900噸,羊肉230噸;禽蛋310噸,鮮奶708噸;畜牧業總產值0.91億元。截至2011年末,薛鎮累計造林4.1萬畝,其中防護林2.3萬畝,經濟林1.8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5.2萬株,林木覆蓋率60%。2011年,薛鎮有大型農業機械68台;名優產品有蘋果。 [1] 

薛鎮第二產業

薛鎮形成了以建材加工、製造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薛鎮工業總產值達到5億元,比上年增長23%。 [1] 

薛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薛鎮有商業網點186個,職工329人。2011年,薛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2億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1億元。2011年,薛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0.2億元。 [1] 

薛鎮交通運輸

薛鎮境內有縣鄉公路2條,2011年,薛鎮有貨運汽車24輛,客運汽車10輛。截至2011年末,薛鎮鎮區道路總長度3.7千米,道路鋪裝面積3.2萬平方米。 [1] 

薛鎮社會事業

薛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薛鎮文化藝術團體3個,電影放映單位2個,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21個,藏書3.8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腰鼓、社火、老鼓、秧歌、芯子等。截至2011年末,薛鎮廣播綜合覆蓋率達90%,有線電視用户5700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3700户,電視綜合覆蓋率90%。 [1] 

薛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薛鎮幼兒園25所,在園幼兒1767人,專任教師283人;小學25所,在校生2764人,專任教師226人;初中6所,在校生1251人,專任教師17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薛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薛鎮各類實用技術人才39人。 [1] 

薛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薛鎮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1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衞生院1個,村衞生室28個,病牀45張。專業衞生人員79人,其中執業醫師25人,執業助理醫師46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薛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5%,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82%,新型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2萬人,參合率91%。 [1] 

薛鎮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薛鎮體育場地2個,中老年活動中心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2%。 [1] 

薛鎮文化名人

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陝西省富平縣東鄉(薛鎮韓家村)人。祖籍山西洪洞縣,生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博聞強記,遍讀經史,人稱神童。早年拒不出仕,自稱中南山人。尤諳經學要旨,精於音韻,長於詩詞,兼通音律,崇尚實學,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韻學家、詩人,時人稱其為不涉仕途的華夏“四布衣”之一。行、楷書用筆禿率,意近顏真卿。深於《十三經注疏》,長律得杜甫家法,曹秋嶽嘆曰:“數百年無此作矣。”著《詩説》,顧炎武稱:“毛,鄭有嗣音矣。”康熙十八年(1679年)薦鴻博授檢討,與周至縣李二曲、眉縣李柏合稱“關中三李”,“生平與李二曲交最密,天生宗朱子,二曲講良知”。著有《受祺堂詩集》。
參考資料
  • 1.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上)[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1133—1135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615
  • 3.    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