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瑩

(三國時期吳國官員、文學家、史學家)

鎖定
薛瑩(?~282年),字道言,沛郡竹邑縣 [1]  (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符離鎮)人。三國時期吳國官員、文學家,太子少傅薛綜次子,交州牧薛珝弟弟。 [2] 
薛瑩也是一位詞賦家和史學家,曾與韋昭等人合著《吳書》五十五卷,另著有《後漢記》一百卷,今存輯本、《新議》八篇,已佚。 [8]  又存《獻詩》,贊述祖德,稱頌皇恩。 [7]  [9] 
門蔭入仕,起家秘府中書郎,歷任散騎中常侍左國史光祿勳、左執法、選曹尚書太子少傅 [3]  坐罪流放廣州。 [4]  晉滅吳之戰後,進入洛陽,出任散騎常侍 [5] 
太康三年(282年),去世。 [6] 
道言
所處時代
三國時期至西晉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沛郡竹邑
逝世日期
282年
主要作品
吳書
後漢記
《新議》 [8] 
《獻詩》 [9] 
本    名
薛瑩
官    至
散騎常侍

薛瑩人物生平

薛瑩孫亮、孫休時期

薛瑩為吳國著名學者薛綜之子,被任命為秘府中書郎 [10]  孫權時期,命令太史令丁孚、郎中項峻,開始撰作《吳書》。丁孚、項峻都並非史官之才,他們的撰作,不值得記錄傳世。孫亮時期,又差令韋曜周昭、薛瑩、梁廣及華核五人,查訪尋求以往史事,共同撰作的東西,已經具備整個史書的材料。 [11]  孫休即位後,薛綜與虞汜賀邵王蕃被任命為散騎中常侍,加附馬都尉,負責規諫皇帝過失,當時的輿論稱讚他們公正清廉。 [12]  幾年後,薛綜因病辭去官職。 [13] 

薛瑩孫皓時期

元興元年(264年,魏鹹熙元年),孫皓即位, [14]  任命薛瑩為左執法,後又升為選曹尚書。 [15] 
建衡元年(269年,晉泰始五年),孫皓立孫瑾為太子, [16]  又任命中書令賀邵兼任太子太傅,薛瑩兼任太子少傅。 [17] 
建衡三年(271年,晉泰始七年),因何定提議開鑿聖谿來溝通江、淮,孫皓命薛瑩帶領一萬人去完成,但最後因為道路中多盤石難以施功,無功而返。停罷工程返還,出任武昌左部督 [18] 
鳳凰二年(273年,晉泰始九年)七月, [19]  薛瑩與夏口督魯淑率軍攻晉,魯淑圍弋陽,薛瑩攻新息,氣勢浩大,對晉號稱有十萬大軍,結果都被晉將王渾擊敗。 [20]  之後孫皓又追究聖谿開鑿失敗的責任,將薛瑩下獄,當時大司農樓玄也因事下獄,大司馬陸抗聽説後,特意上疏請求寬恕二人,後二人被流放廣州。 [21] 
同年,《吳書》編輯工作的負責人侍中、左國史韋昭被孫皓處死,東觀令、右國史華核救韋昭不成,便上疏請求召還薛瑩,已完成,得到孫皓的同意,薛瑩因此又回朝擔任左國史一職,主持《吳書》的編撰工作。 [22]  不久後,又因維護被誣陷的選曹尚書繆禕被再次流放廣州。 [23]  但還未到達廣州,便又被召回朝中,再次授予左國史的職務。 [24]  薛瑩曾多次上疏請求革除嚴苛的刑罰,減輕百姓的徭役,有時建議會被孫皓所採納。後又升為光祿勳。 [25] 
天紀四年(280年,晉咸寧六年),吳國滅亡的態勢已定,薛瑩和中書令胡衝建議孫皓分別遣送使節向王濬司馬伷王渾請降,試圖分化晉軍,未能奏效,降書即出自薛瑩之手。 [26-27] 

薛瑩晉武帝時期

後薛瑩隨孫皓降晉,到達洛陽後受到晉武帝的召見,被任命為散騎常侍 [28]  晉武帝曾問他孫皓滅亡的原因,薛瑩將其歸納為“暱近小人,刑罰妄加,大臣大將,無所親信,人人憂恐,各不自保,危亡之釁,實由於此”。 [29] 
太康三年(282年),薛瑩逝世。 [30] 

薛瑩主要作品

《獻詩》
惟臣之先,昔仕於漢。奕世綿綿,頗涉台觀。暨臣父綜,遭時之難。卯金失御,邦家毀亂。
適茲樂土,庶存孑遺。天啓其心,東南是歸。厥初流隸,困於蠻垂。大皇開基,恩德遠施。
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釋放巾褐,受職剖符。作守合浦,在海之隅。遷入京輦,遂升機樞。
枯瘁更榮,絕統復紀。自微而顯,非願之始。亦惟寵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號東宮。
乃作少傅,光華益隆。明明聖嗣,至德謙崇。禮遇兼加,惟渥惟豐。哀哀先臣,念竭其忠。
洪恩未報,委世以終。嗟臣蔑賤,惟昆及弟。幸生幸育,託綜遺體。過庭既訓,頑蔽難啓。
堂構弗克,志存耦耕。豈司聖朝,仁澤流盈。追錄先臣,愍其無成。是濟是拔,被以殊榮。
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備物,金革揚聲。及臣斯陋,實暗實微。既顯前軌,人物之機。
復傅東宮,繼世荷輝。才不逮先,是忝是違。乾德博好,文雅是貴。追悼亡臣,冀存遺類。
如何愚胤,曾無彷彿。瞻彼舊寵,顧此頑虛。孰能忍媿,臣實與居。夙夜反側,克心自論。
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結草,生誓殺身。雖則灰隕,無報萬分。 [31] 
除此外,薛瑩還有《吳書》《後漢記》《新議 [8]  》等著作。

薛瑩人物評價

陸抗:瑩父綜納言先帝,傅弼文皇,及瑩承基,內厲名行。《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32] 
華核:瑩涉學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瑩為冠首。今者見吏,雖多經學,記述之才,如瑩者少。《三國志·吳書·薛綜傳》 [33] 
陸凱:“姚信樓玄賀邵張悌郭逴、薛瑩、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楨幹,國家之良輔。 ”《三國志·吳書·陸凱傳》 [34] 
陳壽:“瑩纂蹈,允有先風,然於暴酷之朝,屢登顯列,君子殆諸。”《三國志·吳書·薛綜傳》 [35] 
房玄齡等:“自綜至兼,三世傅保東宮,談者美之。”《晉書·卷六十八·薛兼傳》 [36] 

薛瑩親屬成員

父親:薛綜,太子少傅 [38] 
哥哥:薛珝,交州牧,官至威南將軍。 [37] 
兒子:薛兼,東晉時官至太常,加散騎常侍。 [39] 

薛瑩史料索引

  • 《三國志·吳書·薛綜傳》 [40] 
  • 《三國志·吳書·王蕃傳》 [41] 
  • 《三國志·吳書·孫皓傳》 [42] 
  • 《晉書·卷三·武帝傳》 [43] 
  • 《晉書·卷四十二 ·王渾傳》 [4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